一种放空兼回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40778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空兼回吹结构,包括储气罐和与储气罐相连接的放空装置;其特征还包括与储气罐相连接的回吹装置;所述放空装置与回吹装置之间连接有回收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结构简单,能够提高吸附塔的工作效率,降低资源的浪费。降低资源的浪费。降低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空兼回吹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放空兼回吹结构
,具体是指一种放空兼回吹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氮气设备启动后一般需要半小时才能达到一个相对稳定并符合使用要求的纯度,因此在此时间段内生产的纯度不合格的氮气需要放空,现有的技术中,纯度不合格的氮气都会直接排放出,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并且氮气设置中的吸附塔长时间的使用后会存在杂质,从而降低了生产的效率。为此,提出一种放空兼回吹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中,纯度不合格的氮气都会直接排放出,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并且氮气设置中的吸附塔长时间的使用后会存在杂质,从而降低了生产的效率等问题而提出一种放空兼回吹结构。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放空兼回吹结构,包括储气罐和与储气罐相连接的放空装置;其特征还包括与储气罐相连接的回吹装置;所述放空装置与回吹装置之间连接有回收管。
[0005]作为优选,所述与储气罐相连接的放空装置包括放空管道和送气管道;所述放空管道上连接有调压阀和放空角座阀;所述送气管道上连接有出口角座阀和出口止回阀;所述放空角座阀通过回收管与回吹装置相连接。
[0006]作为优选,所述与储气罐相连接的回吹装置包括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所述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上连接有进气管道、出气管道、回吹进气管和回吹出气管;所述回吹进气管和回吹出气管上分别连接有回吹管道和氮气放空管;所述进气管道、出气管道、回吹进气管和回吹出气管均连接有若干个电磁阀;所述回吹管道上设有流量计和流量调节阀。
[0007]作为优选,所述回吹管道与储气罐相连接;所述回吹管道上连接有加压装置和截止阀;所述氮气放空管上还连接有放空消音器。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均包括吸附塔体和安装在吸附塔体内的分子筛;所述吸附塔体内设有固定槽、上进出气口和下进出气口;所述固定槽内安装有吸附支架;所述吸附支架上设有与固定槽相适配的固定杆;所述分子筛通过吸附支架安装在吸附塔体内。
[0009]作为优选,所述放空消音器包括外壳体和安装在外壳体内的消音支架;所述消音支架上设有过滤网和若干个消音板;所述消音板上均设有若干个通气孔;所述消音板与消音板之间的通气孔相互错开设置。
[0010]作为优选,所述放空管道上也设有流量计和流量调节阀。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放空兼回吹结构使用方便,结构简单,能够提高吸附塔的工作效率,降低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第一吸附塔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放空消音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例说明:1储气罐;2放空装置;201放空管道;202送气管道;203调压阀;204放空角座阀;205出口角座阀;206出口止回阀;3回吹装置;301第一吸附塔;302第二吸附塔;303进气管道;304出气管道;305回吹进气管;306回吹出气管;307回吹管道;308氮气放空管;309电磁阀;310加压装置;311截止阀;312放空消音器;4回收管;5吸附塔体;501分子筛;502固定槽;503上进出气口;504下进出气口;505吸附支架;506固定杆;6外壳体;601消音支架;602过滤网;603消音板;604通气孔;7流量计;8流量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放空兼回吹结构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7]参阅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放空兼回吹结构,包括储气罐1和与储气罐1相连接的放空装置2;其特征还包括与储气罐1相连接的回吹装置3;所述放空装置2与回吹装置3之间连接有回收管4;所述放空管道201上和回吹管道307上均设有流量计7和流量调节阀8;通过储气罐1上连接回吹装置3,回吹装置3能够将储气罐1内的氮气输送至第一吸附塔301和第二吸附塔302内,对第一吸附塔301和第二吸附塔302进行吹扫,从而调高吸附的效果;通过放空装置2与回吹装置3之间连接有回收管4,放空装置2放空低纯度的氮气时通过回收管4回收至回吹装置3中,对低纯度的氮气再次进行吸附提存,从而能够降低资源的浪费;通过放空管道201上和回吹管道307上流量计7和流量调节阀8的设置,能够通过流量计7查看氮气的流速,并用流量调节阀8调节氮气流量的大小,从而便于调节氮气的流量。
[0018]参阅附图1所示,所述与储气罐1相连接的放空装置2包括放空管道201和送气管道202;所述放空管道201上连接有调压阀203和放空角座阀204;所述送气管道202上连接有出口角座阀205和出口止回阀206;所述放空角座阀204通过回收管4与回吹装置3相连接;所述与储气罐1相连接的回吹装置3包括第一吸附塔301和第二吸附塔302;所述第一吸附塔301和第二吸附塔302上连接有进气管道303、出气管道304、回吹进气管305和回吹出气管306;所述回吹进气管305和回吹出气管306上分别连接有回吹管道307和氮气放空管308;所述进气管道303、出气管道304、回吹进气管305和回吹出气管306均连接有若干个电磁阀309;所述回吹管道307上设有流量计7和流量调节阀8;所述回吹管道307与储气罐1相连接;所述回吹管道307上连接有加压装置310和截止阀311;所述氮气放空管308上还连接有放空消音器312;通过储气罐1上放空管道201和送气管道202的设置,放空管道201上连接放空角座阀204,送气管道202上连接出口角座阀205,通过放空角座阀204输送低纯度的氮气,出口角座阀205输送该纯度的氮气,从而便于低纯度的氮气能够及时的排放,将高纯度的氮气进行使用;通过放空角座阀204上连接回收管4,回收管4能够将低纯度的氮气再次进行回收吸附,从而能够降低资源的浪费;通过第一吸附塔301和第二吸附塔302上连接回吹管道307,氮气能够通过回吹管道307对第一吸附塔301和第二吸附塔302内进行吹扫带走杂质,从而能够提高吸附的效果;通过进气管道303、出气管道304、回吹进气管305和回吹出气管306均连接有若干个电磁阀309,通过电磁阀309控制各个管道的连通,从而便于控制各个管道的连通。
[0019]参阅附图2所示,所述第一吸附塔301和第二吸附塔302均包括吸附塔体5和安装在吸附塔体5内的分子筛501;所述吸附塔体5内设有固定槽502、上进出气口503和下进出气口504;所述固定槽502安装有吸附支架505;所述吸附支架505上设有与固定槽502相适配的固定杆506;所述分子筛501通过吸附支架505安装在吸附塔体5内;所述吸附塔体5内固定槽502的设置,吸附支架505通过固定杆506与固定槽505相适配,将吸附支架502安装在吸附塔体5内,从而便于吸附支架502的安装和拆卸。
[0020]参阅附图3所示,所述放空消音器312包括外壳体6和安装在外壳体6内的消音支架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空兼回吹结构,包括储气罐(1)和与储气罐(1)相连接的放空装置(2);其特征还包括与储气罐(1)相连接的回吹装置(3);所述放空装置(2)与回吹装置(3)之间连接有回收管(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空兼回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储气罐(1)相连接的放空装置(2)包括放空管道(201)和送气管道(202);所述放空管道(201)上连接有调压阀(203)和放空角座阀(204);所述送气管道(202)上连接有出口角座阀(205)和出口止回阀(206);所述放空角座阀(204)通过回收管(4)与回吹装置(3)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空兼回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储气罐(1)相连接的回吹装置(3)包括第一吸附塔(301)和第二吸附塔(302);所述第一吸附塔(301)和第二吸附塔(302)上连接有进气管道(303)、出气管道(304)、回吹进气管(305)和回吹出气管(306);所述回吹进气管(305)和回吹出气管(306)上分别连接有回吹管道(307)和氮气放空管(308);所述进气管道(303)、出气管道(304)、回吹进气管(305)和回吹出气管(306)均连接有若干个电磁阀(309);所述回吹管道(307)上设有流量计(7)和流量调节阀(8)。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健吴玉涛陆君君李清李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辰睿空分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