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璟华专利>正文

立方星集成化的电源动力舱架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4076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方星集成化的电源动力舱架构装置,包括电池组,一至三动量轮,一至三磁棒,一二电源模块电路板,电池结构板,动量轮支架和支柱;竖置电池组与上下方池结构板约束固定;竖置并相互垂直的一二动量轮通过动量轮支架与电池结构板和二电源模块电路板固连;一三磁棒和横置三动量轮与上方一电源模块电路板固连,二磁棒固连在其中一个动量轮支架与二电源模块电路板向上连接的支柱上;一电源模块电路板下面通过支柱与二电源模块电路板固连。具有高度集成化、功能齐全、装配方便、抗震和抗冲击能力强的优点。震和抗冲击能力强的优点。震和抗冲击能力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方星集成化的电源动力舱架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卫星电源动力舱,特别是涉及一种立方星集成化的电源动力舱架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立方星的发展态势强劲,立方星采用商用现货部件和标准模块化的设计,比其他小卫星研制发射成本更低,周期更短;发射灵活,可快速组网;分布式空间体系可同时获得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正成为军民用航天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系统。
[0003]电源动力舱系统模块是立方星必不可少的模块之一,电源系统为立方星提供电力支持,姿态控制动力系统可控制和调节立方星的姿态。目前市面上的立方星多数采用电源系统和姿态控制动力系统分开设计组装,占用卫星空间大,结构设计布局复杂,集成化水平低,致使立方星的整体性能受限。同时,电源系统和姿态控制动力系统分开设计布局不方便星体装配和维修,体积和重量大,降低了卫星的负载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高度集成化、体积小、功能齐全、装配方便、结构简单、抗震能力强的立方星集成化的电源动力舱架构装置。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方星集成化的电源动力舱架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组,第一、二、三动量轮,第一、二、三磁棒,第一、二电源模块电路板,第一、二电池结构板,动量轮支架,第二、三支柱和两个第一支柱;竖置电池组与其上下方的第一电池结构板和第二电池结构板约束固定;竖置并相互垂直的第一、二动量轮分别通过动量轮支架与第二电池结构板和第二电源模块电路板固连;第一磁棒及第三磁棒和横置第三动量轮与上方第一电源模块电路板固连,第二磁棒固连在其中一个动量轮支架与第二电源模块电路板向上连接的第三支柱上;第一电源模块电路板下面通过两个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与第二电源模块电路板上面固连一体;所述三个磁棒和所述三个动量轮都分别呈垂直正交设置,第二电源模块电路板制有供第二磁棒竖向穿配的竖向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立方星集成化的电源动力舱架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池结构板下面和第二电池结构板上面分别制有用于固定约束电池组的电池安装槽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立方星集成化的电源动力舱架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电路板与电池组电极焊接;第二电源模块电路板通过接插件与星体其他模块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立方星集成化的电源动力舱架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结构板和第二电池结构板为玻纤尼龙结构,电池结构板上螺纹孔均镶嵌有钢丝螺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立方星集成化的电源动力舱架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柱上下分别固连第一电源模块电路板和第二电源模块电路板,同时对第二磁棒起固定约束作用。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立方星集成化的电源动力舱架构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装置底座的矩形第二电池结构板的上面后部向上制有左后侧一排上凸电池安装槽位、右后侧多排上凸电池安装槽位的后拐角形电池安装上凸台,矩形第一电池结构板的下面后部向下制有左后侧一排下凸电池安装槽位、右后侧多排下凸电池安装槽位的后拐角形电池安装下凸台,后拐角形电池安装上凸台与后拐角形电池安装下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璟华姜锐
申请(专利权)人:许璟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