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404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多个端子固持于一绝缘本体且呈上下两排设置,上排端子设有第一接地端子,第一接地端子的前端具有第一料带连接部,下排端子设有第二接地端子,第二接地端子的前端具有第二料带连接部;屏蔽片固持于绝缘本体且位于两排端子之间,屏蔽片具有一板体及扣持臂,桥接部连接板体和扣持臂,扣持臂位于板体的侧边并与板体垂直,扣持臂的前端弯折延伸具有一弯折部,弯折部设于第一料带连接部和第二料带连接部之间,且弯折部分别与第一料带连接部和第二料带连接部相抵接,且弯折部未向前超出第一料带连接部和第二料带连接部;如此使得与第一料带连接部相连的料带,或与第二料带连接部相连的料带的剪裁更加方便。更加方便。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方便折料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端子呈上下两排设置,所述下排端子具有至少一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的前端具有一料带连接部,所述料带连接部的前端与一料带相连接。一屏蔽片设于上下两排所述端子之间,且所述屏蔽片具有至少一扣持臂,所述扣持臂的前端具有一弯折部。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绝缘块,下排端子及所述屏蔽片先与所述绝缘块一体注塑成型,使得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料带连接部的前方。在此之后再去除掉与所述料带连接部相连接的所述料带,最后再将上下两排所述端子、所述屏蔽片、所述绝缘块及所述绝缘本体一体注塑成型,使得所述弯折部显露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面。如此当所述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时,所述弯折部的前端面可以用以抵持所述对接连接器,从而避免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面由于受到多次撞击而受到损坏。
[0003]但是,在去除所述料带时,若是通过直接对所述料带进行折弯的方式折料,会导致所述料带连接部的折断表面不平整产生毛刺,这样会影响所述接地端子的高频性能。
[0004]若是通过一治具沿上下方向上对所述料带进行剪裁,由于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料带连接部的前方,故所述治具很容易剐蹭或剪裁到所述弯折部,进而导致所述屏蔽片的损坏,故上述电连接器的设计使得所述料带的去除十分不方便。
[0005]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将弯折部设置在上排端子的第一料带连接部和下排端子的第二料带连接部之间,且所述弯折部未向前超出所述第一料带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从而使得与所述第一料带连接部相连的料带,或与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相连的料带的剪裁更加方便的电连接器。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端子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且呈上下两排设置,上排端子设有至少一第一接地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前端具有一第一料带连接部,下排端子对应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设有至少一第二接地端子,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前端具有一第二料带连接部;一屏蔽片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且位于两排所述端子之间,所述屏蔽片具有一板体及至少一扣持臂,一桥接部连接所述板体和所述扣持臂,所述扣持臂位于所述板体的侧边并与所述板体垂直,所述扣持臂的前端弯折延伸具有一弯折部,所述弯折部设于所述第一料带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之间,且所述弯折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料带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相抵接,且所述弯折部未向前超出所述第一料带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前端与所述第
一料带连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料带连接部埋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所述第一料带连接部具有一第一弯折段及自所述第一弯折段向前延伸的一第一延伸段,沿自后向前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弯折段倾斜向下弯折延伸,沿上下方向上所述第一延伸段的上表面未向上超过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延伸段的下表面向下与所述弯折部相抵接;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前端与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下表面显露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埋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具有一第二弯折段及自所述第二弯折段向前延伸的一第二延伸段,沿自后向前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弯折段倾斜向上弯折延伸,沿上下方向上所述第二延伸段的下表面未向下超出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二延伸段的上表面向上与所述弯折部相抵接。
[0010]进一步,所述扣持臂具有一固持部,所述固持部与所述桥接部相连接,自所述固持部向前延伸且朝远离所述端子的一侧弯折形成一扣接部,所述扣接部显露于所述绝缘本体外侧,所述弯折部由所述扣接部的前端向后弯折延伸形成。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触部及自所述第一接触部向后延伸一第一固定部,自所述第一固定部朝靠近所述扣持臂的一侧延伸一第一侧凸部,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触部及自所述第二接触部向后延伸一第二固定部,自所述第二固定部朝靠近所述扣持臂的一侧延伸一第二侧凸部,所述第一侧凸部和所述第二侧凸部分别与所述扣持臂相抵接,沿上下方向上所述绝缘本体对应于所述第一侧凸部和所述第二侧凸部分别设有一第一固定槽和一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侧凸部显露于所述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二侧凸部显露于所述第二固定槽。
[0012]进一步,上排端子设有至少一第一电源端子及至少一第一信号端子,所述第一电源端子向前超出所述第一信号端子,下排端子设有至少一第二电源端子及至少一第二信号端子,所述第二电源端子向前超出所述第二信号端子,所述板体的前端向前延伸至少一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设于所述第一电源端子和所述第二电源端子之间,且所述凸出部未向前超出所述第一电源端子和所述第二电源端子。
[0013]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端子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且呈上下两排设置,上排端子设有至少一第一接地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前端具有一第一料带连接部,下排端子对应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设有至少一第二接地端子,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前端具有一第二料带连接部;一屏蔽片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且位于两排所述端子之间,所述屏蔽片具有一板体及至少一扣持臂,一桥接部连接所述板体和所述扣持臂,所述扣持臂位于所述板体的侧边并与所述板体垂直,所述扣持臂的前端弯折延伸具有一弯折部,所述弯折部设于所述第一料带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之间,所述弯折部具有一上裁切面和一下裁切面,所述上裁切面向上支撑所述第一料带连接部,所述下裁切面向下抵接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所述弯折部未向前超出所述第一料带连接部及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前端与所述第一料带连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料带连接部埋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所述第一料带连接部具有一第一弯折段及自所述第一弯折段向前延伸的一第一延伸段,沿自后向前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弯折段倾斜向下弯折延伸,沿上下方向上所述第一延伸段的上表面未向上超过所述
第一接触部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延伸段的下表面向下与所述上裁切面相抵接;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前端与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下表面显露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埋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具有一第二弯折段及自所述第二弯折段向前延伸的一第二延伸段,沿自后向前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弯折段倾斜向上弯折延伸,沿上下方向上所述第二延伸段的下表面未向下超出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二延伸段的上表面向上与所述上裁切面相抵接。
[0015]进一步,所述扣持臂具有一固持部,所述固持部与所述桥接部相连接,自所述固持部向前延伸且朝远离所述端子的一侧弯折形成一显露部,所述显露部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端子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且呈上下两排设置,上排端子设有至少一第一接地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前端具有一第一料带连接部,下排端子对应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设有至少一第二接地端子,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前端具有一第二料带连接部;一屏蔽片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且位于两排所述端子之间,所述屏蔽片具有一板体及至少一扣持臂,一桥接部连接所述板体和所述扣持臂,所述扣持臂位于所述板体的侧边并与所述板体垂直,所述扣持臂的前端弯折延伸具有一弯折部,所述弯折部设于所述第一料带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之间,且所述弯折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料带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相抵接,且所述弯折部未向前超出所述第一料带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前端与所述第一料带连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料带连接部埋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所述第一料带连接部具有一第一弯折段及自所述第一弯折段向前延伸的一第一延伸段,沿自后向前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弯折段倾斜向下弯折延伸,沿上下方向上所述第一延伸段的上表面未向上超过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延伸段的下表面向下与所述弯折部相抵接;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前端与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下表面显露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埋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具有一第二弯折段及自所述第二弯折段向前延伸的一第二延伸段,沿自后向前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弯折段倾斜向上弯折延伸,沿上下方向上所述第二延伸段的下表面未向下超出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二延伸段的上表面向上与所述弯折部相抵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扣持臂具有一固持部,所述固持部与所述桥接部相连接,自所述固持部向前延伸且朝远离所述端子的一侧弯折形成一扣接部,所述扣接部显露于所述绝缘本体外侧,所述弯折部由所述扣接部的前端向后弯折延伸形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触部及自所述第一接触部向后延伸一第一固定部,自所述第一固定部朝靠近所述扣持臂的一侧延伸一第一侧凸部,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触部及自所述第二接触部向后延伸一第二固定部,自所述第二固定部朝靠近所述扣持臂的一侧延伸一第二侧凸部,所述第一侧凸部和所述第二侧凸部分别与所述扣持臂相抵接,沿上下方向上所述绝缘本体对应于所述第一侧凸部和所述第二侧凸部分别设有一第一固定槽和一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侧凸部显露于所述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二侧凸部显露于所述第二固定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排端子设有至少一第一电源端子及至少一第一信号端子,所述第一电源端子向前超出所述第一信号端子,下排端子设有至少一第二电源端子及至少一第二信号端子,所述第二电源端子向前超出所述第二信号端子,所述板体的前端向前延伸至少一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设于所述第一电源端子和所述第二电源端子之间,且所述凸出部未向前超出所述第一电源端子和所述第二电源端子。6.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前江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