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滤床布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4001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臭气处理领域,具体公开了生物滤床布气装置,包括箱体,所述储液腔设置在箱体内部左侧,所述箱体的左侧设置有引风机,所述第一输气管远离引风机的一端贯穿箱体并竖直延伸至储液腔内;所述储液腔内部顶端设置有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二输气管贯穿储液腔的右侧并竖直延伸至除臭腔内,所述除臭腔内设置有土壤层、陶粒层、砾石层、支撑板层;所述支撑板层下方设置有布气腔,所述布气腔内水平设置有与第二输气管连通的布气管;所述除臭腔内部底端设置有带水泵的输液管,所述输液管远离水泵的一端竖直向上延伸并与布液管连通;所述箱体顶端设置有与除臭腔连通的出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运行费用低,使用方便,除臭效率高。臭效率高。臭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滤床布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臭气处理领域,具体为生物滤床布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恶臭气体所带来的污染也更加敏感,近年来,各种臭气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不断的发展,如吸附、吸收、焚烧、催化燃烧、化学氧化以及生物、生态处理等方法,其中生物滤床处理恶臭气体装置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但是现有的生物滤床除臭设备造价高、运行费用高、占地面积大,且操作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生物滤床布气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生物滤床布气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储液腔和除臭腔,所述储液腔设置在箱体内部左侧,所述箱体的左侧设置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的输入端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引风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带第一控制阀的第一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远离引风机的一端贯穿箱体并竖直延伸至储液腔内,所述储液腔内存储有营养液,所述营养液的液面高于第一输气管的出气端;所述储液腔内部顶端设置有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二输气管贯穿储液腔的右侧并竖直延伸至除臭腔内,所述除臭腔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土壤层、陶粒层、砾石层、支撑板层,所述支撑板层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透气孔;所述支撑板层下方设置有布气腔,所述布气腔内水平设置有布气管,所述布气管与第二输气管的出气端连通;所述除臭腔内部底端设置有带水泵的输液管,所述输液管靠近水泵的一端贯穿除臭腔左侧并水平延伸进储液腔的底端,所述输液管远离水泵的一端竖直向上延伸并与布液管连通,所述布液管水平设置在土壤层的上方;所述箱体顶端设置有与除臭腔连通的出气管,所述箱体左侧设置有与储液腔连通的带第二控制阀的进液管,所述箱体的底端设置有与除臭腔连通的带第三控制阀的排水管。
[0005]优选的,所述排水管竖直设置在箱体的底端,且所述排水管的顶端与布气腔连通。
[0006]优选的,所述进液管水平设置在箱体的左侧,且所述进液管的输出端延伸进储液腔;所述进液管的输出端高于储液腔内营养液的液面。
[0007]优选的,所述储液腔的左侧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采用透明的钢化玻璃制作而成。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输气管的输入端设置为漏斗形,所述第二输气管的输入端竖直向下且高于营养液的液面。
[0009]优选的,所述布气管的顶端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布气孔;所述布液管的底端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喷头,所述喷头与布液管垂直。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层采用承重性能好的多孔板,该多孔板上的通孔作为透气孔;
所述砾石层内砾石的直径大于支撑板层上的透气孔。
[0011]优选的,所述土壤层的填料为土壤、腐木块、煤渣、脱水污泥、泥煤块、树皮以及石灰石组合而成。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储液腔内的营养液与除臭腔内的砾石层、陶粒层、土壤层的配合,完成对恶臭气体除臭,其中恶臭气体首先通入营养液中,使得恶臭气体中的多种污染物溶于营养液,经过营养液的恶臭气体再通过第二输气管导入除臭腔,除臭腔内的各层对恶臭气体进行吸附除臭,最后将含有多种污染物的营养液喷洒在土壤层,使得土壤层中培养出针对致臭物质的微生物,该微生物能够不断分解致臭物,完成最终除臭。本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运行费用低、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除臭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布气管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箱体;2、储液腔;3、除臭腔;4、引风机;5、进气管;6、第一控制阀;7、第一输气管;8、营养液;9、第二控制阀;10、进液管;11、第二输气管;12、布气管;13、布气腔;14、支撑板层;15、砾石层;16、陶粒层;17、土壤层;18、布液管;19、出气管;20、布气孔;21、水泵;22、输液管;23、第三控制阀;24、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9]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生物滤床布气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储液腔2和除臭腔3,所述储液腔2设置在箱体1内部左侧,所述箱体1的左侧设置有引风机4,所述引风机4的输入端连接有进气管5,所述引风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带第一控制阀6的第一输气管7,所述第一输气管7远离引风机4的一端贯穿箱体1并竖直延伸至储液腔2内,所述储液腔2内存储有营养液8,所述营养液8的液面高于第一输气管7的出气端;所述储液腔2内部顶端设置有第二输气管11,所述第二输气管11贯穿储液腔2的右侧并
竖直延伸至除臭腔3内,所述除臭腔3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土壤层17、陶粒层16、砾石层15、支撑板层14,所述支撑板层14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透气孔;所述支撑板层14下方设置有布气腔13,所述布气腔13内水平设置有布气管12,所述布气管12与第二输气管11的出气端连通;所述除臭腔3内部底端设置有带水泵21的输液管22,所述输液管22靠近水泵21的一端贯穿除臭腔3左侧并水平延伸进储液腔2的底端,所述输液管22远离水泵21的一端竖直向上延伸并与布液管18连通,所述布液管18水平设置在土壤层17的上方;所述箱体1顶端设置有与除臭腔3连通的出气管19,所述箱体1左侧设置有与储液腔2连通的带第二控制阀9的进液管10,所述箱体1的底端设置有与除臭腔3连通的带第三控制阀23的排水管24。
[0020]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24竖直设置在箱体1的底端,且所述排水管24的顶端与布气腔13连通。
[0021]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10水平设置在箱体1的左侧,且所述进液管10的输出端延伸进储液腔2,通过该进液管10便于给储液腔2内补充营养液8;所述进液管10的输出端高于储液腔2内营养液8的液面,目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生物滤床布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储液腔(2)和除臭腔(3),所述储液腔(2)设置在箱体(1)内部左侧,所述箱体(1)的左侧设置有引风机(4),所述引风机(4)的输入端连接有进气管(5),所述引风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带第一控制阀(6)的第一输气管(7),所述第一输气管(7)远离引风机(4)的一端贯穿箱体(1)并竖直延伸至储液腔(2)内,所述储液腔(2)内存储有营养液(8),所述营养液(8)的液面高于第一输气管(7)的出气端;所述储液腔(2)内部顶端设置有第二输气管(11),所述第二输气管(11)贯穿储液腔(2)的右侧并竖直延伸至除臭腔(3)内,所述除臭腔(3)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土壤层(17)、陶粒层(16)、砾石层(15)、支撑板层(14),所述支撑板层(14)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透气孔;所述支撑板层(14)下方设置有布气腔(13),所述布气腔(13)内水平设置有布气管(12),所述布气管(12)与第二输气管(11)的出气端连通;所述除臭腔(3)内部底端设置有带水泵(21)的输液管(22),所述输液管(22)靠近水泵(21)的一端贯穿除臭腔(3)左侧并水平延伸进储液腔(2)的底端,所述输液管(22)远离水泵(21)的一端竖直向上延伸并与布液管(18)连通,所述布液管(18)水平设置在土壤层(17)的上方;所述箱体(1)顶端设置有与除臭腔(3)连通的出气管(19),所述箱体(1)左侧设置有与储液腔(2)连通的带第二控制阀(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建华龚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京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