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搅拌效果好水溶肥用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398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搅拌效果好水溶肥用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本体的中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设于转轴上的第一皮带轮、设于第一皮带轮一侧的第二皮带轮、设于第二皮带轮上的第三皮带轮、设于第二皮带轮的一侧的第四皮带轮、分别设于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第三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上的履带及与第四皮带轮相连的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本体、转轴、驱动部件、固定板、第一通孔、长轴、凸条、螺旋叶片、第二通孔和刮片的配合使用,能够为反应釜搅拌提供充分的动力,防止物料在底部堆积,提高搅拌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反应釜搅拌时容易出现动力不足以及搅拌不够充分的问题。现动力不足以及搅拌不够充分的问题。现动力不足以及搅拌不够充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搅拌效果好水溶肥用反应釜


[0001]本技术属于水溶肥
,尤其涉及一种具备搅拌效果好水溶肥用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水溶肥料是指能够完全溶解于水的含氮、磷、钾、钙、镁、微量元素、氨基酸、腐植酸、海藻酸等复合型肥料。从形态分有固体水溶肥和液体水溶肥两种。从养分含量分有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量元素水溶肥料、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有机水溶肥料等。
[0003]与传统的过磷酸钙、造粒复合肥等品种相比,水溶性肥料具有明显的优势。它是一种速效性肥料,水溶性好、无残渣,可以完全溶解于水中,能被作物的根系和叶面直接吸收利用,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反应釜搅拌时容易出现动力不足以及搅拌不够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备搅拌效果好水溶肥用反应釜,具备能够为反应釜搅拌提供充分的动力,防止物料在底部堆积,提高搅拌效果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反应釜搅拌时容易出现动力不足以及搅拌不够充分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备搅拌效果好水溶肥用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本体的中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设于转轴上的第一皮带轮、设于第一皮带轮一侧的第二皮带轮、设于第二皮带轮上的第三皮带轮、设于第二皮带轮的一侧的第四皮带轮、分别设于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第三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上的履带及与第四皮带轮相连的电机,所述第二皮带轮与第三皮带轮同轴。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第三皮带轮、第四皮带轮之间的半径比为7:13:23:31。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中部设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连有长轴,所述长轴上设有多个凸条。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转轴上设有多个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位于两个相邻的固定板之间,所述螺旋叶片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底部设有多个刮片。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刮片包括第一弧形部、设于刮片上的第二弧形部及与第二弧形部相连的第三弧形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本体、转轴、驱动部件、固定板、第一通孔、长轴、凸条、螺旋叶片、第二通孔和刮片的配合使用,能够为反应釜搅拌提供充分的动力,防止物料在底部堆积,提高搅拌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反应釜搅拌时容易出现动力不足以及搅拌不够充分的问题。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不同半径比的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第三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能够增大电机的扭矩,使动力更足。
[0014]3、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板、第一通孔、长轴和凸条,能够提高固定板和长轴的扫描范围,提高搅拌效果。
[0015]4、本技术通过设置螺旋叶片和第二通孔,能够带动物料向上运动,延长停留时间,提高混合效果。
[0016]5、本技术通过设置刮片,能够对本体的底壁进行清理。
[0017]6、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和第三弧形部,能够提高刮片的强度,提高清理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左视剖面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刮片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本体;2、转轴;31、第一皮带轮;32、第二皮带轮;33、第三皮带轮;34、第四皮带轮;35、履带;36、电机;41、固定板;42、第一通孔;43、长轴;44、凸条;51、螺旋叶片;52、第二通孔;6、刮片;61、第一弧形部;62、第二弧形部;63、第三弧形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0025]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备搅拌效果好水溶肥用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中部设有转轴2,所述转轴2的一端设有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设于转轴2上的第一皮带轮31、设于第一皮带轮31一侧的第二皮带轮32、设于第二皮带轮32上的第三皮带轮33、设于第二皮带轮32的一侧的第四皮带轮34、分别设于第一皮带轮31、第二皮带轮32、第三皮带轮33和第四皮带轮34上的履带35及与第四皮带轮34相连的电机36,所述第二皮带轮32与第三皮带轮33同轴。
[0026]参考图2,所述第一皮带轮31、第二皮带轮32、第三皮带轮33、第四皮带轮34之间的半径比为7:13:23:31。
[0027]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不同半径比的第一皮带轮31、第二皮带轮32、第三皮带轮33和第四皮带轮34,能够增大电机36的扭矩,使动力更足。
[0028]参考图3,所述转轴2的中部设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固定板41,所述固定板41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42,所述固定板41的一端固连有长轴43,所述长轴43上设有多个凸条44。
[0029]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固定板41、第一通孔42、长轴43和凸条44,能够提高固定板41和长轴43的扫描范围,提高搅拌效果。
[0030]参考图3,所述转轴2上设有多个螺旋叶片51,所述螺旋叶片51位于两个相邻的固定板41之间,所述螺旋叶片51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52。
[0031]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螺旋叶片51和第二通孔52,能够带动物料向上运动,延长停留时间,提高混合效果。
[0032]参考图2,所述转轴2的底部设有多个刮片6。
[0033]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刮片6,能够对本体1的底壁进行清理。
[0034]参考图4,所述刮片6包括第一弧形部61、设于刮片6上的第二弧形部62及与第二弧形部62相连的第三弧形部63。
[0035]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弧形部61、第二弧形部62和第三弧形部63,能够提高刮片6的强度,提高清理效果。
[003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37]在使用时,通过电机36和履带35带动转轴2转动,转轴2转动时会带动固定板41及其上的长轴43转动,能够对反应釜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倾斜的固定板41和长轴43能够提高搅拌范围,提高搅拌效率,同时刮片6能够对本体1底壁进行刮除,防止沉淀物堆积。
[0038]综上所述:该具备搅拌效果好水溶肥用反应釜,通过设置本体1、转轴2、驱动部件、固定板41、第一通孔42、长轴43、凸条44、螺旋叶片51、第二通孔52和刮片6的配合使用,能够为反应釜搅拌提供充分的动力,防止物料在底部堆积,提高搅拌效果,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搅拌效果好水溶肥用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中部设有转轴(2),所述转轴(2)的一端设有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设于转轴(2)上的第一皮带轮(31)、设于第一皮带轮(31)一侧的第二皮带轮(32)、设于第二皮带轮(32)上的第三皮带轮(33)、设于第二皮带轮(32)的一侧的第四皮带轮(34)、分别设于第一皮带轮(31)、第二皮带轮(32)、第三皮带轮(33)和第四皮带轮(34)上的履带(35)及与第四皮带轮(34)相连的电机(36),所述第二皮带轮(32)与第三皮带轮(33)同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搅拌效果好水溶肥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皮带轮(31)、第二皮带轮(32)、第三皮带轮(33)、第四皮带轮(34)之间的半径比为7:13:23:3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国乃胜韩国朱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寿光嘉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