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术后恢复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3978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胃肠术后恢复服,包括由前襟片、背幅片及将所述前襟片和背幅片拉近并贴紧身体的一对第一弹性连接片组成的侧开襟式背心本体,在所述的前襟片上设有积液收集袋,第一导流管的一端插设在积液收集袋中,第一导流管的另一端通过三通式管接头分别与用于插入人体胃部的第二导流管和微量泵相连通,所述的微量泵将辅助抽吸积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帮助病患吸出胃肠内气体和胃内容物,使用弹性连接片拉紧背心本体,托腹按压装置上的突起具有顶紧作用,使患者胃腹部升温顶紧缓解疼痛,同时采用现有的微量泵和方便操作的旋钮和按钮,使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手动操作微量泵,减轻护士和医生的负担。担。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胃肠术后恢复服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品,尤其涉及一种术后恢复用衣。

技术介绍

[0002]胃肠减压是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的原理,将胃管自口腔或鼻腔插入,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及液体吸出。适用范围很广,常用于急性胃扩张,肠梗阻,胃肠穿孔修补或部分切除术,以及胆道或胰腺手术后。
[0003]胃肠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后,会出现胃肠内的压力增大,胃部膨胀程度增大现象,同时,也使胃肠内容物经破孔继续漏入胃肠,手术部位不易愈合,增加感染的可能,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此时采用肠胃减压装置有利于吸出胃肠内气体和胃内容物,减轻腹胀,减少缝线张力和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及胃肠伤口的愈合。因此,胃肠减压不仅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更是普外科患者非常重要的诊疗措施。
[0004]为了让患者手术部位不易感染,早日康复,均要使用引流袋,将体液和体内的气体引流出来,医生及护士通过对引流袋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病情变化和协助诊断,但随着其袋内液体或气体的吸入,袋吸力减小,尤其针对老年患者,由于本身体质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肠术后恢复服,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前襟片(1)、背幅片(2)及将所述前襟片(1)和背幅片(2)拉近并贴紧身体的一对第一弹性连接片(31)组成的侧开襟式背心本体,所述的第一弹性连接片(3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前襟片(1)的两侧,第一弹性连接片(31)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背幅片(2)的两侧;在所述的前襟片(1)上设有积液收集袋(4),第一导流管(51)的一端插设在积液收集袋(4)中,第一导流管(51)的另一端通过三通式管接头(54)分别与用于插入人体胃部的第二导流管(52)和微量泵(6)相连通;所述的微量泵(6)上设有启动按钮(61)、显示屏(62)、上药接口(63)和抽吸接口(64),以及用于控制微量泵(6)上药或抽吸积液的控制旋钮(65);在所述的三通式管接头(54)通过微量泵(6)的抽吸接口(64)与微量泵(6)相连通时,控制旋钮(65)选定抽吸接口(64),所述的微量泵(6)将辅助抽吸积液;所述的微量泵(6)上还设有药盒(66),在微量泵(6)通过抽头(67)抽取药盒(66)中的药物,并通过上药接口(63)与用于插入人体胃部的第三导流管(53)相连通时,控制旋钮(65)选定上药接口(63),所述的微量泵(6)将药泵入人体体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肠术后恢复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襟片(1)靠近人体上腹部与中腹部之间的位置上设有托腹按压装置(7);或者所述的托腹按压装置(7)通过第二弹性连接片(32)与所述的前襟片(1)连接,且在所述的托腹按压装置(7)上设有用于将托腹按压装置(7)紧贴身体的绷带(76)及在绷带(76)上设有的卡扣(77)。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胃肠术后恢复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腹按压装置(7)包括支撑本体(71),所述支撑本体(71)包括与前腹部接触的横向面(72)以及在横向面(72)两侧与腹部侧面接触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永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