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车站隧道衬砌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3695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跨度车站隧道衬砌台车,包括内模车组、外模架、回顶架,所述内模车组包括依次横向排列左边模车架、减跨车架、右边模车架和分别设置于左边模车架、减跨车架、右边模车架顶部的左内模、中内模、右内模,外模架吊设于内模车组顶部的钢筋混凝土支撑上,外模架的底部设置外模板,外模板与左内模、中内模、右内模依次铰接后形成的内模板围成待浇筑的空间;所述回顶架设置于减跨车架的后部,回顶架顶部设置与中内模适配的回顶模。顶部设置与中内模适配的回顶模。顶部设置与中内模适配的回顶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度车站隧道衬砌台车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衬砌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大跨度车站隧道衬砌台车。

技术介绍

[0002]在对大跨度车站隧道内壁进行混凝土衬砌时,二衬台车一直要等到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脱模,例如,在对深圳地铁16号线田头站线田头站,这种车站的特点在于宽度18.8米,中间不设混凝土或钢支撑,车站成型效果好,因其宽度达18米,浇筑后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才准许脱模,约需28天,因此,需要将台车停留在衬砌处一段时间,这极大地限制了二衬台车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跨度车站隧道衬砌台车,其具有移动灵活、施工效率高的优点。
[000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跨度车站隧道衬砌台车,包括内模车组、外模架、回顶架,所述内模车组包括依次横向排列左边模车架、减跨车架、右边模车架和分别设置于左边模车架、减跨车架、右边模车架顶部的左内模、中内模、右内模,外模架吊设于内模车组顶部的钢筋混凝土支撑上,外模架的底部设置外模板,外模板与左内模、中内模、右内模依次铰接后形成的内模板围成待浇筑的空间;所述回顶架设置于减跨车架的后部,回顶架顶部设置与中内模适配的回顶模。
[0005]本专利技术还保护利用上述大跨度车站隧道衬砌台车进行衬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1:将台车驶入大跨度车站隧道待衬砌处,调节内模车组、外模架使内模板、外模板到位;
[0007]步骤2:在待浇筑的空间内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断开中内模与左内模、右内模的连接,减跨车架下降至使中内模脱膜;
[0008]步骤3、减跨车架向前推进至下一工位,回顶架从后面跟进,回顶架上升至使回顶模支撑混凝土;
[0009]步骤4、左边模车架、右边模车架下降至使中左内模、右内模脱膜,然后向前行走至减跨车架两侧以组成下一工位的内模车组;
[0010]步骤5、重复上述步骤1至4的操作以对大跨度车站隧道内壁进行混凝土衬砌。
[0011]具体的,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的上部设置两条平行的纵向挂梁,下部设置两条与纵向挂梁分别适配的纵向导梁,纵向挂梁与纵向导梁通过垂直的吊挂丝杆连接,所述外模架通过两个倒挂轮分别与两条纵向导梁滑动连接。当一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外模架沿纵向导梁滑动至另一段待浇筑处以进行下一段的浇筑。
[0012]更具体的,所述外模架与两个倒挂轮通过两个垂直的提模油缸分别连接。
[0013]具体的,所述外模板的上方设置两条与两个提模油缸分别对应的纵梁,两条纵梁
通过横梁连接,纵梁顶部与对应的提模油缸铰接,纵梁的侧部通过水平的平移油缸与顶模架连接。平移油缸伸缩带动顶模架平移,进而带动外模板平移。
[0014]具体的,所述外模架与钢筋混凝土支撑之间还设置垂直的抗浮千斤,抗浮千斤的固定端外模架固连,伸缩端紧抵钢筋混凝土支撑,避免外模架晃动。
[0015]具体的,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两侧通过边墙支撑,所述外模架与边墙之间通过侧向丝杆连接,外模架与边墙之间还设置水平的基础千斤,基础千斤的固定端外模架固连,伸缩端紧抵边墙进一步稳固外模架,侧向丝杆两端分别与外模架、边墙可拆卸连接,浇筑混凝土前通过侧向丝杆固定外模架,拆下侧向丝杆后外模架可在纵向导梁上滑动。
[0016]具体的,所述外模板由若干弧形板依次铰接后构成,外模板两侧铰接小模板并通过手挂葫芦与外模架连接,小模板靠近边墙的一侧设置底部设置台阶,台阶与边墙之间设置水平的封堵板。在在边墙部分灌注时,用手拉葫芦将外模板两侧拉起,小模板随之翻转挂起,当灌注至设定高度时,将小模板放下,并放入封堵板进行支撑封模,小模板放下后更便于中模板脱模,同时防止两侧模板阻挡中模板向前移动。
[0017]具体的,所述内模板上设置附着式振捣器。浇筑后启动振捣器以将浇筑土夯实。
[0018]具体的,所述中内模两端设置小侧模,小侧模的一端与中内模铰接,另一端与左侧板或者右侧板连接并通过侧向油缸与减跨车架连接。脱模时断开两个小侧模与左侧板、右侧板的连接,侧向油缸带动小侧模收缩,然后减跨车架下降带动中模板脱模,小侧模放下后更便于中内模脱模,同时防止两侧模板阻挡中内模向前移动。
[0019]具体的,所述左内模、中内模、右内模分别为弧形板,外模板与左内模、中内模、右内模依次铰接后形成的弧形内模板围成待浇筑的弧顶形空间;或者所述左内模、中内模、右内模分别为直板,外模板与左内模、中内模、右内模依次铰接后形成的方形内模板围成待浇筑的平顶形空间。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跨度车站隧道衬砌台车及衬砌方法,采用两个边模车架与设置于两个边模车架之间的减跨车架构成内模车组,衬砌过程中,通过回顶架对未完全凝固的混凝土进行顶紧,从而释放边模车架与减跨车架以对下一工位的大跨度车站隧道进行衬砌,本装置加快了大跨度车站隧道衬砌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跨度车站隧道衬砌台车的示意图;
[0023]图2为侧视图;
[0024]图3为减跨车架示意图;
[0025]图4为右边模车架局部示意图;
[0026]图5至8为大跨度车站隧道衬砌台车脱模过程图;
[0027]其中,1为左边模车架,2为减跨车架,3为右边模车架,4为回顶架,5为左内模,6为中内模,7为右内模,8为外模架,9为小侧模,10为侧向油缸,11为振捣器,12为纵向挂梁,13为纵向导梁,14为吊挂丝杆,15提模油缸,16为纵梁,17为平移油缸,18为抗浮千斤,19为侧向丝杆,20为基础千斤,20为小模板,21为封堵板,22为钢筋混凝土支撑,23为边墙。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9]实施例
[0030]如图1至4、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大跨度车站隧道衬砌台车,包括内模车组、外模架8、回顶架4,所述内模车组包括依次横向排列且可升降的左边模车架1、减跨车架2、右边模车架3和分别设置于左边模车架1、减跨车架2、右边模车架3顶部的左内模5、中内模6、右内模7,外模架8吊设于内模车组顶部的钢筋混凝土支撑22上,外模架8的底部设置外模板,本实施例中,左内模5、中内模6、右内模7为弧形板,外模板与左内模5、中内模6、右内模7依次铰接后形成的弧形内模板围成待浇筑的弧顶形空间(左内模5、中内模6、右内模7也可采用直板,这样外模板与左内模5、中内模6、右内模7依次铰接后形成的方形内模板围成待浇筑的平顶形空间);中内模6两端设置小侧模9,小侧模9的一端与中内模6铰接,另一端与左侧板或者右侧板连接并通过侧向油缸10与减跨车架2连接,左侧板、右侧板上设置附着式振捣器11;其中,钢筋混凝土支撑22的上部设置两条平行的纵向挂梁12,下部设置两条与纵向挂梁12分别适配的纵向导梁13,纵向挂梁12与纵向导梁13通过垂直的吊挂丝杆连接,所述外模架8通过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车站隧道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模车组、外模架、回顶架,所述内模车组包括依次横向排列左边模车架、减跨车架、右边模车架和分别设置于左边模车架、减跨车架、右边模车架顶部的左内模、中内模、右内模,外模架吊设于内模车组顶部的钢筋混凝土支撑上,外模架的底部设置外模板,外模板与左内模、中内模、右内模依次铰接后形成的内模板围成待浇筑的空间;所述回顶架设置于减跨车架的后部,回顶架顶部设置与中内模适配的回顶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车站隧道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的上部设置两条平行的纵向挂梁,下部设置两条与纵向挂梁分别适配的纵向导梁,纵向挂梁与纵向导梁通过垂直的吊挂丝杆连接,所述外模架通过两个倒挂轮分别与两条纵向导梁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跨度车站隧道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架与两个倒挂轮通过两个垂直的提模油缸分别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度车站隧道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板的上方设置两条与两个提模油缸分别对应的纵梁,两条纵梁通过横梁连接,纵梁顶部与对应的提模油缸铰接,纵梁的侧部通过水平的平移油缸与顶模架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大跨度车站隧道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架与钢筋混凝土支撑之间还设置垂直的抗浮千斤,抗浮千斤的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玉军陈煜王君楼靳连杰谢韵睿蒋丹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锐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