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渗透膜滤芯及净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3495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渗透膜滤芯及净水设备,反渗透膜滤芯包括膜壳、中心管、反渗透膜、弹性组件和转接件,中心管内设置弹性组件,正常制水时,纯水从中心管的管壁上开设的膜纯水出口汇集,并经中心管末端的纯水出口流出,关闭水龙头时,增压泵继续运转直到达到设定水压,弹性组件被压缩并产生弹力,继续产生的纯水存储于中心管中,当停机后,弹力反向驱动弹性组件移动,将中心管内的纯水反向压进反渗透膜中,将膜中的原水、浓水通过浓水口排出,不但降低了再次制水时第一杯水的TDS值,还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和费水量少的优点。成本低和费水量少的优点。成本低和费水量少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渗透膜滤芯及净水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净水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反渗透膜滤芯及净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环境污染、水污染的日益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饮水健康,RO(反渗透)机净水技术由于能去除水中的各种有害杂质,重金属,病毒、细菌等 、效率高,去除彻底,是一种较好的制取纯净水的方式。
[0003]但是,由于RO膜本身的特性,静置一段时间后膜片前的水与膜片后的水通过离子扩散TSD趋于接近,导致第一杯纯水的TDS偏高。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第一杯纯水的TDS值,通常采用如下几种方式:1、将原水或制成的纯水存储于存储罐中,利用存储罐中的水对RO滤芯进行清洗;2、使用辅助滤芯过滤后的水对RO滤芯进行清洗;3、在使用净水机制水前,先让滤芯启动一段时间,将TDS值高的水先排出。
[0004]以上各种方式中,或者增加净水设备的成本,或者导致产品体积过大,或者增加用户的等待时间,均不利于产品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渗透膜滤芯及净水设备,在反渗透膜滤芯的中心管内设置弹性组件,通过压力驱动使水龙头关闭后存储在中心管的纯水反冲洗反渗透膜,置换出原水和浓水,以结构简单、低成本和费水量小的反渗透滤芯解决了第一杯纯水TDS值高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提出一种反渗透膜滤芯,包括:膜壳;中心管,设置于膜壳内,其一端封堵,另一端开口构成纯水出口;其管壁上开设有膜纯水出口;反渗透膜,绕中心管布置,其两个端面分别形成原水入水端面和浓水出水端面,其圆周表面与膜壳之间形成原水腔;还包括:弹性组件,安装于中心管内,一端固定于在中心管的封堵端;膜纯水出口开设于非弹性组件容纳部分的管壁上;转接件,由同轴的第一套筒和圆环部组成,圆环部抵接在反渗透膜的浓水出水端面上,第一套筒套接在中心管外围,与中心管外壁之间形成浓水出水通道。
[0008]进一步的,弹性组件长度大于等于中心管长度的一半。
[0009]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簧,一端固定于所述中心管的封堵端;活塞,连接于所述弹簧的末端。
[0010]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组件为预充有气体的橡胶囊。
[0011]进一步的,所述转接件还包括:第二套筒,垂直所述圆环部套接在所述反渗透膜的圆周表面。
[0012]进一步的,所述反渗透膜滤芯还包括:膜盖,其上设有原水孔、浓水孔和纯水孔;原水孔与所述原水腔连通;浓水口与所述浓水出水通道连通;纯水孔与所述纯水出口连通。
[0013]进一步的,所述膜纯水出口之上的中心管管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用于限制
所述弹性组件的最大行程。
[0014]进一步的,所述膜壳内部正对所述中心管封堵端的位置延伸出第二限位结构,所述中心管的封堵端限定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中。
[0015]提出一种净水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反渗透膜滤芯。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提出的反渗透膜滤芯及净水设备,在反渗透膜滤芯的中心管内设置弹性组件,正常制水时,纯水从中心管的管壁上开设的膜纯水出口汇集,并经中心管末端的纯水出口流出,关闭水龙头时,增压泵继续运转直到达到设定水压,弹性组件被压缩并产生弹力,使得继续制造的纯水存储于中心管中,纯水存储量增大,当停机后,弹力反向驱动弹性组件移动,将中心管内的纯水经膜纯水出口反向压进反渗透膜中,将膜中的原水、浓水通过浓水口排出,停机器期间,即使膜前的原水渗透至膜后,对纯水的TDS值影响也不大,起到再次制水时降低第一杯水TDS值的效果。
[0017]进一步的,将弹性组件的长度设定为大于等于中心管长度的一半,长度越长,则反冲反渗透膜的纯水越多,对反渗透膜的冲洗效果越好,停机残留的纯水越少,这使得再次开机时流出的纯水,绝大部分是新制备的纯水,使得停机期间与原水发生渗透的纯水对TDS值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0018]进一步的,相比现有技术中增加存储罐、辅助滤芯等方式,本技术提出的反渗透滤芯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且成本低的优点,相比现有滤芯启动一段时间将TDS值高的水先排出的方式还具有费水量小的优点。
[0019]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0020]图1 为本技术提出的反渗透膜滤芯的制水状态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反渗透膜滤芯的停水状态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反渗透膜滤芯的反冲洗状态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反渗透膜滤芯中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反渗透膜滤芯中原水通道、浓水出水通道和纯水出口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反渗透膜滤芯中膜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反渗透膜滤芯中膜盖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技术提出的净水设备的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0031]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反渗透膜滤芯,在反渗透膜滤芯的中心管内设置弹性组件,通过压力驱动使水龙头关闭后存储在中心管的纯水反向冲洗反渗透膜,置换出原水和浓水,以结构简单、低成本和费水量小的反渗透滤芯解决第一杯纯水TDS值高的问题。
[0032]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反渗透膜滤芯包括膜壳1、中心管3、反渗透膜3、弹性组件4和转接件5。
[0033]中心管2设置于膜壳1内,其一端封堵,另一端开口构成纯水出口21,其管壁上开设有膜纯水出口22。
[0034]反渗透膜3绕中心管2布置,其两个端面分别形成原水入水端面31和浓水出水端面32,其圆周表面与膜壳1之间形成原水腔6,该原水腔6的横截面呈圆环状;中心管2的封堵端高出反渗透膜3的原水入水端面31,在膜壳1内部、原水入水端面31之间形成空腔61,该空腔61与原水腔6连通形成完整的原水通路;中心管2的开口端延伸出反渗透膜3的浓水出水端面32。
[0035]在膜壳1内部正对中心管2封堵端的位置延伸出第二限位结构11,中心管2的封堵端限定于该第二限位结构11中,防止中心管2倾斜和/或错位。
[00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渗透膜滤芯,包括:膜壳;中心管,设置于膜壳内,其一端封堵,另一端开口构成纯水出口;其管壁上开设有膜纯水出口;反渗透膜,绕中心管布置,其两个端面分别形成原水入水端面和浓水出水端面,其圆周表面与膜壳之间形成原水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组件,安装于中心管内,一端固定于在中心管的封堵端;膜纯水出口开设于中心管非弹性组件容纳部分的管壁上;转接件,由同轴的第一套筒和圆环部组成,圆环部抵接在反渗透膜的浓水出水端面上,第一套筒套接在中心管外围,与中心管外壁之间形成浓水出水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膜滤芯,其特征在于,弹性组件长度大于等于中心管长度的一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膜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簧,一端固定于所述中心管的封堵端;活塞,连接于所述弹簧的末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膜滤芯,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增前魏彪杨磊宫钦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施特劳斯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