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混凝土现浇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347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生混凝土现浇梁结构,包括呈长条状的主体,所述主体下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用于连接支柱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固定块,每个固定块为一个就行框结构,所述固定块上端开设有用于浇筑混凝土的固定填充腔,所述固定填充腔内部设有若干个第一加强筋;左右两个固定块之间的主体上端面开设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滑动槽,滑动槽中至少滑动设有一个第一活动块、一个第二活动块和一个第三活动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装置的弊端进行设计,利用仿生混凝土作为浇筑原料来构建梁的本体,使得梁本身具有一定的自行修复能力,另外设置了可以缓冲的结构,从而能够吸收膨胀或者冷却时产生的内部应力。能够吸收膨胀或者冷却时产生的内部应力。能够吸收膨胀或者冷却时产生的内部应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生混凝土现浇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是一种仿生混凝土现浇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仿生混凝土又叫自修复混凝土,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是一种机敏混凝土。机敏混凝土是一种具有感知和修复性能的混凝土,是智能混凝土的初级阶段,是混凝土材料发展的高级阶段.由这种材料构建的混凝上结构出现裂纹和损伤后,如何利用自身的材料特性达到自修复、自钝化,对混凝土结构起到自防护的作用,是我们关注的主要问题,为了提高建筑物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可以将仿生混凝土应用在浇筑梁中,现有的浇筑梁为一体式结构,受温度变化,其内部会产生应力,如果该应力无法得到消除或者吸收,长此以往可能会发生断裂的问题
[0003]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仿生混凝土现浇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生混凝土现浇梁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仿生混凝土现浇梁结构,包括呈长条状的主体,所述主体下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用于连接支柱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固定块,每个固定块为一个就行框结构,所述固定块上端开设有用于浇筑混凝土的固定填充腔,所述固定填充腔内部设有若干个第一加强筋;
[0007]左右两个固定块之间的主体上端面开设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滑动槽,滑动槽中至少滑动设有一个第一活动块、一个第二活动块和一个第三活动块,靠近主体的第一活动块、第二活动块、第三活动块左右两端面贯穿有一个引导孔,每个引导孔中都滑动配合有一个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左右两端与滑动槽左右内壁连接固定,每个活动块上端开设有一个活动填充腔,每个活动填充腔内部都设有若干个第二加强筋;
[0008]所述第一活动块底部设有与滑动槽相配合的滑动组件。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筋包括呈水平设置的横向筋和呈竖直设置的纵向筋,同一垂面的横向筋和竖向筋之间通过钢丝或者焊接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加强筋包括呈水平设置的横向筋和呈竖直设置的纵向筋,同一垂面的横向筋和竖向筋之间通过钢丝或者焊接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开设在第一活动块下端面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设有若干个滚珠,所述滚珠的直径大于安装槽的深度。
[0012]优选的,所述滚珠采用仿生混凝土浇筑而成。
[0013]优选的,所述主体侧面贯穿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通孔。
[0014]优选的,所述通孔所在的主体内部嵌设有筒状的钢丝网。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针对现有装置的弊端进行设计,利用仿生混凝土作为浇筑原料来构建梁的本体,使得梁本身具有一定的自行修复能力,另外设置了可以缓冲的结构,从而能够吸收膨胀或者冷却时产生的内部应力,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一种仿生混凝土现浇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一种仿生混凝土现浇梁结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一种仿生混凝土现浇梁结构的结构局部放大图。
[0019]图中:主体11、通孔12、滑动槽13、支撑块14、第一加强筋15、固定块16、固定填充墙17、导向柱18、活动填充腔19、第二加强筋20、第一活动块21、第二活动块24、第三活动块25、安装槽23、滚珠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仿生混凝土现浇梁结构,包括呈长条状的主体11,所述主体11下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用于连接支柱的支撑块14,所述支撑块14上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固定块16,每个固定块16为一个就行框结构,所述固定块16上端开设有用于浇筑混凝土的固定填充腔17,所述固定填充腔17内部设有若干个第一加强筋15,所述第一加强筋15包括呈水平设置的横向筋和呈竖直设置的纵向筋,同一垂面的横向筋和竖向筋之间通过钢丝或者焊接固定连接;
[0022]左右两个固定块16之间的主体11上端面开设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滑动槽13,滑动槽13中至少滑动设有一个第一活动块21、一个第二活动块24和一个第三活动块25,靠近主体11的第一活动块21、第二活动块24、第三活动块25左右两端面贯穿有一个引导孔,每个引导孔中都滑动配合有一个导向柱18,所述导向柱18左右两端与滑动槽13左右内壁连接固定,每个活动块上端开设有一个活动填充腔19,每个活动填充腔19内部都设有若干个第二加强筋20,所述第二加强筋20包括呈水平设置的横向筋和呈竖直设置的纵向筋,同一垂面的横向筋和竖向筋之间通过钢丝或者焊接固定连接;
[0023]在实际加工时,通过主体11、固定块16和第一活动块21之间初步搭建成梁体初步结构,然后再向固定块16和第一活动块21中浇筑仿生混凝土,从而完成梁体的浇筑而成,这种浇筑梁中的第一活动块21可以在滑动槽13内部滑动,从而吸收其内部受温度变化产生的膨胀,另外由于仿生混凝土的结构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愈合能力,所以也进一步提高了浇筑梁的使用寿命;
[0024]所述第一活动块21底部设有与滑动槽13相配合的滑动组件,从而便于对应力的吸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开设在第一活动块21下端面的安装槽23,所述安装槽23内部设有若干个滚珠22,所述滚珠22的直径大于安装槽23的深度,所述滚珠22采用仿生混凝土浇筑而
成。
[0025]为了进一步提高主体11的力学性能,所述主体11侧面贯穿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通孔12,所述通孔12所在的主体11内部嵌设有筒状的钢丝网;
[002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该一种仿生混凝土现浇梁结构时,先构建主体11,然后再主体11上端浇筑固定块16,在左右两个固定块16之间构建多个相邻的滑动槽13,每个滑动槽13中滑动配合有一个第一活动块21,然后将第一活动块21浇筑成为实体结构,利用第一活动块21可以在滑动槽13内部滑动来吸收材料膨胀产生的应力,有助于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002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混凝土现浇梁结构,包括呈长条状的主体(11),所述主体(11)下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用于连接支柱的支撑块(1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14)上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固定块(16),每个固定块(16)为一个就行框结构,所述固定块(16)上端开设有用于浇筑混凝土的固定填充腔(17),所述固定填充腔(17)内部设有若干个第一加强筋(15);左右两个固定块(16)之间的主体(11)上端面开设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滑动槽(13),滑动槽(13)中至少滑动设有一个第一活动块(21)、一个第二活动块(24)和一个第三活动块(25),靠近主体(11)的第一活动块(21)、第二活动块(24)、第三活动块(25)左右两端面贯穿有一个引导孔,每个引导孔中都滑动配合有一个导向柱(18),所述导向柱(18)左右两端与滑动槽(13)左右内壁连接固定,每个活动块上端开设有一个活动填充腔(19),每个活动填充腔(19)内部都设有若干个第二加强筋(20);所述第一活动块(21)底部设有与滑动槽(13)相配合的滑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健张欢欢姬鹏飞宋道玉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都锦环境艺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