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ID算法的STM32智能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3477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PID算法的STM32智能小车,其包括:电路控制模块,其设置在运动模块上,其与红外传感模块、驱动模块相连接,用以接收红外传感模块发出的信息,并控制驱动模块;红外传感模块,其设置在运动模块上,用以检测数据,并向电路控制模块传送数据;驱动模块,其设置在运动模块上,用以为运动模块提供动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路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红外传感模块发出的信息,并使用基于粒子算法优化的PID算法控制所述驱动模块完成小车的循迹,改进的采用上述PID算法的电路控制模块,克服了传统循迹电路计算过程中计算系统闭环容易出现故障的问题,采用PID算法的电路控制模块控制驱动模块使小车前进更为平稳,前进速度也更快。前进速度也更快。前进速度也更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PID算法的STM32智能小车


[0001]本
,具体为一种基于PID算法的STM32智能小车。

技术介绍

[0002]科技的改变,集成电路的发展,单片机技术的开发,智能化潮流的奔袭,智能小车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世界各国在智能微型小车邻域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已经应用于各种领域,在探测和军事领域使用特别多,智能小车循迹,目标跟踪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现实生活中,目标跟踪多种多样,应用广泛,例如:机器视觉跟踪,自动驾驶轨迹跟踪,导弹目标跟踪等,启发我们开发更多,更广泛应用的可能,虽然实现的方案不同,但实现路线都有相同或者类似之处,仅仅依靠开环无反馈系统,很难实现跟踪的稳、准、快,PID控制器以其经典的实现方式,易于实现,如今依旧广泛应用,但PID参数的调节是研究的热点所在,仿真法、试凑法虽然易于实现,但很难达到满意效果,智能优化算法,如:群算法,遗传算法,免疫算法等,逐渐引入眼帘,成为PID参数优化的新方向,
[0003]还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技术中,循迹小车的电路控制还不成熟,传统循迹小车采用PID控制系统之后参数整定的效率底,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PID算法的STM32智能小车,其包括:
[0005]电路控制模块,其设置在运动模块上,其与红外传感模块、驱动模块相连接,用以接收红外传感模块发出的信息,并控制驱动模块;
[0006]红外传感模块,其设置在运动模块上,其与所述电路控制模块相连接,用以检测数据,并向电路控制模块传送数据;
[0007]驱动模块,其设置在运动模块上,用以为运动模块提供动力;
[0008]运动模块,其为一可移动的小车,用以装载上述所有模块。
[0009]进一步地,底盘,其呈矩形状,所述底盘两侧分别设有驱动轮,包括设置在左侧的左轮和设置在右侧的右轮,所述驱动轮用以驱动所述运动单元移动;
[0010]第一承托板,其为矩形状,其通过连接杆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用以装载电路控制模块;
[0011]第二承托板,其为圆盘状,通过活动连接杆与所述底板活动链接,以使所述第二承托盘能相对底盘转动。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运动单元,其底盘前端还设置有校对信号获取板,所述校对信号获取板用以检测前方轨道路线。
[0013]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承托板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承托板上,其包括:红外发送灯泡以及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接收灯泡用以发射红外光线,所述红外接收器用以接收反射回的红
外光线。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托板与底板间设置有电机驱动模块,所述电机驱动模块用以装载电池,为所述运动单元提供驱动电力。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包括,电路控制模块,红外传感模块,驱动模块,运动模块,所述电路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红外传感模块发出的信息,并使用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PID算法控制所述驱动模块完成小车的循迹,改进的采用上述优化后的PID算法的电路控制模块,克服了传统循迹电路计算过程中计算系统闭环容易出现故障的问题,且采用 PID算法的电路控制模块控制驱动模块使小车前进更为平稳,前进速度有明显提升。
[0017]尤其,本专利技术的小车,其电路控制模块内嵌的采用粒子群算法改进过的PID算法的循迹电路处理所述红外传感器发出的信息,使得处理过程更为稳定,克服了传统采用PID算法的循迹电路其计算系统为开环系统,不稳定易出错,导致小车速度不稳或无法实现循迹行驶的问题。
[0018]尤其,本专利技术的小车,其使用红外传感模块,利用发射红外线,接收反射红外光的方法识别小车预寻找路线,具有更好的反馈效果,同时,所述电路控制模块也便于处理所述红外传感模块发出的信息,提高了电路控制模块对小车的控制效果,使得小车循迹过程速度更为稳定,循迹更为精确,速度更快。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PID算法的STM32 智能小车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0021]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PID 算法的STM32智能小车结构图,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PID 算法的STM32智能小车包括:
[0025]电路控制模块8,其设置在运动模块上,其与红外传感模块相连接,用以接收红外传感模块发出的信息;
[0026]红外传感模块9,其设置在运动模块上,其与所述电路控制模块8相连接,用以检测
数据,并向电路控制模块8传送数据;
[0027]驱动模块11,其设置在运动模块1上,用以为运动模块提供动力。
[0028]运动模块1,其为一可移动的小车,用以装载上述模块。
[0029]具体而言,继续参阅图1所示,所述运动单元包括,
[0030]底盘,其呈矩形状,所述底盘两侧分别设有驱动轮2,包括设置在左侧的左轮和设置在右侧的右轮,所述驱动轮2用以驱动所述运动模块1移动,所述驱动轮2的转轴处设置有霍尔传感器 (图上未画出);
[0031]第一承托板3,其为矩形状,其通过固定连接杆6以及固定连接杆7与所述底板5固定连接,用以装载电路控制模块8;
[0032]第二承托板4,其为圆盘状,通过活动连接杆1与所述底板活动链接,以使所述第二承托盘4能相对底盘转动。
[0033]具体而言,继续参阅图1所示,所述运动模块,其底盘前端还设置有校对信号获取板12,所述校对信号获取板12用以检测前方轨道路线,所述电路控制模块8与所述第一承托板3固定连接,所述红外传感模块9设置在所述第二承托板4上,其包括:红外发送灯泡10以及红外接收器(图上未画出),所述红外接收灯泡10用以发射红外光线,所述红外接收器用以接收反射回的红外光线,所述第一承托板3与底板5间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PID算法的STM32智能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控制模块,其设置在运动模块上,其与红外传感模块、驱动模块相连接,用以接收红外传感模块发出的信息,并控制驱动模块;红外传感模块,其设置在运动模块上,其与所述电路控制模块相连接,用以检测数据,并向电路控制模块传送数据;驱动模块,其设置在运动模块上,用以为运动模块提供动力;运动模块,其为一可移动的小车,用以装载上述所有模块;所述电路控制模块包括循迹电路,其设置在所述红外传感模块一侧所述小车两车轮之间,所述红外传感模块与所述循迹电路连接,红外线传感模块发出的信息通过粒子群算法改进的PID算法控制驱动模块驱动小车循迹前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ID算法的STM32智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单元包括,底盘,其呈矩形状,所述底盘两侧分别设有驱动轮,包括设置在左侧的左轮和设置在右侧的右轮,所述驱动轮用以驱动所述运动单元移动;第一承托板,其为矩形状,其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毅王福杰姚智伟任斌郭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