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梁模板支撑架横杆标高的联接机构及梁模板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3362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53
一种可调节梁模板支撑架横杆标高的联接机构,包括与立杆同轴且固设在立杆外侧面的轴向扣合单元,轴向扣合单元整体为两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圆柱、且轴向扣合单元内壁与立杆外侧面结构相匹配;还包括定位承托单元,定位承托单元包括连设在轴向扣合单元侧壁的水平托板,水平托板上设有扣合通孔;还包括扣接单元。通过对部件结构的合理设置,轴向扣合单元将水平托板固定在立杆指定高度,再通过扣接单元连接横杆并与水平托板上的扣合通孔的配合,实现将横杆稳定的联接固定在立杆上,避免了传统方案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整体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稳定性高。定性高。定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梁模板支撑架横杆标高的联接机构及梁模板支撑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梁模板支撑架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梁模板支撑架横杆标高的联接机构及梁模板支撑架。

技术介绍

[0002]碗扣、盘扣等梁模板支撑架体在模板工程应用中,由于受杆件模数限制,在进行各种不同梁高的梁底模支撑时,横杆一般采用附加钢管扣件及可调节顶托的方式,将横杆调节至设计标高与立杆连接以传递荷载。在梁底模设计采用双横杆承载时,依靠现有的一个扣件无法将两根横杆扣接在同一标高位置。
[0003]现有技术条件通常有两种解决方案:第一种方案,通过在混凝土梁两侧立杆上各增加一根纵向水平杆,再将横杆扣接在纵向水平杆上的方式解决;该方案存在两根横杆扣接间距大于梁底顶托板宽度且扣件抗水平滑移力不足的问题,施工实际操作中往往采用将一根横杆与立杆扣接,另一个横杆由顶托支撑的方式解决,而实际支撑条件与设计计算书假定支撑条件不一致,存在安全隐患。第二种方案,依托架体各步距横杆在梁底加设立杆,安装顶托支撑梁底模双横杆,该方案两根横杆与混凝土梁两侧立杆完全脱开,仅依靠梁底增加的立杆和顶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梁模板支撑架横杆标高的联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立杆(01)同轴且固设在立杆(01)外侧面的轴向扣合单元(1),所述轴向扣合单元(1)整体为两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圆柱、且轴向扣合单元(1)内壁与立杆(01)外侧面结构相匹配;还包括定位承托单元(4),所述定位承托单元(4)包括连设在轴向扣合单元(1)侧壁的水平托板(4

1),水平托板(4

1)上设有扣合通孔(4

2);还包括扣接单元(5),所述扣接单元(5)包括设在横杆(02)端部的扣接头(5

2),扣接头(5

2)为柱体结构,扣接头(5

2)一端连接横杆(02)端部、扣接头(5

2)另一端自上而下穿过所述扣合通孔(4

2)且扣接头(5

2)与扣合通孔(4

2)的接触处结构相匹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梁模板支撑架横杆标高的联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接头(5

2)与横杆(02)端部间设有固定板(5

1),固定板(5

1)为与横杆(02)同轴且固设在横杆(02)端部的圆柱结构,固定板(5

1)直径大于横杆(02)的外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梁模板支撑架横杆标高的联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接头(5

2)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设的固定段(5

2a)、过渡段(5

2b)和扣接延伸段(5

2c);所述固定段(5

2a)和过渡段(5

2b)均固设在固定板(5

1)自由端面;所述扣接延伸段(5

2c)固设在固定板(5

1)下方,扣接延伸段(5

2c)的横截面自上而下依次减小,且扣接延伸段(5

2c)的上端部与所述扣合通孔(4

2)结构相匹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梁模板支撑架横杆标高的联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通孔(4

2)在水平托板(4

1)上均匀设有三个,各扣合通孔(4

2)的连线为直线、且与横杆(02)的轴线垂直,相间两个扣合通孔(4

2)间的距离不小于固定板(5

1)的直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梁模板支撑架横杆标高的联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托板(4

1)下方与轴向扣合单元(1)间均匀设有多个加劲板(4

3)。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军平芮文晶何宗锋刘亮王宏军李小莉崔清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第一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