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秀芳专利>正文

一种钻井泵的吸入管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3339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钻井泵的吸入管支撑结构,涉及石油工程设备领域,具体包括钻井泵吸入管支撑、底座、吸入管部件、阀箱部件、机架、下平面支撑板、上弧形面支撑板、螺母、螺栓、弹簧垫圈、凹弧形表面等,钻井泵吸入管支撑的上弧形面支撑板的凹弧形表面和吸入管部件的外圆表面的半径值相同,紧密接触,下平面支撑板的下平面与底座的上平面紧密接触,上弧形面支撑板和下平面支撑板之间距离大小用螺栓调节,调整完毕用螺母、弹簧垫圈锁紧调整好的距离,既能将底座与吸入管部件连接在一起没有间隙,也不会破坏机架和底座设计制造的精度,满足机架不变形的要求,为对用户承诺钻井泵动力端关键运动件免费10年包维修宏伟的目标提供可靠的保证。保证。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井泵的吸入管支撑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工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钻井泵吸入管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钻井泵设计制造行业目前的现状是对用户承诺钻井泵的动力端关键运动件免费1年包维修,钻井泵的关键运动零件包括动力输入齿轮、曲轴齿轮、曲轴轴承、连杆轴承、十字头轴承、十字头、滑道等,钻井泵的液力端易损件缸套、活塞、阀体、阀座、密封件等寿命低,是用户运行主要成本之一。为了推动钻井泵行业的发展,已有钻井泵设计制造企业主动提出挑战性的目标,对用户承诺钻井泵动力端关键运动件免费10年包维修,对钻井泵液力端易损件的寿命延长3倍以上,为了满足这个宏伟的目标,采取了一系列的保证措施,例如对关键的基础零件机架和底座的精度做了严格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吸入管支撑就是与机架和底座精度保持有关的结构。
[0003]钻井泵机架上安装动力端输入轴、曲轴、连杆、十字头等所有运动件和液力端的关键阀箱零件,钻井泵机架的尺寸很大,以2400hp钻井泵机架为例,安装曲轴的孔长2000mm以上,安装滑道和阀箱孔系方向长2700mm以上, 为了实现对用户承诺钻井泵动力端关键运动件免费10年包维修,机架的精度必然要满足总体要求,比如机架上安装曲轴孔轴线和安装滑道孔轴线垂直度要求是4级精度(0.05mm),机架底面平面度要求为6级(0.06mm),表面粗糙度为Ra6.3μm,而对用户承诺钻井泵的动力端关键运动件免费1年包维修的机架,机架上安装曲轴孔轴线和安装滑道孔轴线垂直度要求是6级到7级之间(0.127mm),机架底面平面度根本没有要求,只是需要加工,满足表面粗糙度Ra25μm,对用户承诺时间不同,质量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因此底座上平面与机架底面用螺栓连接后是不能破坏机架的精度,底座精度也和机架精度配套,满足机架不变形的要求。
[0004]钻井泵的液力端有吸入管,吸入管与液力端的阀箱连接在一起,阀箱安装在机架上,机架安装在底座上,吸入管与底座有距离,如果不把吸入管与底座固定在一起,将会影响整个泵组运行中的刚性,因此必须将吸入管与底座固定在一起。现在对用户承诺钻井泵的动力端关键运动件免费1年包维修的钻井泵是钻井泵组总装后,测量吸入管与底座之间的距离,在装配现场配焊支撑架,将吸入管支撑架和底座焊接在一起,焊后无法消除焊接应力,引起了底座的变形,因底座与机架固定在一起,机架也会产生变形。因此对用户承诺钻井泵动力端关键运动件免费10年包维修的钻井泵是不能采用配焊吸入管的连接结构。
[0005]对用户承诺钻井泵动力端关键运动件免费10年包维修的钻井泵还要求零件的互换性要高,而配焊的支撑座是不能互换性的,要更换新的吸入管必须将原来配焊的支撑架气割掉,重新配焊接。因此研究一种不能在装配现场配焊又能很好保证吸入管与机架固定在一起的一种钻井泵吸入管支撑结构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钻井泵吸入管支撑结构。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机架和底座用螺栓固定在一起,阀箱部件和机架用螺栓固定在一起,吸入管部件和阀箱部件用螺栓固定在一起,吸入管部件和底座之间通过2套钻井泵吸入管支撑连接在一起,钻井泵吸入管支撑的上弧形面支撑板的凹弧形表面和吸入管部件的外圆表面的半径值相同,紧密接触,钻井泵吸入管支撑的下平面支撑板的下平面与底座的上平面紧密接触,这样就成了底座、机架、阀箱部件、吸入管部件、钻井泵吸入管支撑每两个零件都用螺栓连接在一起的整体了,都没有用焊接的形式连接,不会因焊接连接发生变形。
[0008]钻井泵吸入管支撑分成下平面支撑板和上弧形面支撑板两个独立的部分,其中下平面支撑板包括下平面、上平面、螺孔,上弧形面支撑板包括凹弧形表面、上平面、通孔、螺孔,螺栓选用M20规格。
[0009]当吸入管部件和阀箱部件用螺栓装配结束后,钻井泵吸入管支撑装配到底座与吸入管部件之间的方法是:4个螺母与四个螺栓松开,四个螺栓在螺孔左旋,使端面与下平面支撑板的上平面分离,端面缩回到螺孔,这时下平面支撑板和上弧形面支撑板之间的间隙便全部消失,由于螺栓与通孔有间隙,与螺孔是连接在一起的,下平面支撑板和上弧形面支撑板始终是连接在一起的,将整个钻井泵吸入管支撑放进底座与吸入管部件之间,然后将4个螺栓在螺孔内右旋,端面与下平面支撑板的上平面接触,使下平面支撑板和上弧形面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增大,这时要将螺栓相对螺孔左旋,不影响下平面支撑板和上弧形面支撑板之间的距离调整 ,调整到使凹弧形表面和外圆表面紧密接触,下平面支撑板的下平面与底座的上平面紧密接触,然后将4个螺母全部旋紧,锁住4个螺栓调整好的位置,最后再将2个螺栓右旋,压紧平面垫圈,弹簧垫圈于上平面上,这样钻井泵吸入管支撑便将底座与吸入管部件连接在一起了,达到底座、机架、阀箱部件、吸入管部件、钻井泵吸入管支撑是一个整体,提高了整体的刚性。
[0010]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钻井泵吸入管支撑结构,既能将底座与吸入管部件连接在一起没有间隙,也不会破坏机架和底座设计制造的精度,满足机架不变形的要求。
[0011]附图说明
[0012]图1

一种钻井泵吸入管支撑位置图;图2

图1的A

A剖视图;图3

图2的局部B放大图;图4

一种钻井泵吸入管支撑立体图;图5

一种钻井泵吸入管支撑主视、俯视、侧视三视图;图6

图5的C

C剖视图;图7

图5的D

D剖视图。
[0013]附图标记如下:1

钻井泵吸入管支撑、2

底座、3

吸入管部件、4

阀箱部件、5

机架、1.1

下平面支撑板、1.2

上弧形面支撑板、1.3

螺母、1.4

螺栓、1.5

平面垫圈、1.6

弹簧垫圈、1.7

螺栓、1.1.1

下平面、1.1.2

上平面、1.1.3

螺孔、1.2.1

凹弧形表面、1.2.2

上平面、1.2.3

通孔、1.2.4

螺孔、1.4.1

端面、2.1

上平面、3.1

外圆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6]请参阅图1~图7,本实施例一种钻井泵底座的安装调整结构,包括钻井泵吸入管支撑1,底座2,吸入管部件3,阀箱部件4,机架5,下平面支撑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井泵的吸入管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钻井泵吸入管支撑(1),底座(2),吸入管部件(3),阀箱部件(4),机架(5),下平面支撑板(1.1),上弧形面支撑板(1.2),螺母(1.3),螺栓(1.4),平面垫圈(1.5),弹簧垫圈(1.6),螺栓(1.7),下平面(1.1.1),上平面(1.1.2),螺孔(1.1.3),凹弧形表面(1.2.1),上平面(1.2.2),通孔(1.2.3),螺孔(1.2.4),端面(1.4.1),上平面(2.1),外圆表面(3.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井泵的吸入管支撑结构,吸入管部件(3)和底座(2)之间通过2套钻井泵吸入管支撑(1)连接在一起,钻井泵吸入管支撑(1)的上弧形面支撑板(1.2)的凹弧形表面(1.2.1)和吸入管部件(3)的外圆表面(3.1)的半径值相同,紧密接触,钻井泵吸入管支撑(1)的下平面支撑板(1.1)的下平面(1.1.1)与底座(2)的上平面(2.1)紧密接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井泵的吸入管支撑结构,钻井泵吸入管支撑(1)分成下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秀芳
申请(专利权)人:黄秀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