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薄超柔防静电功能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292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薄超柔防静电功能面料,包括面料主体和通孔,所述面料主体的顶部为弹力面料层,所述弹力面料层的下方编织连接有透气面料层,所述透气面料层的下方编织连接有除臭杀菌面料层,所述除臭杀菌面料层的下方连接有防静电面料层,所述通孔开设在面料主体的除臭杀菌面料层和防静电面料层上。该轻薄超柔防静电功能面料,设置有防静电面料层,防静电面料层通过防静电纤维经线和防静电纤维纬线交错编织而成,防静电纤维经线和防静电纤维纬线均通过导电纤维、涤纶纤维以及金属丝缠绕在加强纤维的表面制成,导电纤维和涤纶纤维能够加快静电的释放,同时金属丝可以进一步提升静电的释放。静电的释放。静电的释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薄超柔防静电功能面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
,具体为一种轻薄超柔防静电功能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在服装大世界里,服装的面料五花八门,日新月异,但是从总体上来讲,优质、高档的面料,大都具有穿著舒适、吸汗透气、悬垂挺括、视觉高贵、触觉柔美等几个方面的特点。
[0003]但是在现有的面料中,多数在穿着时会产生一定的静电,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扰,其次在天气较为炎热的时候身上的汗液较多,会滋生一定的细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薄超柔防静电功能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现有的面料中,多数在穿着时会产生一定的静电,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扰,其次在天气较为炎热的时候身上的汗液较多,会滋生一定的细菌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薄超柔防静电功能面料,包括面料主体和通孔,
[0006]所述面料主体包括弹力面料层、透气面料层、除臭杀菌面料层和防静电面料层,所述面料主体的顶部为弹力面料层,所述弹力面料层的下方编织连接有透气面料层,所述透气面料层的下方编织连接有除臭杀菌面料层,所述除臭杀菌面料层的下方连接有防静电面料层;
[0007]所述通孔开设在面料主体的除臭杀菌面料层和防静电面料层上。
[0008]优选的,所述弹力面料层包括弹力纤维经线和弹力纤维纬线,所述弹力面料层通过纵向的弹力纤维经线和横向的弹力纤维纬线交错编织而成。
[0009]优选的,所述透气面料层包括透气孔、透气纤维经线和透气纤维纬线,所述透气面料层通过纵向的透气纤维经线和横向的透气纤维纬线交错编织而成。
[0010]优选的,所述透气面料层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大小大于通孔。
[0011]优选的,所述除臭杀菌面料层包括除臭纤维经线、杀菌纤维纬线、竹炭纤维和植物纤维,所述除臭杀菌面料层通过纵向的除臭纤维经线和横向的杀菌纤维纬线交错编织而成。
[0012]优选的,所述除臭纤维经线和杀菌纤维纬线均通过竹炭纤维和植物纤维缠绕在加强纤维的外部制成。
[0013]优选的,所述防静电面料层包括防静电纤维经线、防静电纤维纬线、导电纤维、涤纶纤维和金属丝,所述防静电面料层通过纵向的防静电纤维经线和横向的防静电纤维纬线交错编织而成。
[0014]优选的,所述防静电纤维经线和防静电纤维纬线均通过导电纤维、涤纶纤维和金属丝缠绕在加强纤维的外部制成。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轻薄超柔防静电功能面料,
[0016](1)设置有防静电面料层,防静电面料层通过防静电纤维经线和防静电纤维纬线交错编织而成,防静电纤维经线和防静电纤维纬线均通过导电纤维、涤纶纤维以及金属丝缠绕在加强纤维的表面制成,导电纤维和涤纶纤维能够加快静电的释放,同时金属丝可以进一步提升静电的释放;
[0017](2)设置有透气面料层,透气面料层通过透气纤维经线和透气纤维纬线制成,同时透气面料层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的透气孔,便于提升面料整体的透气性,提高穿着时的舒适度;
[0018](3)设置有除臭杀菌面料层,除臭杀菌面料层通过除臭纤维经线和杀菌纤维纬线编织而成,除臭杀菌面料层位于防静电面料层的上方,在防静电面料层吸收到汗液时,除臭杀菌面料层中的竹炭纤维和植物纤维相互配合,对汗液进行除臭和杀菌的作用,减少细菌的滋生;
[0019](4)设置有加强纤维,加强纤维设置在除臭纤维经线、杀菌纤维纬线、防静电纤维经线和防静电纤维纬线内,提升面料的强度,使得面料具有一定的韧性,减少面料破碎的情况;
[0020](5)设置有弹力面料层,弹力面料层通过弹力纤维经线和弹力纤维纬线编织而成,为面料主体的最顶层,提高面料主体的整体弹性,防止面料主体破损的概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弹力面料层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透气面料层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除臭杀菌面料层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防静电面料层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防静电纤维经线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防静电纤维经线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本专利技术除臭纤维经线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面料主体,101、弹力面料层,1011、弹力纤维经线,1012、弹力纤维纬线,102、透气面料层,1021、透气孔,1022、透气纤维经线,1023、透气纤维纬线,103、除臭杀菌面料层,1031、除臭纤维经线,1032、杀菌纤维纬线,1033、竹炭纤维,1034、植物纤维,104、防静电面料层,1041、防静电纤维经线,1042、防静电纤维纬线,1043、导电纤维,1044、涤纶纤维,1045、金属丝,2、通孔,3、加强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请参阅图1

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轻薄超柔防静电功能面料,根据图1、图2和图3所示,面料主体1包括弹力面料层101、透气面料层102、除臭杀菌面料层103和防静电面料层104,面料主体1的顶部为弹力面料层101,弹力面料层101包括弹力纤维经线1011和弹力纤维纬线1012,弹力面料层101通过纵向的弹力纤维经线1011和横向的弹力纤维纬线1012交错编织而成,便于面料主体1的整体弹性得到提升,进而提高面料主体1的抗拉性,防止意外的撕扯而破损,弹力面料层101的下方编织连接有透气面料层102,透气面料层102包括透气孔1021、透气纤维经线1022和透气纤维纬线1023,透气面料层102通过纵向的透气纤维经线1022和横向的透气纤维纬线1023交错编织而成,有利于通过透气纤维经线1022和透气纤维纬线1023组成透气面料层102,透气面料层102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的透气孔1021,透气孔1021的大小大于通孔2,有利于通过透气孔1021与通孔2的配合提高面料主体1的透气性,进而提高穿着的体验。
[0032]如图1、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透气面料层102的下方编织连接有除臭杀菌面料层103,除臭杀菌面料层103包括除臭纤维经线1031、杀菌纤维纬线1032、竹炭纤维1033和植物纤维1034,除臭杀菌面料层103通过纵向的除臭纤维经线1031和横向的杀菌纤维纬线1032交错编织而成,有利于通过除臭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薄超柔防静电功能面料,包括面料主体(1)和通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主体(1)包括弹力面料层(101)、透气面料层(102)、除臭杀菌面料层(103)和防静电面料层(104),所述面料主体(1)的顶部为弹力面料层(101),所述弹力面料层(101)的下方编织连接有透气面料层(102),所述透气面料层(102)的下方编织连接有除臭杀菌面料层(103),所述除臭杀菌面料层(103)的下方连接有防静电面料层(104);所述通孔(2)开设在面料主体(1)的除臭杀菌面料层(103)和防静电面料层(10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薄超柔防静电功能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面料层(101)包括弹力纤维经线(1011)和弹力纤维纬线(1012),所述弹力面料层(101)通过纵向的弹力纤维经线(1011)和横向的弹力纤维纬线(1012)交错编织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薄超柔防静电功能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面料层(102)包括透气孔(1021)、透气纤维经线(1022)和透气纤维纬线(1023),所述透气面料层(102)通过纵向的透气纤维经线(1022)和横向的透气纤维纬线(1023)交错编织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轻薄超柔防静电功能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面料层(102)的表面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杭红梅陈华戴贤泽杭彩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美恒纺织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