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网框架侧抽式空调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2501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滤网框架侧抽式空调机组,属于空调技术领域。该空调机组包括:支撑组件、进风口、回风口、出风口、进气口、机组外壳、出风处理筒、第一滤网框架、第二滤网框架、储水箱、轴组支架、第一滤网框架轴组、第二滤网框架轴组,支撑组件上设置有机组外壳,机组外壳上设置回风口、出风口、进气口,支撑组件内设置有轴组支架,第一滤网框架绕过第一滤网框架轴组形成环状滤网框架,第二滤网框架绕过第二滤网框架轴组形成环状滤网框架,第一滤网框架靠近第二滤网框架一侧设置有出风处理筒,出风处理筒与进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支撑组件内设置有储水箱,储水箱通过管道与通风处理筒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空气净化调节功能。明具有空气净化调节功能。明具有空气净化调节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网框架侧抽式空调机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
,具体为一种滤网框架侧抽式空调机组。

技术介绍

[0002]空调自专利技术至今,解决了被高温天气折磨得叫苦不迭的人们,逐渐走向了大众的生活中,也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空调在使用过程中,除了放置在室内环境得空调外,还需要配合一个或多个空调机组,或一个空调机组配合多个空调使用,而且空调机组在使用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包含过滤板,过滤板得重要性不言而喻,若过滤板安装不当,将会对整个空调机组造成损伤。
[0003]市场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空调机组,所拥有的功能和效果也是各式各样,所以给人们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例如,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CN201921343507.1公开了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循环风空调机组,包括空调机组本体,空调机组本体的内壁分别连接有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且空调机组本体的外壁分别连接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分别置于进风口和出风口处,空调机组本体的内壁还连接有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外壁分别连接接有第一冷却器和第二冷却器,空调机组本体的内壁还连接有与第一冷却器相配合的挡水板,第三挡板的外壁连接有圆筒,圆筒内连接有除湿风机,该空调机组降低了运行成本,减少了前期的投资成本,提高了空调机组的使用寿命,其侧抽式过滤板依旧存在一些隐患,安装与拆卸过程较为繁琐,使得浪费大量的人力与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网框架侧抽式空调机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滤网框架侧抽式空调机组,该空调机组包括:支撑组件、进风口、回风口、出风口、进气口、机组外壳、出风处理筒、第一滤网框架、第二滤网框架、储水箱、轴组支架、第一滤网框架轴组、第二滤网框架轴组,支撑组件上设置有机组外壳,机组外壳包住支撑组件,达到保护内部结构的作用,机组外壳上设置有回风口、出风口、进气口,进气口位于出风口与回风口之间,机组外壳上靠近回风口一侧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用来吸收其他其他处理机构送进来的混合气体,进风口与第一滤网框架滑动接触,进风口传送进来的空气会经过第一滤网框架,达到初步过滤效果,回风口、出风口、进气口内分别设置有风机,回风口与进气口内的风机旋转方向相同,使得空气或混合气体进入空调机组内,出风口内电机旋转方向与回风口内电机旋转方向相反,出风口可以将处理好的气体排出空调机组外,回风口、出风口分别与第一滤网框架、第二滤网框架滑动接触,这样可以使得传进或传出的气体都会经过滤网框架,净化效率可以达到更加精准的效果,同时还能减少因为气体流动的不稳定性对空调机组造成的损伤,支撑组件内设置有轴组支架,轴组支架与支撑组件旋转连接,第一滤网框架轴组、第二滤网框架轴组设
置在支撑组件、轴组支架上并与支撑组件、轴组支架旋转连接,轴组支架与支撑组件配合撑起第一滤网框架、第二滤网框架,第一滤网框架绕过第一滤网框架轴组形成环状滤网框架,第二滤网框架绕过第二滤网框架轴组形成环状滤网框架,环状滤网框架可以增加待处理气体与滤网框架的接触面积,同时环状滤网框架还能进行多次过滤,充分将滤网框架利用起来,第一滤网框架靠近第二滤网框架一侧设置有出风处理筒,出风处理筒与进气口通过管道连接,出风处理筒与第一滤网框架、第二滤网框架滑动接触,使得待处理空气的流动顺序为进风口/回风口—第一滤网框架—出风处理筒—第二滤网框架,支撑组件内设置有储水箱,储水箱通过管道与通风处理筒连接,储水箱为出风处理筒内提供水源支持。
[0006]支撑件包括:第一框架、第一框架齿轮、第二框架、第三框架、第四框架,第一框架上的下横梁上套有第一框架齿轮,第一框架齿轮与第一框架固定连接,第一框架齿轮的转动会带着第一框架一起运动,第一框架两端通过旋转轴分别与第四框架、第二框架旋转连接,第二框架、第四框架远离第一框架的一端通过旋转轴与第三框架两端旋转连接,轴组支架两端通过旋转轴与第一框架、第三框架旋转连接,轴组支架、第二框架、第四框架为平行结构,第一框架与第三框架为平行结构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做到,当第一框架齿轮发生旋转时,随着第一框架的位置变化,使得整个支撑组件的形状也随之变化而在轴组支架的作用下,变形过程也较为稳定。
[0007]机组外壳设置有风速测速杆,风速测速杆穿过机组外壳并于机组外壳旋转连接,风速测速杆可以对风向以及风速进行测量,风速测速杆输入端与风速传感器连接,风速测速杆测量到的风向以及风速传进风速传感器内,风速传感器讲释放脉冲电流,风速传感器同过导线与变形电机连接,随着风速以及风向传感器的改变,风速传感器内产生的脉冲电流电流大小以及时间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变形电机为伺服电机,接收到脉冲电流信号的变形电机将会工作,变形电机设置在第二框架上,变形电机输出端设置有变形齿轮,变形齿轮与第一框架上的第一框架齿轮啮合,变形电机运动后,会带动第一框架齿轮,通过第一框架齿轮带动第一框架,从而达到变形的目的。
[0008]第一滤网框架包括:滤网、滤网锁环、滤网扣手、滤网锁扣;滤网一端设置有滤网锁环,滤网远离滤网锁环一端设置有滤网锁扣,滤网锁环嵌入滤网锁扣内并由锁扣锁紧,锁紧后的滤网将变成环状滤网,滤网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滤网扣手,滤网扣手方便控制滤网位置的变化,远离滤网远离滤网扣手的一面与第一滤网框架轴组滚动接触,滤网可在第一滤网框架轴组上进行位置变化,第二滤网框架与第一滤网框架为相同的结构,同时第二滤网框架与第二滤网框架轴组也采用相同的连接方式进行组装。
[0009]机组外壳包括:上盖板、下盖板、侧盖板、第一保护板、第二保护片、第一滑轨组、第三保护板、第二滑轨组,上盖板与第四框架上端固定连接,回风口、进气口、出风口穿过上盖板并与上盖板固定连接,用来进出空气,下盖板与第二框架下端固定连接,侧盖板数量为两个,每个侧盖板分别与第一框架、第三框架固定连接,靠近回风口的侧盖板上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用来涌入待处理空气,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旋转轴,第一保护板、第二保护板、第三保护板、分别通过旋转轴与第一框架、第二框架旋转连接,第一保护板、第二保护板、第三保护板为平行结构,第二保护板上设置有第一滑轨组,第一保护板下端设置有滑扣,第一保护板上的滑扣嵌入第一滑轨组内并与第一滑轨组滑动连接,第二保护板下端设置有滑扣,第三保护板上设置第二滑轨组,第二保护板上的滑扣嵌入进第二滑
轨组内并于第二滑轨组滑动连接,这样的连接关系使得当支撑组件发生形状变化时,第一保护板、第二保护板、第三保护板会产生相对位移,同时采用滑轨式的连接关系既可以提供支撑作用,同时也增强了相邻保护板之间的气密性。
[0010]第一滑轨组与第二滑轨组为圆弧状滑轨,圆弧状滑轨与第一保护板、第二保护板、第三保护板的运动轨迹相契合,使得各个保护板的相互运动更加顺畅。
[0011]上盖板上设置有第一抽离口与第二抽离口,第一抽离口为一带有直角的缺口,其形状类似于“L”形缺口,第一抽离口与第二抽离口形状相同,第一滤网框架、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网框架侧抽式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该空调机组包括:支撑组件、进风口(1)、回风口(2)、出风口(3)、进气口(4)、机组外壳(6)、出风处理筒(7)、第一滤网框架(9)、第二滤网框架(10)、储水箱(11)、轴组支架(15)、第一滤网框架轴组(19)、第二滤网框架轴组(20),所述支撑组件上设置有机组外壳(6),所述机组外壳(6)上设置有回风口(2)、出风口(3)、进气口(4),所述进气口(4)位于出风口(3)与回风口(2)之间,所述机组外壳(6)上靠近回风口(2)一侧设置有进风口(1),所述进风口(1)与第一滤网框架(9)滑动接触,所述回风口(2)、出风口(3)、进气口(4)内分别设置有风机,所述回风口(2)与进气口(4)内的风机旋转方向相同,所述出风口(3)内电机旋转方向与回风口(2)内电机旋转方向相反,所述回风口(2)、出风口(3)分别与第一滤网框架(9)、第二滤网框架(10)滑动接触,所述支撑组件内设置有轴组支架(15),所述轴组支架(15)与支撑组件旋转连接,所述第一滤网框架轴组(19)、第二滤网框架轴组(20)设置在支撑组件、轴组支架(15)上并与支撑组件、轴组支架(15)旋转连接,所述第一滤网框架(9)绕过第一滤网框架轴组(19)形成环状滤网框架,所述第二滤网框架(10)绕过第二滤网框架轴组(20)形成环状滤网框架,所述第一滤网框架(9)靠近第二滤网框架(10)一侧设置有出风处理筒(7),所述出风处理筒(7)与进气口(4)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出风处理筒(7)与第一滤网框架(9)、第二滤网框架(10)滑动接触,所述支撑组件内设置有储水箱(11),所述储水箱(11)通过管道与通风处理筒(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网框架侧抽式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框架(13)、第一框架齿轮(13

1)、第二框架(14)、第三框架(16)、第四框架(17),所述第一框架(13)上的下横梁上套有第一框架齿轮(13

1),所述第一框架齿轮(13

1)与第一框架(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架(13)两端通过旋转轴分别与第四框架(17)、第二框架(14)旋转连接,所述第二框架(14)、第四框架(17)远离第一框架(13)的一端通过旋转轴与第三框架(16)两端旋转连接,所述轴组支架(15)两端通过旋转轴与第一框架(13)、第三框架(16)旋转连接,所述轴组支架(15)、第二框架(14)、第四框架(17)为平行结构,所述第一框架(13)与第三框架(16)为平行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滤网框架侧抽式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外壳(6)设置有风速测速杆(5),所述风速测速杆(5)穿过机组外壳(6)并于机组外壳(6)旋转连接,所述风速测速杆(5)输入端与风速传感器(8)连接,所述风速传感器(8)同过导线与变形电机(12)连接,所述变形电机(12)为伺服电机,变形电机(12)设置在第二框架(14)上,变形电机(12)输出端设置有变形齿轮,所述变形齿轮与第一框架(13)上的第一框架齿轮(13

1)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网框架侧抽式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框架(9)包括:滤网(9

1)、滤网锁环(9

2)、滤网扣手(9

3)、滤网锁扣(9

4);所述滤网(9

1)一端设置有滤网锁环(9

2),所述滤网(9

1)远离滤网锁环(9

2)一端设置有滤网锁扣(9

4),所述滤网锁环(9

2)嵌入滤网锁扣(9

4)内并由锁扣锁紧,所述滤网(9

1)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滤网扣手(9

3),所述远离滤网(9

1)远离滤网扣手(9

3)的一面与第一滤网框架轴组(19)滚动接触,所述第二滤网框架(10)与第一滤网框架(9)为相同的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滤网框架侧抽式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外壳(6)包括:上盖板、下盖板、侧盖板、第一保护板(6

1)、第二保护片(6

2)、第一滑轨组(6

3)、第三保护板(6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传鑫徐新蔡玮泽徐星星陈志坚李龙何春敏
申请(专利权)人:西臣仕江苏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