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液力伺服控制的减振推力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2408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液力伺服控制的减振推力轴承,包括推力轴承本体、倒车套环、倒车推力块、正车推力块、正车套环、减振元件、集成阀块和控制箱;减振元件沿周向均匀设置于正车套环内,包括液压缸、减振弹簧、活塞、推力支撑块、弹簧压帽、磁环、位移传感器;各减振元件相互并联,密封腔进油口通过油管联接后与集成阀块连接,集成阀块连接液压系统;各位移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箱连接,集成阀块与控制箱连接,控制箱依据位移传感器位移量信号控制集成阀块动作来作动液压,确保推进轴系位移保持在设计范围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液力伺服控制自适应轴系推力,确保轴系位移量不超过轴系纵向位移许用窜动量,实现全推力范围内具备减振功能。实现全推力范围内具备减振功能。实现全推力范围内具备减振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液力伺服控制的减振推力轴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动力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液力伺服控制的减振推力轴承。

技术介绍

[0002]降低螺旋桨纵向激励向艇体的传递对振动噪声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减隔振思想,在轴系螺旋桨激振力传递路径中集成减振功能,通过设计合理的减振元件,到达所需要的刚度值,有效降低螺旋桨纵向激励力向艇体的传递。如碟簧式减振推力轴承等设备,碟簧减振推力轴承通过在推力轴承内部非旋转部件中设置碟簧减振元件,降低推力轴承纵向刚度,达到隔离螺旋桨纵向激励力向艇体传递的目的,但刚度降低后随着螺旋桨推力增大,轴系会往艏部窜动,受限于轴系许用位移量限制,碟簧式减振推力轴承会设置刚性限位保护结构,确保轴系窜动量在许用位移量范围内,当螺旋桨推力过大,碟簧式推力轴承刚性限位后,碟簧式推力轴承就失去了减振效果,故其仅在一定推力范围内具备减振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减振推力轴承或其他轴系减振设备仅在一定推力范围内具备纵向减振功能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液力伺服控制的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液力伺服控制的减振推力轴承,包括推力轴承本体(10),所述推力轴承本体(10)包括推力轴(11)、推力轴承壳体以及安装于推力轴承壳体内的倒车套环(141)、倒车推力块(151)、正车推力块(152)和正车套环(142);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推力轴承还包括减振元件(20)、集成阀块(30)和控制箱(40);所述减振元件(20)沿周向均匀设置于所述正车套环(142)内,每一减振元件(20)包括液压缸、减振弹簧(25)、活塞(26)、推力支撑块(21)、弹簧压帽(23)、磁环(211)、位移传感器(29);所述弹簧压帽(23)后端位于液压缸内、前端从液压缸前端中部伸出,弹簧压帽(23)能够相对液压缸沿轴向移动,所述推力支撑块(21)固定安装在弹簧压帽(23)前端,推力支撑块(21)与所述正车推力块(152)接触;所述磁环(211)固定安装在弹簧压帽(23)后端;所述活塞(26)安装在缸体(24)内,所述减振弹簧(25)安装在弹簧压帽(23)与活塞(26)之间,活塞(26)与液压缸后端之间形成密封腔;所述位移传感器(29)固定安装于液压缸后端;各减振元件(20)相互并联,各减振元件(20)的密封腔进油口通过油管联接后与所述集成阀块(30)连接,集成阀块(30)的进油口和回油口连接液压系统;各减振元件(20)的位移传感器(29)分别与所述控制箱(40)连接,集成阀块(30)与所述控制箱(40)连接,所述控制箱(40)依据位移传感器(29)位移量信号控制集成阀块(30)动作来作动液压,确保推进轴系位移保持在设计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力伺服控制的减振推力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包括缸体(24)、前端盖(22)和后端盖(28),所述前端盖(22)和后端盖(28)固定安装在缸体(24)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液力伺服控制的减振推力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元件(20)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后端盖(28)后端的过渡接头(213),所述过渡接头(213)沿轴向从推力轴承壳体穿出,以便与集成阀块(30)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液力伺服控制的减振推力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感器(29)采用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燎原张立浩刘伟李全超李栋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