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PDMS表面的液体自驱动方法及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流控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DMS表面的液体自驱动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流控技术是一种精确控制和操控微尺度流体的技术,微流控装置又被称为为芯片实验室或微流控芯片技术,是把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微米尺度的芯片上,自动完成分析全过程。由于微流控装置结构微小,而流体在微流控芯片中,它所显示以及产生的特殊性能与宏观尺度不同,因此发展出独特的分析产生的性能。它在生物、化学、医学等领域的巨大潜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生物、化学、医学、流体、电子、材料、机械等学科交叉的崭新研究领域。
[0003]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材料具有的优点是:(1)可以通过低温聚合得到;(2)柔软且弹性好,容易从模板上取出而不会损坏自身和模板;(3)具有优良的物理特性,可直接用于防潮绝缘,阻尼,减震,消泡,润滑,抛光等方面;(4)呈生物学惰性且无毒;(5)电绝缘性和耐候性、疏水性好,并具有很高的抗剪切能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PDMS表面的液体自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操作步骤:在PDMS表面制备阵列微纳米结构增强其疏水性;根据功能需求预先设计液滴的运动路径,并在液滴运动路径方向的前面进行红外激光照射,使得PDMS受照射区域吸热膨胀,该处微纳米结构间距发生变化,液滴在PDMS受照射区域的接触状态也同时改变,液滴前后的接触角差异推动液体的滚动;通过移动并改变红外激光在PDMS表面的照射位置,在无外界驱动力的作用下,引导液滴在无通道的PDMS表面按照既定的路径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DMS表面的液体自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操作步骤:(1)在PDMS表面预先制备阵列微纳米结构,增强PDMS表面的疏水性,得到预先制备了阵列微纳米结构的PDMS表面;(2)然后将预先制备了阵列微纳米结构的PDMS表面置于工作平台上,同时在控制红外激光的计算机的操纵下,红外激光发射系统在PDMS表面的不同位置照射激光;(3)根据功能需求预先设计液滴的运动路径,并在液滴运动路径方向的前面进行红外激光照射,当激光照射在PDMS表面的微结构间距中,使得PDMS受照射区域吸热膨胀,该处微纳米结构间距发生变化,微结构间距增大,液滴的接触状态由Cassie状态转变为wenzel状态,该接触位置的接触角减小,此时液滴在材料表面的状态处于wenzel状态的接触面更大,表面能增加,液滴自发朝着wenzel接触状态的方向发生滚动;通过移动并改变红外激光在PDMS表面的照射位置,在无外界驱动力的作用下,引导液滴在无通道的PDMS表面按照既定的路径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PDMS表面的液体自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按照以下操作步骤:将预先制备了阵列微纳米结构的PDMS表面通过夹紧装置夹紧固定和置于工作平台上,夹紧装置在工作平台上通过滑轨移动进行x和y轴方向的运动;在控制红外激光的计算机的操纵下,红外激光发射系统在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璆,邓宇,林士楠,谢凯武,蔡俊劲,钟世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