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保安专利>正文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治疗黄斑变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23218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治疗黄斑变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其中制成活性成分的中药原料组成为下列重量配比的药物:丹参9.5%~14.5%、地黄9.5%~14.5%、墨旱莲8.0%~12.0%、茺蔚子8.0%~12.0%、三七3.5%~5.5%、赤芍8.0%~12.0%、牡丹皮8.0%~12.0%、女贞子8.0%~12.0%、夏枯草4.8%~7.2%、毛冬青4.8%~7.2%、大黄3.5%~5.5%、黄芩3.5%~5.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利于环保,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原料易得、操作简单、宜于工业化生产、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治疗黄斑变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09月06日,申请号为201610804919.5,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治疗黄斑变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治疗黄斑变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3]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

related maculardegeneration,AMD)又称老年性黄斑变性(senile macular degeneration,SMD),是引起全球老年人视力丧失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发病年龄多在45岁以上,发病率高达6%~17%。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表明,全球约有3000万AMD患者,每年约有50万人因此致盲。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0004]AMD分为萎缩型(干性)与渗出型(湿性)。萎缩型老年性黄斑变性主要为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玻璃膜增厚和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等所致的黄斑区萎缩变性因,目前尚无好的治疗方法;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主要为玻璃膜破坏、脉络膜血管侵入视网膜下形成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导致视网膜和(或)色素上皮有浆液和(或)出血。现代医学对AMD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光损伤、营养失调、代谢障碍等有关联,故治疗上亦缺乏确切有效的疗法。目前主要采用光动力疗法、瞳孔温热疗法、激光光凝等,但效果都不尽人意,有些需要进一步观察和完善。化药药物疗法目前的焦点在抗新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上,如贝伐珠单抗、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等,但这类药物治疗给患者带来较高的经济负担。
[0005]AMD中医称之为“视瞻昏渺”,“爆盲”范畴。《证治准绳
·
杂病
·
七窍门》认为本病“有神老、血少、有元气弱、有元精亏而昏渺者”,历代医家对此多有论述。中医主要病因病机为年老体虚,肝肾阴虚,脾虚不运,肝郁气结,气滞血瘀,目失濡养而神光乏源。《内经》云:“目窍于肝”,“肝开窍于目”,“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肝受血而能视”。视即指视角功能。眼底病变者以肝肾阴虚多见,并伴有阴虚火旺,迫血妄行,或有淤血内阻,影响视力。目前中医采用辩证论治、中药新剂型、针灸治疗。其辩证论治主要有老年体衰,肝肾亏虚;肝阳偏亢,心火动血;肝脾失调,升降失常;针灸配合内服中药虽有一定疗效,但长期治疗会给患者带来不便。因而,寻找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研究设计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的治疗黄斑变性的中药制剂。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治疗黄斑变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0008]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0009]更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丹参、地黄、墨旱莲、茺蔚子、三七、赤芍、牡丹皮、女贞子、夏枯草、毛冬青、大黄、黄芩等十二味中药。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中药组合物,其中制成活性成分的中药原料组成为下列重量配比的药物:
[0012]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中药组合物,其中制成活性成分的中药原料组成为下列重量配比:
[0013]丹参12.06%、地黄12.06%、墨旱莲10.05%、茺蔚子10.05%、三七4.52%、赤芍10.05%、牡丹皮10.05%、女贞子10.05%、夏枯草6.03%、毛冬青6.03%、大黄4.52%、黄芩4.52%。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中药组合物,丹参味苦,微寒。归心、肝经。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效。用于瘀血阻络、血不行筋等;地黄味甘,寒。归心、肝、肾经。有淸热凉血,养阴生津之效。用于热人营血,吐血衄血等;墨旱莲味甘、酸,寒。归肾、肝经。有滋补肝肾,凉血止血之效。用于肝肾阴虚、衄血等;茺蔚子味辛、苦,微寒。归心包、肝经。有活血调经,清肝明目之效。用于目赤翳障,头晕胀痛等。以上四味为方中君药,共奏滋肝补肾、活血祛瘀、凉血止血、清肝明目之功。
[0015]本专利技术所述中药组合物,三七味甘、微苦,温。归肝、胃经。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效。用于各种出血症,尤以有淤者为宜,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赤芍味甘、平,归肝肾经。有补肝肾,益精血,名目止渴之效。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视力减退,内张目昏等;牡丹皮味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效。用于于热人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舰血等;女贞子甘、苦,凉。归肝、肾经。有滋补肝肾,明目之效。用于肝肾阴虚,目暗不明。此四味相伍,益肝养肾,促精血上注而明目,以正君药补阴之偏,而达阴阳双补之效,是为臣药。
[0016]本专利技术所述中药组合物,夏枯草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之效。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等。毛冬青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上述两味相伍,清肝火而止血,止血而化瘀,同为佐药
[0017]本专利技术所述中药组合物,大黄有凉血解毒、清热泻火之功。黄芩泻火解毒,清热止血。以上两味退热为主,滋阴为副,而为使药
[0018]通看全方,本专利技术中药配伍严谨,补肝肾而益精血,滋阴而不废阳,止血而不留瘀,退热而不伤气,以臻明目之效。
[0019]本专利技术所述中药组合物(止血祛瘀明目片)进行了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观察,开展了系统循证医学研究,结果说明,止血祛瘀明目片联合雷珠单抗组、雷珠单抗组、止血祛瘀明目片组,三组治疗6个月后视力与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6),其中止血祛瘀明目片联合雷珠单抗组改善最为显著,三组患者3个月与6个月改善字母个数大于5所占比例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7/0.0009);与疗前比较,出血面积(P=0.0002)、渗出面积(P=0.0023)、最大病变面积(P=0.0265),止血
祛瘀明目片联合雷珠单抗组、雷珠单抗组、止血祛瘀明目片组,三组均有显著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
[0020]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述中药组合物可用于制备预防/治疗黄斑变性疾病药物。
[0021]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中药组合物可用于制备预防/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疾病药物。
[0022]更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中药组合物可用于制备预防/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疾病药物。
[0023]本专利技术所述中药组合物通过下列方法制备:
[0024](1)、将黄芩片加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备用;
[0025](2)、取丹参、三七混合后粉碎成细粉,备用;
[0026](3)、取除丹参、三七外,其余十味药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种中药组合物和雷珠单抗。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制成活性成分的中药原料组成为下列重量配比的药物: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中制成活性成分的中药原料组成为下列重量配比:丹参12.06%、地黄12.06%、墨旱莲10.05%、茺蔚子10.05%、三七4.52%、赤芍10.05%、牡丹皮10.05%、女贞子10.05%、夏枯草6.03%、毛冬青6.03%、大黄4.52%、黄芩4.52%。4.一种药盒,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种中药组合物和雷珠单抗,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制成活性成分的中药原料组成为下列重量配比的药物: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制成活性成分的中药原料组成为下列重量配比的药物:丹参12.06%、地黄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保安毛鹏
申请(专利权)人:王保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