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酒地黄饮片的炮制方法及质量控制方法,属于中药饮片炮制及质量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炮制方法包括洗净、闷润、切片、干燥、与黄酒混合炒制等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炮制方法的参数化,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质量控制,能够确保饮片生产过程质量稳定,批间一致性良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填补了药典中酒地黄这一饮片规格的空白,使酒地黄饮片质量更加可控,为其标准化应用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依据。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酒地黄饮片的炮制方法及质量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饮片炮制及质量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酒地黄饮片的炮制方法及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酒地黄为地黄饮片酒炒炮制品。地黄功效为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因地黄性较寒凉、滋腻,酒炒主要是降低其苦寒之性,防止其滋腻碍胃。在古代经典名方中,使用酒地黄饮片入药的方剂不在少数,如两地汤、龙胆泻肝汤、逐瘀止血汤等。对于地黄酒炒的详细炮制工艺,古籍记载不多。《中药炮制经验集成》记载:“地黄酒炒(宋《三因》):生地片1斤。白酒2两(河南);或黄酒2~3两(山西、山东)。取生地片,用酒拌匀,闷透,微火炒5~6min或炒至略带火色”。目前,国家药品标准中没有酒地黄饮片这一炮制规格,地方标准中仅《河南省中药材炮制规范》(2005年版75页)中有“酒生怀地黄:取生怀地黄片,照酒炙法(炮制通则)炒至微焦。每100kg生怀地黄,用黄酒12kg”的简单描述。这些描述都没有规定详细的工艺参数,可操作性较差,饮片质量均一稳定性没法保障。目前需要一种规范化的酒地黄饮片的炮制方法,保证酒地黄饮片质量稳定可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酒地黄饮片的炮制方法及质量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炮制方法实现了参数化,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质量控制,能够确保饮片生产过程质量稳定,批间一致性良好。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酒地黄饮片的炮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将洗净后的地黄在15~35℃下,用水闷润8~12h,至地黄的吸水量为10~15%,得到润透的地黄;
[0006]将润透的地黄进行切片,得到切制后的地黄;
[0007]将切制后的地黄在60~70℃下干燥6~7h,至地黄的含水量不超过14%,得到干燥后的地黄;
[0008]将干燥后的地黄与黄酒混合,待黄酒全部被吸尽,210~230℃炒制24min,得到炮制后的地黄饮片;所述干燥后的地黄与黄酒混合的质量比为100:(10~20)。
[0009]优选的是,所述切片的厚度为2~4mm。
[0010]优选的是,所述干燥时,将切制后的地黄平铺,所述平铺的厚度为2~3cm。
[0011]优选的是,所述炒制为炒至地黄表面温度为130~135℃。
[0012]优选的是,所述干燥和炒制后,还分别包括对干燥后的地黄和炒制后的地黄进行过筛的操作,所述过筛为过孔径为2~4mm的筛,筛去碎屑。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酒地黄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检测毛蕊花糖苷进行鉴别;检测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地黄苷D含量的测定。
[0014]优选的是,地黄中水分不得超过15%,总灰分不得超过8.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3.0%,浸出物按照水溶性浸出物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65.0%。
[0015]优选的是,所述酒地黄呈圆形或不规则的片;表面棕褐色,有的见焦斑;微有酒香气。
[0016]优选的是,以地黄的质量为基准,所述地黄苷D的含量不得少于0.10%。
[0017]优选的是,所述地黄苷D含量的测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取地黄苷D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进行液相色谱分析,测定地黄苷D含量;
[0019]所述液相色谱分析设定的条件包括:填充剂: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流动相:甲醇和质量百分含量为0.1%的磷酸水溶液的体积比为9:91;检测波长:203nm;理论板数按地黄苷D峰计算不低于5000。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酒地黄饮片的炮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酒地黄炮制方法包括:净选、喷洗、闷润、切制、干燥、酒炙等环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炮制方法实现了参数化,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质量控制,能够确保饮片生产过程质量稳定,批间一致性良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酒地黄质量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酒地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鉴别、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以及含量测定方法。本专利技术中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填补了药典中酒地黄这一饮片规格的空白,使酒地黄饮片质量更加可控,为其标准化应用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酒地黄薄层鉴别方法重复性考察图;其中,1、6为毛蕊花糖苷对照;2、3和4为3批酒地黄;5为空白对照;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酒地黄薄层鉴别方法耐用性考察图;其中,A为70%湿度;B为10%湿度;1、6为毛蕊花糖苷对照;2、3和4为3批酒地黄;5为空白对照;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地黄苷D标准曲线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酒地黄炮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酒地黄饮片的炮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将洗净后的地黄在15~35℃下,用水闷润8~12h,至地黄的吸水量为10~15%,得到润透的地黄;
[0027]将润透的地黄进行切片,得到切制后的地黄;
[0028]将切制后的地黄在60~70℃下干燥6~7h,至地黄的含水量不超过14%,得到干燥后的地黄;
[0029]将干燥后的地黄与黄酒混合,待黄酒全部被吸尽,210~230℃炒制24min,得到炮制后的地黄饮片;所述干燥后的地黄与黄酒混合的质量比为100:(10~20)。
[0030]本专利技术将洗净后的地黄在15~35℃下,用水闷润8~12h,至地黄的吸水量为10~15%,得到润透的地黄。本专利技术对所述地黄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地黄市售产品即可。本专利技术通过净选和喷洗实现地黄的洗净。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净选优选包括取地黄药材,人工挑出杂质、霉变等变质品。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喷洗的时间优选为10~15min,优选喷洗至见本色,无尘土无杂质为标准。本专利技术对喷洗的方式没有特殊限定,
优选使用连续式循环水洗药机进行喷淋洗净。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闷润的温度更优选为15℃,闷润的时间更优选为12h。本专利技术优选闷润至地黄内外湿度一致。本专利技术闷润温度和时间的设置能够保证地黄中毛蕊花糖苷和梓醇含量高。
[0031]得到润透的地黄后,本专利技术将润透的地黄进行切片,得到切制后的地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切片的厚度优选为2~4mm。本专利技术优选使用切药机进行切制,优选调整刀片与刀口间隙为3mm。
[0032]得到切制后的地黄后,本专利技术将切制后的地黄在60~70℃下干燥6~7h,至地黄的含水量不超过14%,得到干燥后的地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干燥的温度更优选为70℃,所述干燥的时间更优选为6h。本专利技术所述干燥的温度和时间的限定,能够保证毛蕊花糖苷和梓醇的高含量。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干燥时,优选将切制后的地黄平铺,所述平铺的厚度优选为2~3cm。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干燥后,优选包括对干燥后的地黄进行过筛的操作,所述过筛优选为过孔径为2~4mm的筛,更优选过孔径为3mm的筛,筛去碎屑。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过筛前,优选将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酒地黄饮片的炮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洗净后的地黄在15~35℃下,用水闷润8~12h,至地黄的吸水量为10~15%,得到润透的地黄;将润透的地黄进行切片,得到切制后的地黄;将切制后的地黄在60~70℃下干燥6~7h,至地黄的含水量不超过14%,得到干燥后的地黄;将干燥后的地黄与黄酒混合,待黄酒全部被吸尽,210~230℃炒制24min,得到炮制后的地黄饮片;所述干燥后的地黄与黄酒混合的质量比为100:(10~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片的厚度为2~4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时,将切制后的地黄平铺,所述平铺的厚度为2~3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炒制为炒至地黄表面温度为130~13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和炒制后,还分别包括对干燥后的地黄和炒制后的地黄进行过筛的操作,所述过筛为过孔径为2~4mm的筛,筛去碎屑。6.一种酒地黄的质量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令梅,王春艳,齐晓丹,刘海滨,王延涛,高登峰,张淹,钤莉妍,
申请(专利权)人: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