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载式蓝藻及藻毒素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文与水资源学中的水体污染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船载式蓝藻及藻毒素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根据2019年度的中国环境状况公告,2019年,全国地表水监测的1931个水质断面(点位)中,Ⅰ~Ⅲ类水质断面(点位)占74.9%,比2018年上升3.9个百分点;劣
Ⅴ
类占3.4%,比2018年下降3.3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Ⅰ~Ⅲ类水质断面占79.1%,比2018年上升4.8个百分点;劣
Ⅴ
类占3.0%,比2018年下降3.9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含量。我国部分淡水水体存在蓝藻水华爆发的风险。
[0003]国外,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蓝藻治理时期早,同时辅以严格的法律措施来规范公民,故蓝藻治理效果好。在我国,保护水体的法律体系不完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整体水平不高,科技含量低,特别是长期以来人们为追求利益,肆意排放污染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船载式蓝藻及藻毒素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降解装置和多层净化装置,所述分离降解装置与多层净化装置通过一根外接水管相互连接;所述分离降解装置包括:外桶电机(1),齿轮(2),进水口(3),外壁(4),外桶(5),内桶(6),底座(7),皮带(8)和桶盖(9);所述外桶电机(1)固定设置在桶盖(9)上方,所述齿轮(2)在外桶电机(1)的控制下可以实现顺逆两种方向旋转,两个齿轮(2)通过皮带(8)进行传动,其中一个齿轮(2)固定在外桶(5)上方;所述外壁(4)的上方设有桶盖(9);所述进水口(3)设置在电机(1)旁;所述内桶(6)设置在外桶(5)内部;所述底座(7)设置在外桶(5)的下方,与外壁(4)的底部相连;所述多层净化装置为由拼接外板(17)拼接形成的上方开口的敞口装置,包括滤板(13),格栅(18)和支架(19),所述滤板(13)上设置有格栅(18),两层滤板(13)通过支架(19)将其分别固定在多层净化装置的中部,使多层净化装置形成三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层为进水层(14),第二层为泥沙、蓝藻过滤层(15),第三层为氮磷吸收层(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载式蓝藻及藻毒素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6)包括传动轴(10),内桶桶壁(11),内桶电机(12);所述传动轴(10)与内桶桶壁(11)底部相连,内桶桶壁(11)在传动轴(10)的带动下进行旋转;所述内桶电机(12)设置在桶盖(9)上方,控制传动轴(10)的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载式蓝藻及藻毒素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锦成,杜深文,王鸿儒,王启素,李美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