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风湿热痹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82300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风湿热痹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是由如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的:透骨草、石膏、黄柏、薄荷油、黄酒。本发明专利技术以透骨草为君药,臣药黄柏、石膏,加用薄荷油、黄酒佐助,寒温并用,全方起到清热除湿,通络止痛的作用,治疗湿热阻络所致的中医热痹,即类风湿关节炎、痛风、骨关节炎的急性期所导致的关节红肿热痛。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针对中医热痹病因病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研究,采用中药外用制剂治疗热痹诸证,对于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义。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风湿热痹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风湿热痹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热痹常见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骨关节炎的急性期,是中医学痹症中一种较为常见的证型,发病率高,临床以患处关节5红肿热痛为主要症状,同时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多变、患处皮温较高、得凉则舒等特征。西医治疗以抗炎止痛药为主,第一类是以秋水仙碱为代表的药物,通过阻碍炎性反应的发生而快速缓解疼痛感,但此药物有效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相近,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等胃肠道反应较常见,另外该药可致肝肾损害,骨髓抑制等,从而限制了临床应用。第二类是非甾体抗炎药,是目前治疗热痹的一线用药,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花生四稀酸的代谢产物(前列腺素)的产生,从而发挥抗炎、解热、镇痛的功效,消化道溃疡、胃肠道穿孔和上消化道出血等常见不良反应,肾功能损伤是该药的用药禁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限制了其在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患者中的应用。第三类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能凭借抑制免疫反应的形成来抑制关节炎的发展,使用时可伴发胃肠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风湿热痹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药性成分原料按重量份由以下组分组成:透骨草3

7份、石膏6

10份、黄柏8

12份、黄酒1

3份、薄荷油1

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风湿热痹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药性成分原料按重量份由以下组分组成:透骨草5份、石膏8份、黄柏10份、黄酒2份、薄荷油2份。3.如权利要求1

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治风湿热痹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可根据需要制备成任何适宜的外用制剂。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

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治风湿热痹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1、将所述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任爽王志丹孟凡艳孟迪刘妍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