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韧汽车车轮用钢、薄壁汽车车轮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82270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强韧汽车车轮用钢,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其组分包括:C:0.1%~0.25%,Mn:1.5%~2.5%,Si:0.8%~1.7%,Cr:0.8%~2.5%,Mo:0.1%~0.5%,Ni:0.3%~0.6%;Cu:0.1%~1.5%,Nb≤0.1%,Ti≤0.2%;V≤0.2%;P≤0.015%,S≤0.00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Mn和Cr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不高于4.5%。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由该高强韧汽车车轮用钢制备的薄壁汽车车轮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薄壁汽车车轮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等性能高,并且汽车车轮重量轻。并且汽车车轮重量轻。并且汽车车轮重量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韧汽车车轮用钢、薄壁汽车车轮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材研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强韧汽车车轮用钢及薄壁汽车车轮。

技术介绍

[0002]全球变暖问题日益严峻,石油价格不断上涨,汽车销量不断攀升,使得节能减排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据有关统计,汽车自重每减轻10%,可降低油耗6%~8%,CO2的排放量约减少13%。因此,在确保汽车强度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汽车轻量化成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路径之一。
[0003]为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需求,各国将先进高强钢作为汽车材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受设备加工能力和材料焊接性能等因素的限制,目前钢制汽车车轮仍然较多地选用抗拉强度Rm约为400MPa级别的钢铁材料,少量采用抗拉强度Rm高于1000MPa级别的钢铁材料。
[0004]公开号为CN107052720A,名称为“一种钢制车轮的制造方法及其采用该方法成型的车轮”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采用中低碳低合金钢,通过控制汽车轮辋和轮辐成形后的温度和成形后的冷却方式,得到抗拉强度Rm约为600M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韧汽车车轮用钢,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其组分包括:C:0.1%~0.25%,Mn:1.5%~2.5%,Si:0.8%~1.7%,Cr:0.8%~2.5%,Mo:0.1%~0.5%,Ni:0.3%~0.6%;Cu:0.1%~1.5%,Nb≤0.1%,Ti≤0.2%;V≤0.2%;P≤0.015%,S≤0.00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Mn和Cr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不高于4.5%;优选地,按质量百分比,所述汽车车轮用钢的组分中O和N的含量均不高于0.005%;优选地,按质量百分比,所述汽车车轮用钢的组成包含Nb、Ti、V中的一种或多种,且百分含量之和不高于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韧汽车车轮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车轮用钢的显微组织为贝氏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复相组织。3.一种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强韧汽车车轮用钢制备的高强韧薄壁汽车车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强韧薄壁汽车车轮,其中,所述高强韧薄壁汽车车轮包括轮辋和轮辐,所述轮辋的厚度为4~5mm,所述轮辐的厚度为8~9m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强韧薄壁汽车车轮,其中,所述高强韧薄壁汽车车轮采用整体热处理方式进行强韧化;优选地,所述高强韧薄壁汽车车轮的显微组织为贝氏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复相组织。6.一种高强韧薄壁汽车车轮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强韧汽车车轮用钢的组分按常规的炼钢和轧钢工艺,制备厚度分别为4~5mm和8~9mm的钢板;步骤2、将步骤1所得的钢板加热至880~950℃保温10~30min后随炉温冷却至室温,进行退火处理;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贤君徐冬雁符浩韩忠娣罗平
申请(专利权)人:宇为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