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IL电接触状态发热-振动联合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218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GIL电接触状态发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GIL电接触状态发热

振动联合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GIL电接触状态发热

振动联合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asinsulatedline, GIL)因输送容量大、布置方式灵活、检修周期长、维护费用低等优势,在国内外输变电领域得到了长足发展和广泛应用。触头系统是GIL的重要组件,承担传输电能,吸收设备装配公差和运行热应力等重要功能,GIL电接触多采用过盈装配的梅花/表带/螺旋弹簧等插接式结构,因热应力位移量大、装用数量多、实际接触状态难以检测等原因,使其成为GIL的薄弱环节和故障多发部位。国内外对GIL运行故障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触头系统接触不良是GIL设备故障的主要类型之一,约占设备整体故障的29%。运行经验表明,随着新GIL设备大量投入使用和早年投运设备的老化, 因设备触头系统故障所引发的电力系统非计划停运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设备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0003]目前,针对GIL电接触状态的检测方法主要关注与设备整体设计密切相关的温升特性、绝缘特性和振动特性。由于GIL电接触状态较为复杂,且温升与振动传播规律不清晰,接触式振动传感器自身易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导致上述方法的现场应用效果受限。此外,局部放电信号产生时GIL内部已经出现了接触缺陷,设备的绝缘特性无法有效用于GIL电接触状态检测。因此现有的方法无法满足对GIL电接触状态的精准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GIL电接触状态发热

振动联合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GIL电接触状态发热

振动联合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01:获取GIL外壳的原始发热信息和原始振动信息;S02:通过背景去噪算法,去除原始测温图像的环境热源和涡流热源;S03:去除模块自身振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S04:通过对预处理后的所述原始发热信息和和所述原始振动信息进行可视化融合,获取发热

振动融合关联矩阵;S05:通过可视化融合数据,结合深度学习算法,对GIL电接触状态进行检测分析。
[0006]进一步地,采用检测GIL温升特性的红外热成像镜头,根据GIL铺设位置调节测量角度,获取GIL外壳所述原始发热的信息;激光器向GIL测点发射测量激光,根据多普勒效应获取GIL外壳测点的所述原始振动信息。
[0007]进一步,通过红外图像去噪算法,去除原始测温图像的环境热源和涡流热源,提升红外热成像图的质量,实现发热信息的准确测量。
[0008]进一步,通过内置在激光测振设备中的陀螺仪及补偿算法,测量并计算所述激光测振设备的位置参数和速度参数,去除所述激光测振设备自身振动对于振动信息测量结果的影响。
[0009]进一步,通过特征提取融合等异构数据的融合算法,实现GIL发热和振动检测信息的可视化融合,获取发热

振动融合关联矩阵,建立GIL电接触状态知识库。
[0010]进一步地,通过不同接触状态下GIL外壳发热和振动可视化融合特征,构建接触状态样本数据集,根据标记的接触状态样本库,构建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对GIL电接触状态的检测与分析。
[001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GIL电接触状态发热

振动联合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GIL外壳的原始发热信息和原始振动信息;背景去噪单元,用于通过背景去噪算法去除原始测温图像的环境热源和涡流热源;信号补偿单元,用于去除模块自身振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数据融合单元,用于对预处理后的所述原始发热信息和和所述原始振动信息进行可视化融合,获取发热

振动融合关联矩阵;状态检测单元,用于通过可视化融合数据,结合深度学习算法,对GIL电接触状态进行检测分析。
[0012]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GIL电接触状态发热

振动联合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待测GIL间隔(1),红外热成像模块(2),背景去噪模块(3),激光测振模块(4),振动信号补偿模块(5),发热

振动数据融合模块(6),电接触状态检测模块(7);所述红外热成像模块(2)负责采集待测GIL间隔1外壳的红外温升图像;所述背景去噪模块(3)与所述红外热成像模块(2)电连接,负责去除噪声信号,改善采集到的红外温升图像;所述激光测振模块(4)负责对所述待测GIL间隔(1)外壳的振动信息进行测量;所述振动信号补偿模块(5)与所述激光测振模块(4)电连接,去除所述激光测振模块(4)自身振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所述发热

振动数据融合模块(6)与所述背景去噪模块(3)和所述振动信号补偿模块(5)电连接,负责对处理后的温升信息与振动信息进行可视化融合;所述电接触状态检测模块(7)与所述发热

振动数据融合模块(6)连接,负责GIL电接触状态的检测。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GIL电接触状态发热

振动联合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可实现多尺度对GIL电接触状态的检测,同时为GIL设备的电接触状态检修提供了技术支持,对于提高GIL设备的智能化运维水平,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GIL电接触状态发热

振动联合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GIL电接触状态发热

振动联合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GIL电接触状态发热

振动联合检测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9]请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GIL电接触状态发热

振动联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GIL电接触状态发热

振动联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01:获取GIL外壳的原始发热信息和原始振动信息;S02:通过背景去噪算法去除原始测温图像的环境热源和涡流热源;S03:去除模块自身振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S04:通过对预处理后的所述原始发热信息和和所述原始振动信息进行可视化融合,获取发热

振动融合关联矩阵;S05:通过可视化融合数据,结合深度学习算法,对GIL电接触状态进行检测分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IL电接触状态发热

振动联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1包括:采用检测GIL温升特性的红外热成像镜头,根据GIL铺设位置调节测量角度,获取GIL外壳所述原始发热的信息;激光器向GIL测点发射测量激光,根据多普勒效应获取GIL外壳测点的所述原始振动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IL电接触状态发热

振动联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2包括:通过红外图像去噪算法,去除原始测温图像的环境热源和涡流热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IL电接触状态发热

振动联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3包括:通过内置在激光测振设备中的陀螺仪及补偿算法,测量并计算所述激光测振设备的位置参数和速度参数,去除所述激光测振设备自身振动对于振动信息测量结果的影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IL电接触状态发热

振动联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4包括:采用异构数据融合算法,实现发热和振动的可视化融合,获取发热

振动融合关联矩阵,建立GIL电接触状态知识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IL电接触状态发热

振动联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5包括:通过不同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涛赵科高山杨景刚丁然陈少波刘咏飞杨騉马径坦刘媛李玉杰肖焓艳腾云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