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211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提高操作性、并且能够良好地维持向进行治疗的电极供电的导线的绝缘性的医疗器械。医疗器械(10),其具有:长条的轴部(20),所述轴部(20)形成有在远位部开口的导丝腔(27);多个电极(40),所述电极(40)配置在轴部(20)的远位侧,沿着轴部(20)的长轴方向(X)延伸,能够在轴部(20)的径向(Y)上变形;以及多条导线(50),所述导线(50)从轴部(20)的近位侧向远位侧延伸,向电极层(46)通电,导线(50)穿过比电极(40)靠内侧并且比导丝腔(27)靠外侧的位置,在电极(40)的远位侧与该电极(40)电连接。接。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医疗器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被插入到生物体内对生物体组织进行电处置的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医疗器械,已知有进行利用不可逆电穿孔法(IRE:Ir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实现的治疗的器械。不可逆电穿孔法为非热性的,可以抑制对周围的血管、神经的损伤,因此受到关注。例如,已知有使用不可逆电穿孔法针对难以通过外科手术摘除的癌症进行治疗的医疗装置。
[0003]针对由在肺静脉壁的心肌袖发生的异常兴奋所致的心房纤颤,有时进行将肺静脉与左心房的接合部消融、破坏心肌细胞的肺静脉隔离术。肺静脉隔离术中,从消融导管的前端产生高频,呈点状地烧灼心肌使其坏死。消融导管以对肺静脉流入部呈圆周状地进行烧灼的方式移动,对肺静脉进行隔离。
[0004]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配置于长条管体的远位侧的球囊的外周面上配置有电极的器械。向电极供给电流的导线在比电极靠远位侧处,配置于管体的导丝腔内。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6123718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9]当导线配置在导丝腔中时,导丝的移动受导线阻碍,操作性降低。此外,有可能因导线与导丝的摩擦而使导线的包覆层破损,无法维持导线的绝缘性。另外,在向电极供电的导线在比电极靠近位侧处连接于电极的情况下,球囊的近位侧管体的外径变大,球囊的近位侧管体变得难以弯曲。如果管体变得难以弯曲,则器械的操作性降低。
[0010]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操作性,并且能够良好地维持向进行治疗的电极供电的导线的绝缘性的医疗器械。
[0011]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2]达成上述目的医疗器械具有:长条的轴部,所述轴部形成有在远位部开口的内腔;多个电极,所述电极配置在所述轴部的远位侧,沿着所述轴部的长轴方向延伸,能够在所述轴部的径向上变形;以及多条导线,所述导线从所述轴部的近位侧向远位侧延伸,向所述电极通电,所述导线穿过比所述电极靠内侧并且比所述内腔靠外侧的位置,在所述电极的远位侧与该电极电连接。
[0013]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4]如上所述地构成的医疗器械中,导线穿过比内腔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由此抑制了导线与导丝的干扰。因此,提高了医疗器械的操作性,并且可以良好地维持导线的绝缘性。另外,由于导线在电极的远位侧与电极连接,对于位于电极近位侧的轴部而言,导线不会集
中而变得柔软、变得易于弯曲。因此,提高了医疗器械的操作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疗器械的主视图。
[0016]图2为示出医疗器械的远位部的剖视图。
[0017]图3为放大示出医疗器械的远位部的剖视图。
[0018]图4为示出医疗器械的图,(A)为沿图2的A

A线的剖视图,(B)为沿图1的B

B线的剖视图。
[0019]图5为示出使电极扩张的状态的医疗器械的远位部的剖视图。
[0020]图6为放大示出作为变形例的医疗器械的远位部的剖视图,(A)示出第1变形例,(B)示出第2变形例。
[0021]图7为放大示出作为第3变形例的医疗器械的远位部的剖视图。
[0022]图8为示出作为变形例的医疗器械的远端面的俯视图,(A)示出第3变形例,(B)示出第4变形例。
[0023]图9为示出作为第5变形例的医疗器械的远位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附图中的尺寸,为了便于说明,有时夸张些而与实际的尺寸不同。另外,本说明书及附图中,对于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功能构成的构成要素,通过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重复说明。本说明书中,将向管腔插入的一侧称为“远位侧”,将进行操作的手边侧称为“近位侧”。
[0025]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疗器械10是经皮向生物体内腔插入、与目标部位的生物体组织接触并施加电信号,实施不可逆电穿孔法的器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疗器械10视为对象的是在肺静脉隔离术中、遍及全周地在肺静脉的入口部进行电穿孔的治疗。不过,医疗器械10也可以用于其他治疗。
[0026]如图1~3所示,医疗器械10具有长条的轴部20、设置于轴部20的远位部的球囊70(扩张体)、和设置于轴部20的近位部的毂部60。此外,医疗器械10具有设置于球囊70的周围的多个电极40、和向电极40传导电流的导线50。
[0027]轴部20具有外管30、和配置于外管30的内侧的内管21。外管30及内管21同轴状地配置。外管30及内管21可相对地向轴部20的长轴方向X移动。
[0028]外管30具有管状的外管主体31、和固定于外管主体31的远位部的环状的第1支承体32。如图4的(B)所示,第1支承体32为将电极40的近位部固定于外管主体31的绝缘性构件。第1支承体32形成有供各个电极40的近位部从远位侧插入的多个固定孔33。固定孔33的数量与电极40的数量一致,固定孔33在第1支承体32的周向上均匀地配置。第1支承体32使电极40的近位部以相对于长轴方向X而言适当的倾斜度在外管30的周向上均匀配置。
[0029]如图2所示,内管21延伸到比外管30的远位端靠远位侧处。内管21具有第1管体22、第2管体23、第3管体24、第2支承体25和前端片26,所述第1管体22为管状,所述第2管体23覆盖第1管体22的外周面并固定于第1管体22,所述第3管体24覆盖第2管体23的外周面。导线50被配置成夹在第1管体22与第2管体23之间。第1管体22及第2管体23同轴状地配置。第1管
体22具有延伸到比第2管体23的远端面23A靠远位侧的阶差部22A。阶差部22A具有圆管形状。在第1管体22的内部形成有导丝腔27。在导丝腔27中可插入导丝。
[0030]如图3、图4的(A)所示,第2支承体25固定于第2管体23的远位部的外周面。第2支承体25为将电极40的远位部固定于第2管体23的绝缘性构件。第2支承体25形成有供各个电极40的远位部从近位侧插入的多个凹形的收容部25A。在收容部25A的内部配置有电极40的远位部、固定于电极40的导线50、和将电极40及导线50以连接的状态固定的绝缘性的填充构件25B。填充构件25B例如由绝缘性高的树脂或粘接剂形成。第2支承体25及填充构件25B抑制来自导线50、电极40的电流的泄漏、短路。收容部25A的数量与电极40的数量一致,收容部25A在第2支承体25的周向上均匀地配置。第2支承体25使电极40的远位部以相对于长轴方向X而言适当的倾斜度在内管21的周向上均匀配置。
[0031]如图2所示,第3管体24的远位端配置于比第2管体23的远位端靠近位侧,并且配置于比外管30的远位端靠远位侧。在第2管体23的外部且第3管体24的内部,形成有扩张内腔28。在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医疗器械,其具有:长条的轴部,所述轴部形成有在远位部开口的内腔;多个电极,所述电极配置在所述轴部的远位侧,沿着所述轴部的长轴方向延伸,能够在所述轴部的径向上变形;以及多条导线,所述导线从所述轴部的近位侧向远位侧延伸,向所述电极通电,所述导线穿过比所述电极靠内侧并且比所述内腔靠外侧的位置,在所述电极的远位侧与该电极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器械,其中,所述导线具有埋设于所述轴部的埋设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器械,其中,所述埋设部的至少一部分以螺旋状缠绕于所述轴部的长轴。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器械,其中,所述导线穿过比所述电极靠内侧的位置,比所述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拓大久保到
申请(专利权)人:泰尔茂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