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带固定器具、韧带固定系统和韧带固定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82093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1:21
一种韧带固定方法,其中,从骨的表面到达松质骨的深度为止地形成具有非圆形的一定的横截面的骨孔(S1),在韧带固定器具的安装部安装韧带或牵引构件(S2),韧带固定器具的宽幅部具有小于骨孔的横截面的最大内尺寸且大于骨孔的横截面的最小内尺寸的宽度尺寸,在使韧带固定器具的轴线与骨孔的轴线一致的状态下将韧带固定器具插入骨孔内(S5),在韧带固定器具配置于松质骨内的时刻,使韧带固定器具绕轴线旋转(S6),将宽幅部配置于骨孔的最小内尺寸的位置(S7)。位置(S7)。位置(S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韧带固定器具、韧带固定系统和韧带固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韧带固定器具、韧带固定系统和韧带固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已知有一种将缝合线固定于骨的固定器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该固定器具具有细长的形状,并在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具有用于安装缝合线的安装部。在将固定器具插入于以到达松质骨的深度的方式形成于骨的骨孔之后,通过牵引被安装于安装部的缝合线,从而使固定器具绕与骨孔的长度轴线交叉的轴线旋转。由此,固定器具的两端勾挂于皮质骨,从而防止固定器具从骨孔脱落。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52378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8]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使配置于松质骨内的固定器具绕与骨孔交叉的轴线旋转,因此,在旋转时固定器具所通过的区域中,形成有因松质骨被固定器具推挤而成的空间。并且,该空间相对于固定器具在骨孔的长度轴线方向进深侧相邻地形成。
[0009]在缝合线安装韧带并重建韧带的情况下,张力会在沿着骨孔的长度轴线的方向上反复作用于重建的韧带,因此,当在固定器具的长度轴线方向上形成有空间时,固定器具会在空间的方向上移动,从而韧带在骨的骨孔内移动。因而,期望一种能够容易地安装于骨且能够将韧带稳定地固定的韧带固定器具。
[0010]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韧带固定方法,其中,在骨上形成具有非圆形的一定的横截面的骨孔,在最大宽度尺寸小于所述骨孔的最长尺寸且大于所述骨孔的最小尺寸的韧带固定器具安装韧带或牵引构件,将所述韧带固定器具插入所述骨孔内,使所述韧带固定器具绕所述骨孔的轴线旋转,相对于所述骨安装所述韧带固定器具。
[0012]采用本技术方案,将安装有韧带或牵引构件的韧带固定器具插入形成于骨的、具有非圆形的一定的横截面的骨孔。然后,在韧带固定器具插入到骨孔内之后,使韧带固定器具绕骨孔的轴线旋转。由此,将韧带固定器具的最大宽度尺寸的部分配置于骨孔的最小内尺寸的位置处的骨内,能够将所安装的韧带或牵引构件配置成已从骨孔拉出的状态。
[0013]在该情况下,当韧带固定器具在骨孔内旋转时,韧带固定器具的最大宽度尺寸部分所移动的区域中的骨被推挤而形成空间,但由于韧带固定器具绕骨孔的轴线移动,因此,空间未相对于韧带固定器具形成于在骨孔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区域中。因而,即使沿着骨孔的轴线方向的张力反复作用于所重建的韧带,韧带固定器具也没有沿骨孔的轴线方向移动的余地,能够维持为将韧带稳定地固定的状态。
[0014]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韧带固定方法,其中,从骨的表面形成具有非圆形的一定的横截面的骨孔,在具有小于所述骨孔的横截面的最大内尺寸且大于所述骨孔的横截面的最小内尺寸的宽度尺寸的宽幅部的韧带固定器具安装韧带或牵引构件,将所述韧带固定器具插入所述骨孔内,在所述韧带固定器具配置于所述骨孔内的时刻,使所述韧带固定器具旋转而将所述宽幅部配置于所述骨孔的最小内尺寸的位置。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在使所述韧带固定器具的轴线与所述骨孔的轴线一致的状态下将所述韧带固定器具插入所述骨孔内。
[0016]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在将安装有所述韧带或所述牵引构件的所述韧带固定器具向所述骨孔内插入之前,使配置于棒状的轴柄的顶端的连结部连结于所述韧带固定器具的转矩施加部,通过在所述轴柄的基端向该轴柄供给绕所述骨孔的轴线的转矩,从而使所述韧带固定器具在所述骨孔内旋转,在所述宽幅部配置于所述骨孔的最小内尺寸的位置之后,断开所述连结部与所述转矩施加部之间的连结,将所述轴柄从所述骨孔内拔出。
[0017]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使所述骨孔从所述骨的表面形成至到达松质骨的深度,在所述韧带固定器具配置于所述松质骨内的时刻,使所述韧带固定器具绕所述轴线旋转而将所述宽幅部配置于所述骨孔的最小内尺寸的位置。
[0018]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韧带固定器具也可以为平板状。
[0019]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韧带固定器具,其用于将韧带固定于骨孔,其中,该韧带固定器具包括具有非圆形状的平面的固定器具主体,该固定器具主体具有:安装部,其用于安装所述韧带或牵引构件,该牵引构件用于安装该韧带;以及转矩施加部,其能够施加绕与所述平面正交的轴线的转矩。
[0020]采用本技术方案,将在安装部安装有韧带或牵引构件的固定器具主体插入骨孔。然后,在固定器具主体被插入到骨孔内之后,利用转矩施加部使固定器具主体绕轴线旋转。由此,将固定器具主体安装于骨,能够将所安装的韧带或牵引构件配置成已从骨孔拉出的状态。
[002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在使所述韧带固定器具的轴线与所述骨孔的轴线一致的状态下将所述韧带固定器具插入所述骨孔内。
[0022]通过该结构,当固定器具主体在骨孔内旋转时,固定器具主体所移动的区域中的骨被推挤而形成空间,但由于固定器具主体沿与骨孔的轴线正交的方向移动,因此,空间未相对于固定器具主体形成于在骨孔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区域中。因而,即使沿着骨孔的轴线方向的张力反复作用于所重建的韧带,固定器具主体也没有沿骨孔的轴线方向移动的余地,能够维持为将韧带稳定地固定的状态。
[0023]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器具主体也可以为平板状。
[0024]通过该结构,由于固定器具主体绕与其表面正交的轴线旋转,因此,被固定器具主体推挤的骨仅是与固定器具主体的厚度对应的量即可,能够以低侵害来固定韧带。
[0025]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转矩施加部是在板厚方向上贯通所述固定器具主体地形成的、具有非圆形的横截面形状的通孔。
[0026]通过该结构,能够使已插入于骨孔的状态下的工具嵌合于在板厚方向上贯通平板状的固定器具主体的非圆形的通孔,从而能够对工具供给绕与固定器具主体的表面正交的
轴线的转矩。
[0027]由此,能够易于使配置于骨内的固定器具主体在骨孔的外侧绕轴线旋转。能够利用在板厚方向上贯通平板状的固定器具主体的通孔来容易地实现施加转矩的转矩施加部。
[0028]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转矩施加部是在板厚方向上贯通所述固定器具主体地形成的多个通孔。
[0029]通过该结构,能够使已插入于骨孔的状态下的工具同时嵌合于在板厚方向上贯通平板状的固定器具主体的多个通孔,从而能够对工具供给绕与固定器具主体的表面正交的轴线的转矩。
[0030]由此,能够易于使配置于骨内的固定器具主体在骨孔的外侧绕轴线旋转。能够利用在板厚方向上贯通平板状的固定器具主体的通孔来容易地实现施加转矩的转矩施加部。
[0031]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安装部是在板厚方向上贯通所述固定器具主体地形成且供所述韧带或所述牵引构件贯穿的通孔。
[0032]通过该结构,仅靠使韧带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韧带固定方法,其中,在骨上形成具有非圆形的一定的横截面的骨孔,在最大宽度尺寸小于所述骨孔的最长尺寸且大于所述骨孔的最小尺寸的韧带固定器具安装韧带或牵引构件,将所述韧带固定器具插入所述骨孔内,使所述韧带固定器具绕所述骨孔的轴线旋转,相对于所述骨安装所述韧带固定器具。2.一种韧带固定方法,其中,从骨的表面形成具有非圆形的一定的横截面的骨孔,在具有小于所述骨孔的横截面的最大内尺寸且大于所述骨孔的横截面的最小内尺寸的宽度尺寸的宽幅部的韧带固定器具安装韧带或牵引构件,将所述韧带固定器具插入所述骨孔内,在所述韧带固定器具配置于所述骨孔内的时刻,使所述韧带固定器具旋转而将所述宽幅部配置于所述骨孔的最小内尺寸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韧带固定方法,其中,在使所述韧带固定器具的轴线与所述骨孔的轴线一致的状态下将所述韧带固定器具插入所述骨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韧带固定方法,其中,在将安装有所述韧带或所述牵引构件的所述韧带固定器具向所述骨孔内插入之前,使配置于棒状的轴柄的顶端的连结部连结于所述韧带固定器具的转矩施加部,通过在所述轴柄的基端向该轴柄供给绕所述骨孔的轴线的转矩,从而使所述韧带固定器具在所述骨孔内旋转,在所述宽幅部配置于所述骨孔的最小内尺寸的位置之后,断开所述连结部与所述转矩施加部之间的连结,将所述轴柄从所述骨孔内拔出。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韧带固定方法,其中,使所述骨孔从所述骨的表面形成至到达松质骨的深度,在所述韧带固定器具配置于所述松质骨内的时刻,使所述韧带固定器具绕所述轴线旋转而将所述宽幅部配置于所述骨孔的最小内尺寸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韧带固定方法,其中,所述韧带固定器具是平板状。7.一种韧带固定器具,其用于将韧带固定于骨孔,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真生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