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2008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护理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可穿戴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导向杆和安装于导向杆上能够沿导向杆的长度方向滑动的套筒,且套筒可固定于所述导向杆上,套筒上安装托架,套筒上侧的导向杆安装有能够沿着导向杆的长度方向滑动的上滑块和下滑块,所述上滑块和下滑块可固定于导向杆上;上滑块连接有上固定带,能够将导向杆上端固定于肩部,下滑块连接有下固定带,能够将导向杆下端固定于腰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穿戴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便于患者随身穿携,能够稳定患者所携带的引流装置,患者在活动走动时依旧保持引流装置能够正常工作使用。使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穿戴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护理器械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可穿戴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胸腔引流用于从胸膜腔隙运输血液、分泌物或空气,胸膜腔隙是在肺的肺膜和胸膜之间的空间,胸膜腔隙用浆液性的液体填充,其中生理学上充斥着相对于外界空气的相对负压,所述负压在吸气时升高。
[0003]正常人体在吸气时,肺会跟随胸壁肌肉和横膈膜主动扩张,而在手术或事故时,胸膜腔隙中的相对负压会被抵消,那么在吸气时肺不再跟随胸廓扩张,从而导致空气进入到胸膜腔中,这种缺陷一般称为空气瘘,因此最常使用胸腔引流用作维持或恢复生理学的负压,通过肋间隙打开胸廓和胸膜,导入引流软管并且最后施加受控的抽吸,以便对胸膜腔隙进行引流。
[0004]在临床胸腔引流中常常出现引流软管管体在人体体温和肌肉组织压力的双重因素下被软化挤压扁瘪,导致引流不畅,甚至无法引流;有时病人在得到医护允许后可以下床活动,因为这种下床活动锻炼更加有利于患者康复,但是现有的胸腔引流装置不易携带,容易脱落所以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胸腔引流装置存在的不易携带、移动时容易脱落、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可穿戴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该胸腔引流装置能够便于患者随身携带,能够稳定引流装置,使得患者在活动走动时依旧保持引流装置能够正常工作使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穿戴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包括:
[0007]导向杆和套筒,所述套筒安装于所述导向杆上,能够沿着所述导向杆的长度方向滑动,且能够固定于所述导向杆上;
[0008]顶部为开口的托架,所述托架安装于所述套筒上,所述套筒的上端依次为安装于所述导向杆上的上滑块和下滑块,所述上滑块和所述下滑块能够沿着所述导向杆的长度方向滑动,且所述上滑块和下滑块能够固定于所述导向杆上,所述上滑块连接有上固定带,所述下滑块连接有下固定带。
[0009]优选地,所述套筒与所述导向杆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套筒的侧壁开设有第一螺纹孔,该第一螺纹孔上安装有第一紧固螺钉,用于将所述套筒固定于所述导向杆上。
[0010]优选地,所述上滑块与所述导向杆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上滑块的侧壁开设有第二螺纹孔,该第二螺纹孔上安装有第二紧固螺钉,用于将所述上滑块固定于所述导向杆上。
[0011]优选地,所述下滑块与所述导向杆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下滑块的侧壁开设有第三螺纹孔,该第三螺纹孔上安装有第三紧固螺钉,用于将所述下滑块固定于所述导向杆上。
[0012]优选地,所述上固定带设置有Y型接头,该Y型接头上设置有粘结扣或者魔术贴。
[0013]优选地,所述托架铰接有可活动的托盖,该托盖的端面开设有U型通槽。
[0014]优选地,所述托盖底面的边缘设置有凸边,该凸边与所述托架的顶部开口之间为紧密/过盈配合。
[0015]优选地,所述引流装置还包括收集容器和引流管,该收集容器安装于所述托架内,该引流管与收集容器连接。
[0016]优选地,所述导向杆的两端设置有限位球,该限位球的直径大于所述套筒、上滑块和所述下滑块的内径。
[0017]优选地,沿长度方向所述导向杆上设置有刻度线。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可穿戴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通过设置导向杆和套筒,在套筒上安装托架,然后将收集容器安装于托架上,通过调节套筒在导向杆上的高度能够调整收集容器距离患者插管位置的高度,收集容器连接插入患者胸腔位置处的引流管,通过上固定带和下固定带将该装置安置于患者体侧,本专利技术引流装置便于患者在插接引流管后下地活动锻炼,能够稳定引流装置,使得患者在活动走动时依旧保持引流装置正常工作使用。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0]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可穿戴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套筒与导向杆的连接结构局部示意图;
[0023]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托盖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上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下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
导向杆
ꢀꢀꢀꢀꢀꢀꢀꢀꢀꢀꢀꢀꢀꢀꢀꢀꢀꢀ2ꢀꢀꢀꢀꢀ
托架
[0028]3ꢀꢀꢀꢀꢀ
套筒
ꢀꢀꢀꢀꢀꢀꢀꢀꢀꢀꢀꢀꢀꢀꢀꢀꢀꢀꢀꢀ4ꢀꢀꢀꢀꢀ
上滑块
[0029]5ꢀꢀꢀꢀꢀ
上固定带
ꢀꢀꢀꢀꢀꢀꢀꢀꢀꢀꢀꢀꢀꢀꢀꢀ6ꢀꢀꢀꢀꢀ
下滑块
[0030]7ꢀꢀꢀꢀꢀ
下固定带
ꢀꢀꢀꢀꢀꢀꢀꢀꢀꢀꢀꢀꢀꢀꢀꢀ8ꢀꢀꢀꢀꢀ
限位球
[0031]201
ꢀꢀꢀꢀꢀ
托盖
ꢀꢀꢀꢀꢀꢀꢀꢀꢀꢀꢀꢀꢀꢀꢀꢀꢀꢀꢀꢀ
202
ꢀꢀꢀꢀꢀ
U型通槽
[0032]203
ꢀꢀꢀꢀꢀ
凸边
ꢀꢀꢀꢀꢀꢀꢀꢀꢀꢀꢀꢀꢀꢀꢀꢀꢀꢀꢀꢀ
204
ꢀꢀꢀꢀꢀ
收集容器
[0033]205
ꢀꢀꢀꢀꢀ
引流管
ꢀꢀꢀꢀꢀꢀꢀꢀꢀꢀꢀꢀꢀꢀꢀꢀꢀꢀ
301
ꢀꢀꢀꢀꢀ
第一螺纹孔
[0034]302
ꢀꢀꢀꢀꢀ
第一紧固螺钉
ꢀꢀꢀꢀꢀꢀꢀꢀꢀꢀꢀꢀ
401
ꢀꢀꢀꢀꢀ
第二螺纹孔
[0035]402
ꢀꢀꢀꢀꢀ
第二紧固螺钉
ꢀꢀꢀꢀꢀꢀꢀꢀꢀꢀꢀꢀ
601
ꢀꢀꢀꢀꢀ
第三螺纹孔
[0036]602
ꢀꢀꢀꢀꢀ
第三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
[0038]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0039]参阅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穿戴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该装置包括导向杆1和安装于所述导向杆1上的套筒3,套筒3能够沿着所述导向杆1的长度方向滑动以调整其在导向杆1上的高度,所述套筒3可固定于所述导向杆1上,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装置包括:导向杆(1);套筒(3),所述套筒(3)安装于所述导向杆(1)上,能够沿着所述导向杆(1)的长度方向滑动,且所述套筒(3)能够固定于所述导向杆(1)上;顶部为开口的托架(2),所述托架(2)安装于所述套筒(3)上;所述套筒(3)的上端依次为安装于所述导向杆(1)上的上滑块(4)和下滑块(6),所述上滑块(4)和所述下滑块(6)能够沿着所述导向杆(1)的长度方向滑动,且所述上滑块(4)和下滑块(6)能够固定于所述导向杆(1)上;所述上滑块(4)连接有上固定带(5),所述下滑块(6)连接有下固定带(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与所述导向杆(1)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套筒(3)的侧壁开设有第一螺纹孔(301),该第一螺纹孔(301)上安装有第一紧固螺钉(302),用于将所述套筒(3)固定于所述导向杆(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块(4)与所述导向杆(1)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上滑块(4)的侧壁开设有第二螺纹孔(401),该第二螺纹孔(401)上安装有第二紧固螺钉(402),用于将所述上滑块(4)固定于所述导向杆(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根秀陈观凤陈淑文
申请(专利权)人: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