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摇陀螺的进动调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1813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摇陀螺的进动调速装置,涉及减摇陀螺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飞轮框架,所述飞轮框架上转动连接有飞轮轴,所述飞轮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右侧与第二锥齿轮的底部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该减摇陀螺的进动调速装置,在飞轮轴上设置有第一锥齿轮,通过调节控制杆使得套杆可以进行上下移动,使得第七锥齿轮可以与第八锥齿轮进行啮合,从而可以对飞轮轴转动的速度进行调节,解决了现有的减摇陀螺无法对进动的速度进行调节,使减摇陀螺无法带动想要的减摇效果,使得减摇陀螺使用起来有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定的局限性的问题。定的局限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摇陀螺的进动调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减摇陀螺
,具体为一种减摇陀螺的进动调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减摇陀螺具有减摇效果不受航速影响,结构紧凑,占用空间较小,减摇效果较好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船舶减摇领域。
[0003]现有的减摇陀螺无法对进动的速度进行调节,使减摇陀螺无法带动想要的减摇效果,使得减摇陀螺使用起来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降低了减摇陀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减摇陀螺的进动调速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减摇陀螺的进动调速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飞轮框架,所述飞轮框架上转动连接有飞轮轴,所述飞轮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右侧与第二锥齿轮的底部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摇陀螺的进动调速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飞轮框架(2),所述飞轮框架(2)上转动连接有飞轮轴(3),所述飞轮轴(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所述第一锥齿轮(4)的右侧与第二锥齿轮(5)的底部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6),所述第一转动杆(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8),所述第三锥齿轮(8)的底部与第四锥齿轮(9)啮合,所述第四锥齿轮(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0),所述第二转动杆(10)上滑动连接有套杆(23),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左侧设置有转动轴(12),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7),所述固定框(7)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3),所述转动轴(1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大齿轮(14),所述转动轴(1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五锥齿轮(15),所述套杆(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六锥齿轮(16),所述第五锥齿轮(15)的底部与第六锥齿轮(16)的右侧啮合,所述第一固定板(13)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17),所述第三转动杆(1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大齿轮(18),所述第二大齿轮(18)的底部与第一大齿轮(14)啮合,所述第一固定板(13)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第四转动杆(19),所述第四转动杆(19)上固定连接有小齿轮(20),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举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盛元同举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