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低压电缆分支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179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42
本实用涉及温控低压电缆分支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由上至下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窗,所述散热窗上部和两侧包设有安装底座,所述散热窗上活动设置有防护罩;所述箱体内部固定设置有两个排风扇、两个进气扇以及交直流自适应电源,所述排风扇、进气扇和所述交直流自适应电源之间电气连接有温控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护罩与安装底座采取双侧凹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控低压电缆分支箱


[0001]本技术属于配电散热
,具体涉及温控低压电缆分支箱。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各定型低压成套开关产品无法解决“散热”与“防护”之间的物理矛盾,常规方法无法做到“温升试验”与“防护等级检测”同时合格,不能生产出满足标准的产品。部分产品使用排风扇加强散热效果,在工频运行状态下,可以满足散热要求。但在各个检测中心检测中,温升试验使用的直流电源,在开展型式试验时风扇无法启动,不能验证风扇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温控低压电缆分支箱。
[0004]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技术提供了温控低压电缆分支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由上至下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窗,所述散热窗包括开设于所述箱体侧壁的若干条鱼鳞形散热孔槽,所述散热窗上部和两侧包设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包括设于所述散热窗两侧的侧部安装座和连接于两个侧部安装座顶部之间的锥形顶板,所述侧部安装座上开设有安装凹槽;
[0006]所述散热窗上活动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为底部贯通的罩形结构且其顶部为与所述锥形顶板适配的锥形结构,所述防护罩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凹槽适配的凸键,所述凸键插设于所述安装凹槽内且所述防护罩的锥形顶部与所述锥形顶板贴合抵接。
[0007]所述箱体内部固定设置有两个排风扇、两个进气扇以及交直流自适应电源,所述排风扇设置于靠近箱体顶部的散热窗左右两侧,所述进气扇设置于靠近箱体中部的散热窗左右两侧,所述排风扇、进气扇和所述交直流自适应电源之间电气连接有温控开关。
[0008]所述交直流自适应电源的电源输入端分别连接降压变和电磁开关的输入端,所述降压变的输出端连接整流桥的输入端,所述整流桥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交直流自适应电源的电源输出端,所述降压变和所述电源输入端之间串接有阻断电容,所述整流桥的输出端和所述电源输出端之间并接有滤波电容;所述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通过所属电磁开关可通断连接,所述电磁开关和所述电源输入端之间串接有交流限流电抗。
[0009]优选地,所述箱体左右两侧的散热窗数量为3个,所述排风扇设置于靠近上部散热窗左右两侧,所述进气扇设置于中部散热窗左右两侧。
[0010]优选地,所述箱体顶部设有上窄下宽的棱形顶盖。
[0011]优选地,所述安装底座的底部和所述箱体侧壁固定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安装凹槽为外窄内宽的阶梯槽;所述防护罩的两个侧壁的底部外侧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凸键垂直设置于所述卡接槽的内且所述凸键为与所述安装凹槽适配的
阶梯块。
[0013]优选地,所述箱体前后两侧活动设置有柜门,所述柜门为内扣门结构。
[0014]优选地,所述柜门上设置有长条锁。
[0015]优选地,所述电磁开关包括两对静触点和一对动触点,所述两对静触点分别连接于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所述电磁开关通过衔铁带动所述动触点与两对静触点可通断连接,
[0016]或者,
[0017]所述电磁开关包括一对静触点和一对动触点,所述静触点连接于电源输入端,所述动触点连接于电源输出端,所述电磁开关通过衔铁带动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可通断连接。
[0018]优选地,所述防护罩完全覆盖相应散热区内的若干个散热孔槽。
[0019]优选地,所述防护罩与所述安装底座的锥形顶板相贴合且相应贴合部设置有密封胶。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0021](1)本技术通过可拆卸的防护罩,在实际使用中作为附件随设备主体发货,确保在运输过程中外壳不会损坏。
[0022](2)防护罩与安装底座采取双侧凹槽

凸槽插接结合,安装方便。
[0023](3)防护罩与安装底座采取锥形顶部,二者顶部采取密封胶密封,进一步确保防水性能可靠。
[0024](4)温控开关实时监测箱内温度,温度超过限制时,启动排风扇和进气扇,强迫风冷循环,进一步确保散热效果。
[0025](5)排风系统使用交直流自适应电源,便于进行温升验证试验。
附图说明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箱体侧视图,
[0028]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箱体正视图,
[0029]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箱体俯视图,
[0030]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散热窗和安装底座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侧部底座剖视图,
[0032]图6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防护罩结构示意图,
[0033]图7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防护罩局部放大图,
[0034]图8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交直流自适应电源的电气原理图,
[0035]图中:
[0036]1、箱体,2、安装底座,3、防护罩,4、棱形顶盖,5、柜门,6、长条锁,11、散热孔槽,21、侧部底座,22、锥形顶板,31、凸键,32、卡接槽,211、安装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
做进一步的详细解释。
[0038]如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了温控低压电缆分支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左右两侧由上至下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窗,所述散热窗包括开设于所述箱体1侧壁的若干条鱼鳞形散热孔槽11,所述散热窗上部和两侧包设有安装底座2,所述安装底座2包括设于所述散热窗两侧的侧部安装座21和连接于两个侧部安装座21顶部之间的锥形顶板22,所述侧部安装座21上开设有安装凹槽211。
[0039]所述鱼鳞形散热孔槽11为在普通的孔槽上方覆盖设置有顶盖以改变孔槽的进气方向,减小水汽进入的几率,为大多数电气箱所采用的的散热结构。
[0040]所述散热窗上活动设置有防护罩3,所述防护罩3为底部贯通的罩形结构且其顶部为与所述锥形顶板22适配的锥形结构,所述防护罩3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凹槽211 适配的凸键31,所述凸键31插设于所述安装凹槽211内且所述防护罩的锥形顶部与所述锥形顶板22贴合抵接。
[0041]所述箱体1内部固定设置有两个排风扇、两个进气扇以及交直流自适应电源,所述排风扇设置于靠近箱体1顶部的散热窗左右两侧,所述进气扇设置于靠近箱体1中部的散热窗左右两侧,所述排风扇、进气扇和所述交直流自适应电源之间电气连接有温控开关。
[0042]所述交直流自适应电源用于给排风扇和进气扇供电,所述温控开关用于控制供电回路的通断。本技术中采用50℃温控探头作为温度开关,当温度高于50摄氏度时启动进气扇和排气扇,开始排风。温控开关布置在箱体内部顶部,以便感知内部气温。
[0043]所述进气扇和排风扇为型号型号相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温控低压电缆分支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左右两侧由上至下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窗,所述散热窗包括开设于所述箱体(1)侧壁的若干条鱼鳞形散热孔槽(11),所述散热窗上部和两侧包设有安装底座(2),所述安装底座(2)包括设于所述散热窗两侧的侧部安装座(21)和连接于两个侧部安装座(21)顶部之间的锥形顶板(22),所述侧部安装座(21)上开设有安装凹槽(211);所述散热窗上活动设置有防护罩(3),所述防护罩(3)为底部贯通的罩形结构且其顶部为与所述锥形顶板(22)适配的锥形结构,所述防护罩(3)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凹槽(211)适配的凸键(31),所述凸键(31)插设于所述安装凹槽(211)内且所述防护罩的锥形顶部与所述锥形顶板(22)贴合抵接,所述防护罩(3)的材质为透明有机材料;所述箱体(1)内部固定设置有两个排风扇、两个进气扇以及交直流自适应电源,所述排风扇设置于靠近箱体(1)顶部的散热窗左右两侧,所述进气扇设置于靠近箱体(1)中部的散热窗左右两侧,所述排风扇、进气扇和所述交直流自适应电源之间电气连接有温控开关;所述交直流自适应电源的电源输入端分别连接降压变和电磁开关的输入端,所述降压变的输出端连接整流桥的输入端,所述整流桥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交直流自适应电源的电源输出端,所述降压变和所述电源输入端之间串接有阻断电容,所述整流桥的输出端和所述电源输出端之间并接有滤波电容;所述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通过所属电磁开关可通断连接,所述电磁开关和所述电源输入端之间串接有交流限流电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低压电缆分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左右两侧的散热窗数量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涛张阳魏剑萍王震焦玉刚李泓佑赵国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吉正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