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床的底脚高度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1646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床的底脚高度调整装置,涉及机床设备领域,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一侧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装置主体的一侧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主动锥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电机、转轴、螺纹杆、从动锥齿、主动锥齿、螺纹套和推杆,工作人员需要对机床高度底脚进行调节时,工作人员首先启动电机,电机使得转轴发生转动,从而带动主动锥齿发生转动,主动锥齿和从动锥齿相啮合,从而使得从动锥齿带动螺纹杆发生转动,螺纹杆转动使得螺纹套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推杆上下移动,推杆推动固定板带动减震板向下移动,减震板底部四周均设置有底脚,从而保证了机床底脚高度的同时调节,保证了机床的稳定。保证了机床的稳定。保证了机床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机床的底脚高度调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床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机床的底脚高度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加工一般都通过数控机床来完成,数控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数控机床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是一种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动化机床,代表了现代机床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0003]现有的用于机床的底脚高度调整装置,虽然可以调节底脚的高度,但是只能对单一的底脚高度进行调节,因而在调节高度的时候可能会发生倾斜的状况,从而影响机床内部的稳定工作,若需要使得机床稳定调节,则需要四个人同时调节,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在对底脚进行调节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震动的情况,震动也会对机床内部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高度调节操作不便和调节产生震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机床的底脚高度调整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机床的底脚高度调整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装置主体的一侧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主动锥齿,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上方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分别套接有从动锥齿和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底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通过第一伸缩杆连接有减震板,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侧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侧连接有弹性杆,所述减震板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底部通过第二伸缩杆连接有底脚,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
[0006]优选的,所述底脚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底脚呈“矩形阵列状”排布。
[0007]优选的,所述主动锥齿和从动锥齿相啮合,且所述主动锥齿和从动锥齿的外表面均涂有润滑油。
[0008]优选的,所述推杆设置有多个,每两个为一组,共两组。
[0009]优选的,所述弹性杆的顶部与固定板的底部紧密接触。
[0010]优选的,所述螺纹套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螺纹套之间连接有限位杆。
[0011]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底部通过滑套与减震板滑动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电机、转轴、螺纹杆、从动锥齿、主动锥齿、螺纹套和推杆,工作人员需要对机床高度底脚进行调节时,工作人员首先启动电机,电机使得转轴发生转动,从而带动主动锥齿发生转动,主动锥齿和从动锥齿相啮合,从而使得从动锥齿带动螺纹杆发生转动,螺纹杆转动使得螺纹套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推杆上下移动,推杆推动固定板带动减震板向下移动,减震板底部四周均设置有底脚,从而保证了机床底脚高度的同时调节,保证了机床的稳定,防止机床发生倾斜的情况。
[0014]2、本技术还设置有第一伸缩杆、第一弹簧、限位板、弹性杆、减震板、连接杆、卡板、第二伸缩杆和第二弹簧,当对底脚高度进行调节时,产生的震动赋予固定板一个向下的力,从而使得第一伸缩杆被压缩,弹性杆发生挤压变形,弹性杆将力传给限位板,限位板使得第一弹簧被压缩,第一弹簧被压缩后,会产生一个恢复力,从而与压力相抵消,实现初步减震,接着压力通过减震板向下移动,从而使得连接杆推动卡板向下移动,从而对第二弹簧进行压缩,第二弹簧压缩后产生的恢复力与压力相抵消,最终实现减震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装置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B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底脚的内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装置主体;2、电机;3、转轴;4、螺纹杆;5、从动锥齿;6、主动锥齿;7、螺纹套;8、推杆;9、固定板;10、第一伸缩杆;11、第一弹簧;12、限位板;13、弹性杆;14、减震板;15、连接杆;16、底脚;17、卡板;18、第二伸缩杆;19、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2]请参阅图1

4,一种用于机床的底脚高度调整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电机2、转轴3、螺纹杆4、从动锥齿5、主动锥齿6、螺纹套7、推杆8、固定板9、第一伸缩杆10、第一弹簧11、限
位板12、弹性杆13、减震板14、连接杆15、底脚16、卡板17、第二伸缩杆18和第二弹簧19,装置主体1的一侧安装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端贯穿装置主体1的一侧连接有转轴3,转轴3的外表面套接有主动锥齿6,装置主体1的内部上方设置有螺纹杆4,螺纹杆4的外表面分别套接有从动锥齿5和螺纹套7,螺纹套7的底部连接有推杆8,推杆8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9,固定板9的底部通过第一伸缩杆10连接有减震板14,第一伸缩杆10的一侧通过第一弹簧11连接有限位板12,限位板12的一侧连接有弹性杆13,减震板14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杆15,连接杆15的底端连接有卡板17,卡板17的底部通过第二伸缩杆18连接有底脚16,第二伸缩杆18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19,方便了底脚16高度的稳定调节,防止机床发生倾斜的状况。
[0023]请着重参阅图1、图2和图4,底脚16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底脚16呈“矩形阵列状”排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床的底脚高度调整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安装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贯穿装置主体(1)的一侧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外表面套接有主动锥齿(6),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上方设置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的外表面分别套接有从动锥齿(5)和螺纹套(7),所述螺纹套(7)的底部连接有推杆(8),所述推杆(8)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底部通过第一伸缩杆(10)连接有减震板(14),所述第一伸缩杆(10)的一侧通过第一弹簧(11)连接有限位板(12),所述限位板(12)的一侧连接有弹性杆(13),所述减震板(14)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杆(15),所述连接杆(15)的底端连接有卡板(17),所述卡板(17)的底部通过第二伸缩杆(18)连接有底脚(16),所述第二伸缩杆(18)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19)。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梅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海贝尼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