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坑生态修复柔性种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81511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坑生态修复柔性种植系统,涉及矿坑修复装置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后期维护不好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山体,所述山体的表面固定镶嵌有多根锚固,所述锚固的外侧连接有位于山体表面的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上连接有柔性种植毯,所述柔性种植毯内放置有多个种植单元,所述防护网上连接有运输管,所述运输管上连接有喷洒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将整个装置进行稳固,保证山体的稳定,施工困难度下降,同时方便后期肥料的添加,配合着可调节的喷洒装置,可以适应不同的山体上的种植,保证各个位置的修复工作,方便工作的进行,同时配合着其他的装置,可以很好的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可以很好的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可以很好的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坑生态修复柔性种植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矿坑修复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矿坑生态修复柔性种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矿坑修复,需要对矿坑的崖壁进行固化和绿化,具有显著的生态效应。它能为各种废弃的,生态条件贫瘠的矿坑崖壁提供生物生存和繁衍的空间,同时对提高矿坑生物多样性、阻止石壁风化,防止石壁碎石坠落、调节气候和美化环境等有重要意义。同时矿坑生态修复担当着分流山体雨洪、调节矿坑滞蓄能力、提高水蒸发量、缓解热岛效应等方面的功能,为增强其功能性,更好的保护和修复矿坑,现存在多种形式的矿坑生态复修复系统。矿坑生态修复从技术形式、工艺及方法等各方面,对提高崖壁稳固性和生态性不断增强,主要有钢丝网锚固类型、喷播草籽类型、垂挂种植毯等,较传统喷射混凝土的加固方式更具生态性,景观效果更佳。
[0003]传统矿坑修复是将崖壁先硬化,再用垂直绿化种植毯覆盖的建造模式,难以适应表面异形度高的矿坑崖壁,植物不能在崖壁生根并生长,依靠滴灌系统维持种植袋植物的生长条件,技术施工难度大,维护成本较高,植物根系延展性欠佳,生态稳定性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矿坑生态修复柔性种植系统,解决了修复效果不好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矿坑生态修复柔性种植系统,包括山体,所述山体的表面固定镶嵌有多根锚固,所述锚固的外侧连接有位于山体表面的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上连接有柔性种植毯,所述柔性种植毯内放置有多个种植单元,所述防护网上连接有运输管,所述运输管上连接有喷洒装置,所述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箱。
[0007]优选的,所述防护网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通过电线与控制箱相连接,所述控制箱内连接有控制装置。
[0008]优选的,所述种植单元包括完成的单元布,所述单元布中间固定连接有分隔布。
[0009]优选的,所述柔性种植毯包括与防护网相连接的防水PU层,所述防水PU层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可降解织布层,所述可降解织布层上放置有种植层。
[0010]优选的,所述锚固包括与山体固定镶嵌的固定锥,所述固定锥的四周均转动连接有展开板,所述展开板的另一端滑动套接有与山体相连接的副锥,所述固定锥内滑动套接有容纳管,所述容纳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容纳管滑动连接的移动板,所述容纳管的顶端螺纹套接有密封盖。
[0011]优选的,所述喷洒装置包括与运输管固定连接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内滑动套接有移动管,所述移动管内滑动套接有功能管,所述功能管的顶端通过旋转接头转动连接有
旋转管,所述旋转管的一端通过球铰链转动连接有雾化头。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通过各个装置海之间的相互配合,柔性种植毯内含有保水基质材料,可栽植攀爬植物和蕨类植物,如络石、常春藤、蕨类等,提高生态性的同时,让植物可持续生长,保障矿坑崖壁的生态安全、景观效果,提供微生物和动植物的繁衍场所,选择根系延展度高的植物,提高固坡力度,景观观赏性,同时实现生物多样性,具有更好的环保效应,符合矿坑修复的生态价值。
[0014]2:通过锚固和防护网的配合,可以将整个装置进行稳固,保证山体的稳定,施工困难度下降,同时方便后期肥料的添加,配合着可调节的喷洒装置,可以适应不同的山体上的种植,保证各个位置的修复工作,方便工作的进行,同时配合着其他的装置,可以很好的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矿坑生态修复柔性种植系统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矿坑生态修复柔性种植系统的种植单元主视剖视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矿坑生态修复柔性种植系统的喷洒装置主视剖视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矿坑生态修复柔性种植系统的柔性种植毯层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矿坑生态修复柔性种植系统的锚固主视剖视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1、山体;2、种植单元;3、喷洒装置;4、柔性种植毯;5、锚固;6、防护网;7、运输管;8、控制箱;21、单元布;22、分隔布;31、移动管;32、旋转管;33、雾化头;34、固定管;35、功能管;41、种植层;42、可降解织布层;43、防水PU层;51、固定锥;52、移动板;53、展开板;54、容纳管;55、密封盖;56、副锥;5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参照图1

5,一种矿坑生态修复柔性种植系统,包括山体1,山体1的表面固定镶嵌有多根锚固5,锚固5的外侧连接有位于山体1表面的防护网6,防护网6上连接有柔性种植毯4,柔性种植毯4内放置有多个种植单元2,防护网6上连接有运输管7,运输管7上连接有喷洒装置3,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箱8,在进行修复时,首先将防护网6放置到山体1上,进行铺设,使得整个山体之间进行一定的连接,较少局部脱落的可能,然后根据山体1的地质结构,选定的一定密封范围的锚固5,对防护网6进行限定,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然后在防护网6上连接上运输管7,利用卡箍或者钢丝进行固定,完成准备,然后在防护网6上铺设柔性种植毯4,进行土壤表面的模拟,同时减少后期雨水的直接冲刷,保证前期整体的稳定,最
后在柔性种植毯4上放置一定密度的种植单元2,保证后期的植物的种植,在使用时,在种植单元2上种植植物,同时在养护同时,经过喷洒装置3进行雨水的喷洒,保证雨水的供应,适应不同的生产需要。
[0023]防护网6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通过电线与控制箱8相连接,控制箱8内连接有控制装置,温湿度传感器为现有装置,配合着控制箱8中的控制装置对供水进行工作,保证整体工作的进行。
[0024]种植单元2包括完成的单元布21,单元布21中间固定连接有分隔布22,单元布21内设置有一定厚度的保水缓释基质(含立体雪花状塑料挂片和醛化丝)和有机种植基质(珍珠岩、椰糠、土壤、石砾配比完成),放置在分隔布上,分隔布底部可以进行一定的储水功能,保证植物的生产需要。
[0025]柔性种植毯4包括与防护网6相连接的防水PU层43,防水PU层43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可降解织布层42,可降解织布层42上放置有种植层41,可降解环保织布在前期提供连接以及整体的稳定,底部有防水PU涂层用于保水,种植层41为椰棕种植袋,保证植物根茎的延伸以及后续的生长。
[0026]锚固5包括与山体1固定镶嵌的固定锥51,固定锥51的四周均转动连接有展开板53,展开板53的另一端滑动套接有与山体1相连接的副锥56,固定锥51内滑动套接有容纳管54,容纳管54的底部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坑生态修复柔性种植系统,包括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山体(1)的表面固定镶嵌有多根锚固(5),所述锚固(5)的外侧连接有位于山体(1)表面的防护网(6),所述防护网(6)上连接有柔性种植毯(4),所述柔性种植毯(4)内放置有多个种植单元(2),所述防护网(6)上连接有运输管(7),所述运输管(7)上连接有喷洒装置(3),所述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箱(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坑生态修复柔性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6)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通过电线与控制箱(8)相连接,所述控制箱(8)内连接有控制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坑生态修复柔性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单元(2)包括完成的单元布(21),所述单元布(21)中间固定连接有分隔布(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坑生态修复柔性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种植毯(4)包括与防护网(6)相连接的防水PU层(43),所述防水PU层(43)的上侧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东南筑境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