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回转减速机后置后驱联动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回转减速机后置后驱联动装置,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上安装有回转减速器和转动组件,转动组件上安装有联动组件;回转减速器包括电机、转轴和转盘,电机输出端连接转轴,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安装在第一支撑杆上,转轴与转盘相啮合,转盘上安装有第一支撑柱;转动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杆和第二支撑柱,第一支撑杆远离回转减速机的一侧安装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上安装第二支撑柱。通过联动组件的设置,可以代替人工对材料进行反复捶打。以代替人工对材料进行反复捶打。以代替人工对材料进行反复捶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转减速机后置后驱联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回转减速机后置后驱联动装置
,具体为一种回转减速机后置后驱联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回转式减速器,是一种集成了驱动动力源的全周回转减速传动机构,它以回转支承作为传动从动件和机构附着件,通过在回转支承内外圈中的一个圈上附着主动件、驱动源和罩壳,而把另一个圈既当作传动从动件,又作为被驱动工作部件的连接基座,这样利用回转支承本身就是全周回转连接件的特点,高效配置驱动动力源和主传动零件,使之成为一种集回转、减速和驱动功能于一体而同时又结构简单,制造和维护方便的通用型减速传动机构,现在很多回转式减速器可以与联动装置实现多种不同功能。
[0003]联动装置是出入口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锁定机构的延伸。主要有系统所控制各个锁定机构之间的联动,通过系统各识别装置间的数据通信来控制,通过系统的安全等级管理来实现。
[0004]目前市场上的回转减速机后置后驱联动装置在技术上有待进一步的提升,目前市场上的回转减速机后置后驱联动装置无法对一种材料进行重复捶打,人工捶打,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出一种回转减速机后置后驱联动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过程中回转减速机后置后驱联动装置无法对一种材料进行重复捶打,人工捶打,费时费力。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回转减速机后置后驱联动装置,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安装有回转减速器和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上安装有联动组件;
[0007]回转减速器包括电机、转轴和转盘,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转轴,所述转轴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所述转轴与所述转盘相啮合,所述转盘上安装有第一支撑柱;
[0008]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杆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所述回转减速机的一侧安装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安装所述第二支撑柱;
[0009]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条形板、第三支撑柱、升降杆、第三连接杆和滚轮,所述第二支撑柱上活动安装所述条形板,所述条形板围绕所述第二支撑柱上下运动,所述条形板上开设有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支撑柱远离所述回转减速机的一端水平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三支撑柱垂直贯穿所述第二滑槽并连接所述升降杆,所述第三连接杆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所述第三连接杆上安装所述滚轮,所述滚轮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滚轮分别两组,两组所述滚轮分别位于所述升降杆两侧接触。
[0010]优选的,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固定杆围绕所述第一支撑杆呈环形阵列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底板的顶表面。
[0011]优选的,所述升降杆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底板。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撑柱与所述第一支撑柱上均安装有固定块。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槽长度为10cm,所述第一支撑柱转动一圈的圈内直径为6cm。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接通电源,回转减速机上齿轮转动,回转减速机带动第一支撑柱转动,第一支撑柱带动联动组件,通过联动组件的设置对材料进行反复捶打,第一支撑柱呈环形转动的同时在第一滑槽内来回移动,第一支撑柱带动条形板上下移动,条形板带动第三支撑柱,第三支撑柱带动升降杆上下移动,通过第三连接杆和滚轮的设置,对升降杆的位置进行限定,滚轮位于升降杆两侧,确保升降杆只能上下移动。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回转减速机后置后驱联动装置正面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回转减速机后置后驱联动装置俯视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说明:1、底板;2、第一支撑杆;3、回转减速机;31、电机;32、转轴;33、转盘;4、第一支撑柱;5、第二连接杆;6、第二支撑柱;7、条形板;8、第三支撑柱;9、升降杆;10、第三连接杆;11、滚轮;12、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参照图1
‑
2,一种回转减速机后置后驱联动装置,包括底板1,以及设置在底板1上的第一支撑杆2,第一支撑杆2上安装有回转减速器3(该权利要求书中的回转减速器3为现有的回转减速器3)和转动组件,转动组件上安装有联动组件;
[0021]回转减速器3包括电机31、转轴32和转盘33,电机31输出端连接转轴32,转轴32远离电机31的一端安装在第一支撑杆2上,转轴32与转盘33相啮合,转盘33上安装有第一支撑柱4;
[0022]转动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杆5和第二支撑柱6,第一支撑杆2远离回转减速机3的一侧安装第二连接杆5,第二连接杆5上安装第二支撑柱6;
[0023]联动组件包括条形板7、第三支撑柱8、升降杆9、第三连接杆10和滚轮11,第二支撑柱6上活动安装条形板7,条形板7围绕第二支撑柱6上下运动,条形板7上开设有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第一支撑柱4远离回转减速机3的一端水平放置在第一滑槽内;第三支撑柱8垂直贯穿第二滑槽并连接升降杆9,第三连接杆10安装在第一支撑杆2上,第三连接杆10上安装滚轮11,滚轮11数量为六个,六个滚轮11分别两组,两组滚轮11分别位于升降杆9两侧接触。
[0024]其中,底板1与第一支撑杆2之间连接有固定杆12,固定杆12数量为三个,三个固定
杆12围绕第一支撑杆2呈环形阵列均匀的分布在底板1的顶表面,其作用是用于支撑固定第一支撑杆2,保证第一支撑杆2上设备的工作稳定性。
[0025]其中,升降杆9长度方向垂直底板1,其作用是保证捶打材料的效率。
[0026]其中,第三支撑柱8与第一支撑柱4上均安装有固定块,其作用是防止条形板7从第一支撑柱4与第三支撑柱8上脱落。
[0027]其中,第二滑槽长度为10cm,第一支撑柱4转动一圈的圈内直径为6cm,其作用是保证升降杆9上下活动的空间足够。
[0028]工作原理;
[0029]接通电源,回转减速机3上齿轮转动,回转减速机3带动第一支撑柱4转动,第一支撑柱4带动联动组件,通过联动组件的设置对材料进行反复捶打,第一支撑柱4呈环形转动的同时在第一滑槽内来回移动,第一支撑柱4带动条形板7上下移动,条形板7带动第三支撑柱8,第三支撑柱8带动升降杆9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减速机后置后驱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的第一支撑杆(2),所述第一支撑杆(2)上安装有回转减速机(3)和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上安装有联动组件;回转减速机(3)包括电机(31)、转轴(32)和转盘(33),所述电机(31)输出端连接所述转轴(32),所述转轴(32)远离所述电机(31)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杆(2)上,所述转轴(32)与所述转盘(33)相啮合,所述转盘(33)上安装有第一支撑柱(4);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杆(5)和第二支撑柱(6),所述第一支撑杆(2)远离所述回转减速机(3)的一侧安装第二连接杆(5),所述第二连接杆(5)上安装所述第二支撑柱(6);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条形板(7)、第三支撑柱(8)、升降杆(9)、第三连接杆(10)和滚轮(11),所述第二支撑柱(6)上活动安装所述条形板(7),所述条形板(7)围绕所述第二支撑柱(6)上下运动,所述条形板(7)上开设有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支撑柱(4)远离所述回转减速机(3)的一端水平放置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敏,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雷斯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