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畴广专利>正文

风电主轴承自动排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8123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风电主轴承自动排脂系统,风电主轴承自动排脂系统包括排脂装置以及电控系统,所述排脂装置包括连接底座、集油瓶、排脂管,所述集油瓶和所述排脂管分别和所述连接底座相连通,所述排脂管内部设有输送组件,所述排脂管远离所述连接底座的一端的周向上开设有多个吸脂孔,所述输送组件与所述电控系统电连接,所述排脂管用于插入至所述风电主轴承的排脂孔中以使所述吸脂孔吸取风电主轴承内部的废油脂,所述输送组件用于将废油脂输送至所述集油瓶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风电主轴承自动排脂系统能够有效排出风电主轴承内的废油脂。废油脂。废油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电主轴承自动排脂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风电主轴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电主轴承自动排脂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风电机组主轴承具有高负载、高线速度特点,对主轴承的润滑,有较高的要求。目前,注脂、排脂的循环性、可靠性成为润滑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而由于轴承结构所限,常规油脂收集瓶设计并不能够保证排脂顺畅,绝大多数风机主轴承出现不排脂、大量漏脂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风电主轴承自动排脂系统,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风电主轴承自动排脂系统包括排脂装置以及电控系统,所述排脂装置包括连接底座、集油瓶、排脂管,所述集油瓶和所述排脂管分别和所述连接底座相连通,所述排脂管内部设有输送组件,所述排脂管远离所述连接底座的一端的周向上开设有多个吸脂孔,所述输送组件与所述电控系统电连接,所述排脂管用于插入至所述风电主轴承的排脂孔中以使所述吸脂孔吸取风电主轴承内部的废油脂,所述输送组件用于将废油脂输送至所述集油瓶内。
[000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组件包括旋转轴以及套装在所述旋转轴上的叶片,所述连接底座远离所述排脂管的一端设置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旋转轴连接以驱动所述旋转轴饶其自身轴线旋转。
[000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组件还包括上支撑和下支撑,所述叶片的下部与所述下支撑的内圈配合连接,所述下支撑的外圈与所述排脂管的内部末端连接,所述旋转轴的上部与所述上支撑的内圈配合连接,所述上支撑的外圈与所述连接底座的内部紧密配合。
[000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的上部通过转接轴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
[000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的外部套装有保护壳。
[000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上设置有接线端子,所述保护壳上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接线端子的通孔,所述接线端子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控系统连接。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壳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
[0011]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排脂装置包括连接底座、集油瓶、排脂管,集油瓶和排脂管分别和连接底座相连通,排脂管内部设有输送组件,排脂管远离连接底座的一端的周向上开设有多个吸脂孔,输送组件与电控系统电连接,排脂管用于插入至风电主轴承的排脂孔中以使吸脂孔吸取风电主轴承内部的废油脂,输送组件用于将废油脂输送至集油瓶内。因此在将排脂管插入风电主轴承的排脂孔中后,可通过吸脂孔将风电主轴承内的废油脂进行抽取,而抽取后的废油脂能够通过输送组件将其输送至集油瓶中进行储存,更利于废脂的排出,提高了废脂的排出效率。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排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排脂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号说明:10、连接底座;20、集油瓶;30、排脂管;31、吸脂孔; 40、输送组件;41、旋转轴;42、叶片;43、驱动件;44、上支撑;45、下支撑;46、转接轴;50、保护壳;51、散热孔;60、接线端子;70、PLC;80、 AC220V

DC24V电源;90、空开;100、排脂装置;110、保险端子;120、电源输入端子;130、电源输出端子;140、继电器;150、温控单元;160、温控器;170、开关;180、指示灯;190、电控箱触屏;200、交换机;210、中控触屏。
[0017]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0]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1]并且,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2]本技术提供一种风电主轴承自动排脂系统。
[0023]如图1

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电主轴承自动排脂系统包括排脂装置100以及电控系统,所述排脂装置100包括连接底座10、集油瓶20、排脂管30,所述集油瓶20和所述排脂管30分别和所述连接底座10相连通,所述排脂管30内部设有输送组件40,所述排脂管30远离所述连接底座10的一端的周向上开设有多个吸脂孔31,所述输送组件40与所述电控系统电连接,所述排脂管30用于插入至所述风电主轴承的排脂孔中以使所述吸脂孔31吸取风电主轴承内部的废油脂,所述输送组件40用于将废油脂输送至所述集油瓶20内。
[0024]在本实施例中,排脂装置100包括连接底座10、集油瓶20、排脂管30,所述集油瓶20和所述排脂管30分别和所述连接底座10相连通,所述排脂管30内部设有输送组件40,所述
排脂管30远离所述连接底座10的一端的周向上开设有多个吸脂孔31,所述输送组件40与所述电控系统电连接,所述排脂管30用于插入至所述风电主轴承的排脂孔中以使所述吸脂孔31吸取风电主轴承内部的废油脂,所述输送组件40用于将废油脂输送至所述集油瓶20内。因此在将排脂管30插入风电主轴承的排脂孔中后,可通过吸脂孔31将风电主轴承内的废油脂进行抽取,而抽取后的废油脂能够通过输送组件40将其输送至集油瓶 20中进行储存,更利于废脂的排出,提高了废脂的排出效率。
[0025]请参考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组件40包括旋转轴41以及套装在所述旋转轴41上的叶片42,所述连接底座10远离所述排脂管30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主轴承自动排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电主轴承自动排脂系统包括排脂装置以及电控系统,所述排脂装置包括连接底座、集油瓶、排脂管,所述集油瓶和所述排脂管分别和所述连接底座相连通,所述排脂管内部设有输送组件,所述排脂管远离所述连接底座的一端的周向上开设有多个吸脂孔,所述输送组件与所述电控系统电连接,所述排脂管用于插入至所述风电主轴承的排脂孔中以使所述吸脂孔吸取风电主轴承内部的废油脂,所述输送组件用于将废油脂输送至所述集油瓶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主轴承自动排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包括旋转轴以及套装在所述旋转轴上的叶片,所述连接底座远离所述排脂管的一端设置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旋转轴连接以驱动所述旋转轴饶其自身轴线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电主轴承自动排脂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畴广邵猛
申请(专利权)人:范畴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