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放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12084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放张装置,包括:钢绞线连接构件,包括连接本体,连接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对立设置的上夹片锥形孔和下夹片锥形孔,上夹片锥形孔和下夹片锥形孔的小口侧分别位于连接本体的外侧壁上,上夹片锥形孔和下夹片锥形孔内均设有钢绞线夹紧组件;千斤顶工作平台包括上平台板、下平台板,上平台板上设有钢绞线孔,下平台板上设有锚头放置孔,上夹片锥形孔和下夹片锥形孔分别对应设置在钢绞线孔和锚头放置孔的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并切割完成后长度无法满足放张千斤顶安装要求的问题,将钢绞线拆除并进行重新安装。线拆除并进行重新安装。线拆除并进行重新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放张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放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使用后张法张拉时,预应力钢绞线一般穿过梁板贯穿布置,在张拉完成后,梁板的两端钢绞线夹片进行自锚固,保证钢绞线始终保持一定的应力,使其处于紧绷状态。在预应力钢绞线安装后,张拉时,需要预留一定长度的钢绞线(根据千斤顶型号确定,一般为30cm),保证千斤顶可以直接夹紧钢绞线进行张拉,张拉完成后对此钢绞线进行切割封锚,确保密封性后再进行压浆作业,封锚一般采用封端混凝土,混凝土需覆盖住切割后的钢绞线。
[0003]由于钢绞线由多根细小钢丝组成,中间存在缝隙,如封端混凝土未覆盖钢绞线,浆液容易顺着钢绞线漏浆,达不到压浆密实的目的,所以封端混凝土需要将切割后的钢绞线进行完全包裹,为了保证千斤顶的夹紧工作长度,钢绞线一般预留较长,无法进行密封,张拉完成后需要对此钢绞线进行切割处理,然后进行封端混凝土密封后压浆。
[0004]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

2020),切割后预应力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放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绞线连接构件(100),包括连接本体,所述连接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对立设置的上夹片锥形孔(111)和下夹片锥形孔(121),所述上夹片锥形孔(111)和所述下夹片锥形孔(121)的小口侧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本体相对的两个外侧壁上,所述连接本体的中部设有连接所述上夹片锥形孔(111)和所述下夹片锥形孔(121)之间的夹片安装空间(150),所述上夹片锥形孔(111)和下夹片锥形孔(121)内均设有钢绞线夹紧组件(500);千斤顶工作平台(200),包括上平台板(210)、下平台板(220),所述上平台板(210)和所述下平台板(220)之间设有升降空间(260),所述上平台板(210)上设有钢绞线孔(211),所述下平台板(220)上设有锚头放置孔(221),所述钢绞线连接构件(100)可设置在所述升降空间(260)内并能够朝着所述钢绞线孔(211)移动,所述上夹片锥形孔(111)和所述下夹片锥形孔(121)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钢绞线孔(211)和所述锚头放置孔(221)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钢绞线放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本体包括上连接件(110)、下连接件(120)、左连接侧板(130)和右连接侧板(140),所述左连接侧板(130)和所述右连接侧板(140)固定连接在所述上连接件(110)和所述下连接件(120)之间,且所述左连接侧板(130)和所述右连接侧板(140)分别位于所述上连接件(110)和所述下连接件(1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和杰王忠秀刘俊曾荡秦汉军石宇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