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分离杯盖及茶水分离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1161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分离杯盖及茶水分离杯。该电动分离杯盖包括杯盖主体、控制开关、充电口、驱动组件以及为驱动组件供电的电源组件。杯盖主体包括茶水隔离盖,用于将驱动组件和电源组件与杯体内的茶水隔离,防止茶水渗出损坏元件。茶水隔离盖上设有通孔;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相连的推动部,推动部的一端与电机相连,另一端伸入通孔内,用于在电机的带动下上下移动以推动茶水分离杯杯体内的挡水片与过滤片电动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分离杯盖具有使用便利性和使用寿命高、结构简单的优点。结构简单的优点。结构简单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分离杯盖及茶水分离杯


[0001]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分离杯盖及茶水分离杯。

技术介绍

[0002]水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目前国内传统的茶杯泡茶,由于杯体仅有单个容腔,茶叶和茶水是混合交融、无法分离的,部分茶叶漂浮在杯口,喝茶时经常要将其吹开,造成喝茶不便。市面上也有一类茶杯在杯体内设置过滤网罩将下层茶叶和上层茶水分离,虽然效果不错,但是依旧存在下述问题:茶叶终究浸泡在茶水里,刚开始茶的浓度过高,而接下来断续泡会越来越淡,很难喝到口感最佳的茶水,且时间久了下层茶叶变的不新鲜,进而会影响上层茶水的色泽和口感。用这种杯子引用冲调饮料时,无法控制冲调饮料的溶解速度和浓淡度。
[0003]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茶水分离水杯,使用时,将需要冲调的材料由底盖放入杯体,拧紧底盖,再由顶盖冲入开水,此时按下按钮,滤片与隔水片分离,水进入杯体下半部分,进入冲泡过程,达到饮用所需浓度后,将杯体翻转,饮料流回杯体上半部,再次按下按钮,滤片与隔水片紧闭,饮料浓度达到固定状态。也有通过杯盖旋转方式控制滤片与隔水片的分离。但是这种水杯均为手动机械控制滤片与隔水片的分离,使用便利性不高;而且存在结构复杂,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电动分离杯盖及茶水分离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分离杯盖及茶水分离杯。通过在杯盖主体内设置电动驱动组件,实现茶水分离杯杯体内的挡水片与过滤片的电动分离,使用便利性和使用寿命更高。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分离杯盖,包括杯盖主体、控制开关、充电口、驱动组件以及为所述驱动组件供电的电源组件;所述杯盖主体包括茶水隔离盖,用于防止茶水渗出;所述茶水隔离盖上设有通孔;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相连的推动部,所述推动部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相连,另一端伸入所述通孔内,用于在所述电机的带动下上下移动以推动茶水分离杯杯体内的挡水片与过滤片分离。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动部包括与所述电机相连的连接块以及与所述连接块相连的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一端设有伸入所述通孔内的推杆。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块为阶梯状环状结构。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茶水隔离盖的内侧壁设有内螺纹,用于通过旋转设置于所述茶水分离杯的杯口。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茶水隔离盖包括外侧盖和内侧盖;所述内侧盖包括圆周侧壁和与所述圆周侧壁封闭连接的顶壁,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顶壁上,所述内螺纹设置于所述内侧盖的内侧壁。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侧盖的顶壁设有凸台,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凸台的中心。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杯盖主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顶壁的凸台一侧的密封垫和钢圈,所述钢圈与所述顶壁的凸台卡紧设置,所述密封垫设置于所述钢圈与所述凸台之间;所述密封垫和钢圈上分别设有与所述通孔相重合的通孔一和通孔二。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杯盖主体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钢圈与所述内侧盖的顶壁相连的部位。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开关和充电口设置于所述杯盖主体的上表面。
[001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茶水分离杯,包括以上所述的电动分离杯盖以及设置于茶水分离杯杯体内的过滤片和挡水片,所述挡水片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茶水隔离盖上的通孔内,所述推动部在所述电机的带动下上下移动以推动所述挡水片与过滤片分离。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技术提供的电动分离杯盖,包括杯盖主体、控制开关、充电口、驱动组件以及为驱动组件供电的电源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与电机相连的推动部,推动部的一端与电机相连,另一端伸入杯盖主体的通孔内。在电机的驱动下,推动部上下移动,从而推动茶水分离杯杯体内的挡水片与过滤片的电动分离。具有使用便利性和使用寿命高、结构简单的优点。
[0018]2.本技术提供的电动分离杯盖,杯盖主体包括茶水隔离盖,用于将驱动组件和电源组件与杯体内的茶水隔离,防止茶水渗出损坏元件。茶水隔离盖的下两侧相配合的设有密封垫和钢圈,通过密封垫和钢圈的设置,提高驱动组件与通孔的配合紧密度,尽可能地防止茶水从通孔渗出。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电动分离杯盖的一个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电动分离杯盖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电动分离杯盖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2]图4为技术电动分离杯盖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00

杯盖主体;101

外侧盖;102

内侧盖;103

钢圈;1031

通孔;104

密封垫;105

密封圈;10

控制开关;20

充电口;30

电源组件;40

驱动组件;41

电机;42

连接块;43

升降块;431

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6]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在具体实施例中仅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
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0027]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28]请参阅图1至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分离杯盖,包括杯盖主体100、控制开关10、充电口20、驱动组件40以及为所述驱动组件40供电的电源组件30。该电动分离杯盖与设置于杯体内的过滤片和挡水片配合使用,用于冲泡茶水时,按下控制开关10,使得驱动组件40驱动挡水片与过滤片分离,水进入杯体下半部分,进入冲泡过程;达到饮用所需浓度后,将杯体翻转,饮料流回杯体上半部,再次按下按钮,过滤片和挡水片紧闭,饮料浓度达到固定状态。
[0029]请参阅图3和4所示,所述驱动组件40包括电机41和与所述电机41相连的推动部,所述推动部的一端与所述电机41相连,另一端伸入所述通孔内1031,用于在所述电机41的带动下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分离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杯盖主体(100)、控制开关(10)、充电口(20)、驱动组件(40)以及为所述驱动组件(40)供电的电源组件(30);所述杯盖主体(100)包括茶水隔离盖,用于防止茶水渗出;所述茶水隔离盖上设有通孔(1031);所述驱动组件(40)包括电机(41)和与所述电机(41)相连的推动部,所述推动部的一端与所述电机(41)相连,另一端伸入所述通孔内(1031),用于在所述电机(41)的带动下上下移动以推动茶水分离杯杯体内的挡水片与过滤片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分离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部包括与所述电机(41)相连的连接块(42)以及与所述连接块(42)相连的升降块(43),所述升降块(43)的一端设有伸入所述通孔(1031)内的推杆(4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分离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42)为阶梯状环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分离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水隔离盖的内侧壁设有内螺纹,用于通过旋转设置于所述茶水分离杯的杯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分离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水隔离盖包括外侧盖(101)和内侧盖(102);所述内侧盖(102)包括圆周侧壁和与所述圆周侧壁封闭连接的顶壁,所述通孔(1031)设置于所述顶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微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