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次氯酸发生器的电极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1107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次氯酸发生器的电极固定结构,其包括底座、第一电解电极和第二电解电极;所述底座顶部设有向上凸起的绝缘支撑部;所述第一电解电极设置于底座顶部上且第一电解电极低于绝缘支撑部;所述第二电解电极呈网状结构,第二电解电极置于绝缘支撑部上且绝缘支撑部支撑起第二电解电极,第二电解电极与第一电解电极之间存在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降低次氯酸发生器的成本,且有助于提高次氯酸发生器的生产效率。生器的生产效率。生器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次氯酸发生器的电极固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消毒产品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次氯酸发生器的电极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次氯酸是一种杀菌消毒液,广泛应用在公共场所和家庭环境的消毒中。在家用环境消毒中,次氯酸能用于消毒衣物、鞋袜和果蔬。
[0003]目前,次氯酸发生器的主要采用电解含氯离子溶液(如经过氯气消毒的自来水)的方式来生产次氯酸溶液,现有的次氯酸发生器的正、负电解电极之间是通过绝缘片隔开而避免正、负电解电极相互接触,这种电极设置方式占用空间大,且使用的绝缘片的面积大而存在成本高的问题,另外绝缘片会导致含氯离子溶液流入正、负电极之间的速率慢,影响了次氯酸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次氯酸发生器的电极固定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次氯酸发生器的电极固定结构,其包括底座、第一电解电极和第二电解电极;所述底座顶部设有向上凸起的绝缘支撑部;所述第一电解电极设置于底座顶部上且第一电解电极低于绝缘支撑部;所述第二电解电极呈网状结构,第二电解电极置于绝缘支撑部上且绝缘支撑部支撑起第二电解电极,第二电解电极处于第一电解电极上方且第二电解电极与第一电解电极之间存在间隙。
[0007]所述的一种次氯酸发生器的电极固定结构还包括设置于底座顶部上的第三电解电极;所述第三电解电极处于第二电解电极下方且第三电解电极与第二电解电极电性导通,第三电解电极与第一电解电极相互分离。/>[0008]所述第一电解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内环片、套置第一电极内环片的第一电极外环片以及连接第一电极内环片和第一电极外环片的第一电极连接片,第一电极内环片为开口环形结构;所述第三电解电极包括第三电极内环片、套置第三电极内环片的第三电极外环片以及连接第三电极内环片和第三电极外环片的第三电极连接片,第三电极内环片设置在第一电极内环片内侧,第三电极外环片设置在第一电极内环片和第一电极外环之间,第三电极连接片穿过第一电极内环片的开口。
[0009]所述绝缘支撑部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底座顶部的绝缘外挡墙、至少一个设置于底座顶部的绝缘中挡墙以及至少一个设置于底座顶部的绝缘内挡墙;所述绝缘外挡墙处于第一电极外环片外侧,绝缘中挡墙处于第一电极外环片和第一电极内环片之间,绝缘内挡墙处于第一电极内环片内侧;绝缘外挡墙、绝缘中挡墙和绝缘内挡墙支撑第二电解电极。
[0010]所述的一种次氯酸发生器的电极固定结构还包括安装于底座顶部上的第一接电柱和第二接电柱,第一接电柱接触第一电解电极且第一接电柱与第一电解电极电性导通,
第二接电柱接触第二电解电极且第二接电柱与第二电解电极电性导通。
[0011]所述第一接电柱设有压住第一电解电极顶面的第一接电压头。
[0012]所述底座顶部设有向上凸起的连接柱,第二电解电极置于连接柱上,第二接电柱固定在连接柱上且第二接电柱设有压住第二电解电极顶面的第二接电压头。
[0013]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0014]1、本技术通过绝缘支撑部来支撑起第二电解电极,而第一电解电极低于绝缘支撑部,这使得第二电解电极与第一电解电极之间能存在间隙而避免第二电解电极与第一电解电极相接触;因此相比较现有技术,本技术能使得次氯酸发生器无需设置高成本的绝缘片来隔离第一电解电极和第二电解电极,从而有助于降低次氯酸发生器的成本和使得次氯酸发生器结构紧凑。
[0015]2、本技术的第二电解电极呈网状结构,这使得含氯离子溶液能通过第二电解电极上的孔洞而更快进入到第一电解电极和第二电解电极之间的间隙,有助于提高次氯酸发生器生产次氯酸溶液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剖视图1;
[0020]图5为本技术的剖视图2;
[0021]标号说明:
[0022]第一电解电极1,第一电极内环片11,第一电极外环片12,第一电极连接片13,
[0023]第二电解电极2,
[0024]底座3,绝缘支撑部31,绝缘外挡墙311,绝缘中挡墙312,绝缘内挡墙313,连接柱32,
[0025]第一接电柱4,第一接电压头41,
[0026]第二接电柱5,第二接电压头51,
[0027]电路板6,
[0028]第三电解电极7,第三电极内环片71,第三电极外环片72,第三电极连接片73。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30]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次氯酸发生器的电极固定结构,其包括第一电解电极1、第二电解电极2和底座3;其中所述底座3顶部设有向上凸起的绝缘支撑部31;所述第一电解电极1设置于底座3顶部上且第一电解电极1低于绝缘支撑部31;所述第二电解电极2呈网状结构,第二电解电极2置于绝缘支撑部31上且绝缘支撑部31支撑起第二电解电极2,第二电解电极2处于第一电解电极1上方且第二电解电极2与第一电解电极1之间存在间隙。
[0031]本技术通过绝缘支撑部31来支撑起第二电解电极2,而第一电解电极1低于绝缘支撑部31,这使得第二电解电极2与第一电解电极1之间能存在间隙而避免第二电解电极2与第一电解电极1相接触;相比较现有技术,本技术使得次氯酸发生器无需设置高成本的绝缘片来隔离第一电解电极1和第二电解电极2,从而有助于降低次氯酸发生器的成本和使得次氯酸发生器结构紧凑。另外,本技术的第二电解电极2呈网状结构,这使得含氯离子溶液能通过第二电解电极2上孔洞而更快的进入到第一电解电极1和第二电解电极2之间的间隙,有助于提高次氯酸发生器生产次氯酸溶液的效率;并且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可以通过第二电解电极2上的孔洞快速排出,提高生产效率。
[0032]配合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还可包括安装于底座3顶部上的第一接电柱4和第二接电柱5,第一接电柱4接触第一电解电极1且第一接电柱与第一电解电极1电性导通,第二接电柱5接触第二电解电极2且第二接电柱5与第二电解电极2电性导通;第一接电柱4和第二接电柱5用于给第一电解电极1和第二电解电极2分别通入不同极性的电压,从而使得第一电解电极1和第二电解电极2电解进入第一电解电极1和第二电解电极2之间的含氯离子溶液;所述底座3中可形成一个容腔,该容腔中设置有电路板6,电路板6与第一接电柱4和第二接电柱5电连接而使得电路板6能给第一电解电极1和第二电解电极2分别通入不同极性的电压。
[0033]配合图4所示,所述第一接电柱4可设有压住第一电解电极1顶面的第一接电压头41,从而将第一电解电极1固定到底座1顶部。配合图1和图4所示,所述底座3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次氯酸发生器的电极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电解电极和第二电解电极;所述底座顶部设有向上凸起的绝缘支撑部;所述第一电解电极设置于底座顶部上且第一电解电极低于绝缘支撑部;所述第二电解电极呈网状结构,第二电解电极置于绝缘支撑部上且绝缘支撑部支撑起第二电解电极,第二电解电极处于第一电解电极上方且第二电解电极与第一电解电极之间存在间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次氯酸发生器的电极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底座顶部上的第三电解电极;所述第三电解电极处于第二电解电极下方且第三电解电极与第二电解电极电性导通,第三电解电极与第一电解电极相互分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次氯酸发生器的电极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解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内环片、套置第一电极内环片的第一电极外环片以及连接第一电极内环片和第一电极外环片的第一电极连接片,第一电极内环片为开口环形结构;所述第三电解电极包括第三电极内环片、套置第三电极内环片的第三电极外环片以及连接第三电极内环片和第三电极外环片的第三电极连接片,第三电极内环片设置在第一电极内环片内侧,第三电极外环片设置在第一电极内环片和第一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喜梁张信贵黄毅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吉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