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商用车辆充电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0934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商用车辆充电车库,包括底框架、安装架、螺纹丝杆、支撑板、驱动电机和硬件控制系统,所述底框架上表面的后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侧的顶部滑动安装有充电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然后转轴通过主动伞形齿轮和从动伞形齿轮配合带动螺纹丝杆转动,同时螺母套随着螺纹丝杆的转动带动支撑板向底框架的前端移动,从而带动载车板向前移动,然后用户能够将车辆移动至载车板上,然后在通过驱动电机反向带动转轴转动,然后螺母套带动支撑板向内侧移动,从而带动载车板将车辆移动至底框架的后端,进而将车辆停放到安装架下方,这样方便了车辆的停放。方便了车辆的停放。方便了车辆的停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商用车辆充电车库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充电车库
,具体为一种智能商用车辆充电车库。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越来越多的进入干家万户,电动汽车的电瓶续航一直是电动汽车的一个重要问题,驾驶者需要考虑在续航能力范围内找到充电处,因此便出现了若干充电桩,以解决该问题;如果在外出停车时就能够把电瓶补满,对电动汽车来说,无疑是非常必要的,电动汽车的充电、停放将会形成一个新的市场,因此,若能将电动汽车的充电与停放结合起来,做成充电车库,可一举解决充电与停放的问题。
[0003]但是现有的车辆充电车库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
[0004]现有的车库不方便车辆的停放,而且在车辆停放后,不支持电动汽车的自助充电,无法充分利用车库的停放空间满足更多的电动汽车充电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商用车辆充电车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商用车辆充电车库,包括底框架、安装架、螺纹丝杆、支撑板、驱动电机和硬件控制系统,所述底框架上表面的后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侧的顶部滑动安装有充电板,所述底框架内侧转动安装有贯穿所述底框架的螺纹丝杆,所述螺纹丝杆位于所述底框架外侧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从动伞形齿轮,所述底框架背面的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两端的输出端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配合所述从动伞形齿轮的主动伞形齿轮,所述螺纹丝杆外壁对称螺纹套接有螺母套,所述螺母套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通过螺栓均匀固定安装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载车板;
[0007]所述硬件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供电模块、重力传感器和继电器,所述重力传感器镶嵌在所述载车板表面,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供电模块和重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继电器与所述充电板电性连接。
[0008]其中,所述安装架内侧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外壁滑动套接有滑套,所述滑套外壁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充电板,所述充电板通过所述滑套与所述滑杆配合滑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架内侧的顶部。
[0009]其中,所述底框架内侧的前端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配合所述螺纹丝杆的轴承座,所述螺纹丝杆的端部与所述轴承座转动连接。
[0010]其中,所述驱动电机采用双轴伸异步电动机。
[0011]其中,所述主动伞形齿轮与所述从动伞形齿轮相啮合,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主动伞形齿轮与所述从动伞形齿轮配合带动所述螺纹丝杆转动。
[0012]其中,所述底框架背面靠近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配合所述转轴的轴套,所述转轴贯穿所述轴套,且所述转轴与所述轴套转动连接。
[0013]其中,所述载车板上表面与地库地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0014]其中,所述底框架包括前端和后端,所述底框架前端的两侧隐藏在地库地面内部。
[0015]其中,所述硬件控制系统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显示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技术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然后转轴通过主动伞形齿轮和从动伞形齿轮配合带动螺纹丝杆转动,同时螺母套随着螺纹丝杆的转动带动支撑板向底框架的前端移动,从而带动载车板向前移动,然后用户能够将车辆移动至载车板上,然后在通过驱动电机反向带动转轴转动,然后螺母套带动支撑板向后侧移动,从而带动载车板将车辆移动至底框架的后端,进而将车辆停放到安装架下方,这样方便了车辆的停放,同时通过载车板表面的重力传感器检测车辆的重量,当重力传感器检测到载车板上有车辆时,然后控制模块通过继电器打开充电板的电路,然后用户能够使用充电板为车辆充电,这样不仅方便了车辆的停放,而且方便了对车辆充电的管理,能够满足对电动车充电和停放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底框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硬件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0、底框架;11、轴承座;12、支撑杆;13、轴套;20、安装架;21、滑杆;22、滑套;23、连接杆;24、充电板;30、螺纹丝杆;31、螺母套;32、从动伞形齿轮;40、支撑板;41、伸缩弹簧;42、载车板;50、驱动电机;51、转轴;52、主动伞形齿轮;60、硬件控制系统;61、控制模块;62、供电模块;63、重力传感器;64、继电器;65、显示模块;66、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商用车辆充电车库,包括底框架10、安装架20、螺纹丝杆30、支撑板40、驱动电机50和硬件控制系统60。
[0024]其中,底框架10上表面的后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架20,安装架20内侧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滑杆21,滑杆21外壁滑动套接有滑套22,滑套22外壁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连接杆23,连接杆23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充电板24,充电板24通过滑套22与滑杆21配合滑动安装在安装架20内侧的顶部,当电动车停放到安装架20下方后,由于
电动车的充电方向不统一,因此用户能够根据电动车的充电位置调节充电板24的位置,方便了为电动车充电。
[0025]其中,底框架10内侧转动安装有贯穿底框架10的螺纹丝杆30,螺纹丝杆30位于底框架10外侧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从动伞形齿轮32,底框架10背面的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50,驱动电机50两端的输出端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转轴51,转轴51远离驱动电机50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配合从动伞形齿轮32的主动伞形齿轮52,驱动电机50采用双轴伸异步电动机,主动伞形齿轮52与从动伞形齿轮32相啮合,驱动电机50通过主动伞形齿轮52与从动伞形齿轮32配合带动螺纹丝杆30转动,螺纹丝杆30外壁对称螺纹套接有螺母套31,螺母套3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板40,支撑板40上表面通过螺栓均匀固定安装有伸缩弹簧41,伸缩弹簧41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载车板42;当需要将车辆停放到载车板42上时,先通过驱动电机50带动转轴51顺时针转动,然后转轴51通过主动伞形齿轮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商用车辆充电车库,包括底框架(10)、安装架(20)、螺纹丝杆(30)、支撑板(40)、驱动电机(50)和硬件控制系统(6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架(10)上表面的后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架(20),所述安装架(20)内侧的顶部滑动安装有充电板(24),所述底框架(10)内侧转动安装有贯穿所述底框架(10)的螺纹丝杆(30),所述螺纹丝杆(30)位于所述底框架(10)外侧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从动伞形齿轮(32),所述底框架(10)背面的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50),所述驱动电机(50)两端的输出端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转轴(51),所述转轴(51)远离所述驱动电机(50)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配合所述从动伞形齿轮(32)的主动伞形齿轮(52),所述螺纹丝杆(30)外壁对称螺纹套接有螺母套(31),所述螺母套(3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板(40),所述支撑板(40)上表面通过螺栓均匀固定安装有伸缩弹簧(41),所述伸缩弹簧(41)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载车板(42);所述硬件控制系统(60)包括控制模块(61)、供电模块(62)、重力传感器(63)和继电器(64),所述重力传感器(63)镶嵌在所述载车板(42)表面,所述控制模块(61)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50)、供电模块(62)和重力传感器(63)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61)通过所述继电器(64)与所述充电板(24)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商用车辆充电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0)内侧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滑杆(21),所述滑杆(21)外壁滑动套接有滑套(22),所述滑套(22)外壁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连接杆(23),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农黎嘉殷陈文辉陆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三浦车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