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名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0520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名片,包括一名片外壳和至少一电路壳,所述电路壳某一面的端部设有USB接口,所述电路壳的内部设有存储体及控制电路;所述名片外壳设有至少一与所述电路壳形状相适配的开口,所述电路壳轴接于开口的内侧壁上,在非使用状态下所述电路壳容置于所述开口内;在使用状态下所述电路壳旋转偏离出所述开口并露出所述USB接口。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子名片不仅外型美观合理,也符合普通名片的外型标准,而且便于携带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名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接触式的电子名片。
技术介绍
现代人类的商务活动和日常交际中,名片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交流工 具。传统名片一般采用纸张、塑料等材料为基底,经印刷工艺制成,其具有价 格便宜、便于携带、不需任何工具就可阅读等优点。但是,传统名片的尺寸规 格基本上己经定型,其能提供的信息量非常有限, 一般只能是姓名、联系电话、 邮箱地址、公司名称、公司地址等简单信息,如果商务人士还想给对方留下关 于公司及业务等方面的详细信息,传统名片是不可能予以实现的。另外,当收 集到的名片达到成百上千数量级时,名片管理又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难题,商务 人士面对着一大堆名片经常是束手无策,寻找一个客户犹如大海捞针。正因如此,人们非常希望能有一种简单、高效且便于使用和管理的名片, 于是人们研发出了电子名片。电子名片一般由名片外壳、存储体以及控制电路 构成,其主要包括接触式电子名片或非接触式电子名片,非接触式电子名片一 般通过红外线、蓝牙等与外部设备通信;而接触式电子名片则通过USB (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等硬件接口与外部设备通信。但现有 接触式电子名片的硬件接口会影响电子名片的外型设计,且携带和使用起来均 为不便。综上可知,现有电子名片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 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名片,其不仅外型美观 合理,而且便于携带和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名片,包括一名片外壳,还包括至少一电路壳,所述电路壳某一面的端部设有USB接口,所述电路壳的内部设有存储体及控制电路;所述名片外壳设有至少一与所述电路壳形状相适配的开口,所述电路壳轴 接于所述开口的内侧壁上,在非使用状态下所述电路壳容置于所述开口内;在 使用状态下所述电路壳旋转偏离出所述开口并露出所述USB接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名片,所述名片外壳还包括一覆设于部分所述开口上的 挡板,所述挡板及其所覆盖的开口之间形成凹槽;所述电路壳上USB接口相对端与未被所述挡板覆盖的所述开口的内侧壁 轴接,在非使用状态下所述电路壳容置于所述开口内,且所述挡板与所述电路 壳设有USB接口的一面贴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名片,所述名片外壳上的开口和挡板一体成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名片,所述名片外壳的形状和尺寸与普通名片的形状和 尺寸相同或相似;和/或所述电路壳的形状与标准USB接口的形状相同或相似。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名片,所述名片外壳上至少一面覆设有信息层。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名片,所述名片外壳的开口的内侧壁设有一对凸柱/凹 孔,所述电路壳上USB接口相对端附近的外侧壁对应设有一对凹孔/凸柱,所 述名片外壳的开口的凸柱/凹孔与所述电路壳的凹孔/凸柱相互轴接。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名片,所述存储体为闪存;或者 所述存储体包括名片信息存储模块和普通信息存储模块。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名片,所述电路壳的USB接口端附近的外侧壁对应设 有一对孔槽,所述名片外壳的开口的内侧壁对应设有一对凸尖,所述电路壳容 置于所述开口内时,所述电路壳的孔槽与所述开口的凸尖卡接定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名片,所述电路壳的USB接口相对端附近设有若干凹 槽和/或凹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名片,所述名片外壳和/或电路壳由塑料、金属、木材、 竹材或者纸材制成。本专利技术通过将USB接口、存储体以及控制电路设置在电路壳中,并且该 电路壳轴接于名片外壳的一开口内,在非使用状态下电路壳容置于该开口内, 其不仅保证了电子名片的外型美观合理,同时符合普通名片的外型标准,而且便于携带;在使用状态下只需将电路壳旋转偏离出该开口,并露出所述USB接口以供嵌插于外部设备的USB插座中传送信息,从而使用起来非常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子名片的立体分解图2是本专利技术电子名片在非使用状态下的立体结构图3是本专利技术电子名片在使用状态下的立体结构图4是本专利技术电子名片的电路壳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 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 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图1 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电子名片的立体结构,所述电子名片100为接触 式电子名片,包括有一名片外壳10和至少一电路壳20,其中电路壳20某一面的端部设有USB接口 21 ,而电路壳20的内部设有如图 4所示的控制电路25和存储体26。所述电路壳20的形状与标准USB接口的 形状相同或相似,以便将电路壳20的USB接口 21插入外部设备的USB插座 中。当然电路壳20还可以为其他形状,但至少电路壳20的USB接口21端为 标准USB接口的形状。名片外壳10设有至少一与电路壳20形状相适配的开口 11,所述电路壳 20轴接于开口 11的内侧壁上。图1 图3中开口 11均幵设在名片外壳10—边 的中央位置,实际上可以根据需要将开口 11开设在名片外壳10的任意位置。 进一步地,名片外壳10的开口 11的内侧壁可设有一对凸柱/凹孔12,所述电 路壳20上USB接口 21相对端附近的外侧壁对应设有一对凹孔/凸柱22,所述 名片外壳10的开口 11的凸柱/凹孔12与所述电路壳20的凹孔/凸柱22相互轴 接。所述名片外壳10的形状和尺寸与普通名片的形状和尺寸相同或相似,以 符合普通名片的外型标准。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名片外壳IO的形状 设计为其他多边形、圆形、椭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等。在本专利技术中,电路壳20在非使用状态下电路壳20容置于开口 11内,其不仅保证了电子名片100的外型美观合理,符合普通名片的外型标准,而且便于携带;在使用状态下只需将电路壳20旋转偏离出开口 11,并露出所述USB 接口 21以供嵌插于外部设备(如计算机)的USB插座中传送信息,因而使用起来非常简单方便。所述电路壳20的USB接口 21相对端附近还可设有若干凹槽禾B/或凹孔23, 在该凹槽和/或凹孔23上施加少许压力,就可轻易地使电路壳20旋转离开名 片外壳10的开口 11。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壳20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多个, 但这时名片外壳10上就要对应设有多个开口 11 了。更好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名片外壳10还包括一覆设于部分开口 11上的挡板 13,所述挡板13及其所覆盖的开口 11之间形成一凹槽。所述电路壳20上USB 接口 21相对端与未被挡板13覆盖的开口 11的内侧壁轴接,如图1所示,未 被挡板13覆盖的开口 11的内侧壁上设有一对凸柱/凹孔12,电路壳20对应设 有的一对凹孔/凸柱22与该凸柱/凹孔12相互轴接。在非使用状态下,电路壳 20容置于名片外壳10的开口 11内,且挡板13与电路壳20上设有USB接口 21的一面贴合。该挡板13 —方面可以保护USB接口 21的电路部分不易被损 伤,另一方面挡板13可以起到固定电路壳20的作用,且能是的外型更为美观 合理。所述名片外壳10上的开口 11和挡板13可以是一体成型。所述电路壳20的USB接口 21端附近的外侧壁可对应设有一对孔槽24, 所述名片外壳10的开口 11的内侧壁对应设有一对凸尖14,当在非使用状态 下电路壳20容置于名片外壳10的开口 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名片,包括一名片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至少一电路壳,所述电路壳某一面的端部设有USB接口,所述电路壳的内部设有存储体及控制电路; 所述名片外壳设有至少一与所述电路壳形状相适配的开口,所述电路壳轴接于所述开口的内侧壁上,在非使用状态下所述电路壳容置于所述开口内;在使用状态下所述电路壳旋转偏离出所述开口并露出所述USB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名片,包括一名片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至少一电路壳,所述电路壳某一面的端部设有USB接口,所述电路壳的内部设有存储体及控制电路;所述名片外壳设有至少一与所述电路壳形状相适配的开口,所述电路壳轴接于所述开口的内侧壁上,在非使用状态下所述电路壳容置于所述开口内;在使用状态下所述电路壳旋转偏离出所述开口并露出所述USB接口。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名片外壳还包括一覆设于部分所述开口上的挡板,所述挡板及其所覆盖的开口之间形成凹槽;所述电路壳上USB接口相对端与未被所述挡板覆盖的所述开口的内侧壁轴接,在非使用状态下所述电路壳容置于所述开口内,且所述挡板与所述电路壳设有USB接口的一面贴合。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名片外壳上的开 口和挡板一体成型。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名片外壳的形状 和尺寸与普通名片的形状和尺寸相同或相似;和/或所述电路壳的形状与标准USB接口的形状相同或相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宜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钱袋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