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呼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0381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杀菌呼吸器,其包括一面罩、一框架、一外盖、一风扇及一杀菌模块。面罩贯穿开设有一内进气口及一内排气口。框架设置在面罩的外侧,框架开设有连通面罩的一通口,且通口覆盖有一滤芯。外盖罩盖面罩的外侧而与面罩闭合且框架位于外盖与面罩之间,框架与外盖之间围设形成一杀菌室且杀菌室连接通口。风扇设置在框架且位于通口及面罩的内进气口之间。杀菌模块设置在杀菌室内。杀菌模块设置在杀菌室内。杀菌模块设置在杀菌室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杀菌呼吸器


[0001]本技术有关于电子口罩或呼吸器,尤其是一种先杀菌再过滤的主动进气式呼吸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口罩或一般的携带式呼吸器或空气清净器只藉由滤芯过滤空气中的微粒,然而空气中的病菌仍能够通过滤芯。为增进过滤效果必需使用孔隙较小的滤芯,如此将造成使用者吸气的负担。同时前述的空气清净器大多也相当简易而效果不彰。
[0003]一般而言,现有的携带式呼吸器或空气清净器多配置在滤芯之后以对于过滤后的空气进行杀菌流程。然而杀菌后的空气没有进行过滤的流程,其仍可能存在杀菌过种中产生的残留物,故对于使用者仍存在风险。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的问题点,即成为本技术改良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先杀菌再过滤的主动进气式呼吸器。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杀菌呼吸器,其包括一面罩、一框架、一外盖、一风扇及一杀菌模块。面罩贯穿开设有一内进气口及一内排气口。框架设置在面罩的外侧,框架开设有连通面罩的一通口,且通口覆盖有一滤芯。外盖罩盖面罩的外侧而与面罩闭合且框架位于外盖与面罩之间,框架与外盖之间围设形成一杀菌室且杀菌室连接通口。风扇设置在框架且位于通口及面罩的内进气口之间。杀菌模块设置在杀菌室内。
[0007]本技术的杀菌呼吸器,其杀菌模块至少包含一银离子杀菌组件,离子杀菌组件包含一格栅,格栅的表面涂覆有银涂层且滤芯被格栅压制固定于框架格栅具有多个支脚,该些支脚支撑于滤芯使得格栅与滤芯之间具有间隙。
[0008]本技术的杀菌呼吸器,其杀菌模块包含至少一主动杀菌组件,主动杀菌组件为一紫外光源组件、一高压杀菌组件或一负离子杀菌组件。杀菌呼吸器更包含设置在框架的一控制模块以及一电池模块,且控制模块分别电性连接主动杀菌组件以及电池模块。负离子杀菌组件包含一毛刷以及电性连接毛刷的一变压器,毛刷设置在杀菌室内。杀菌模块更包含一纳米涂层杀菌金属盒且紫外光源组件的投射方向朝向纳米涂层杀菌金属盒内配置。纳米涂层杀菌金属盒的内壁面设有一光触媒纳米涂层。高压杀菌组件包含多个导电件,且各导电件的至少一部分露出在杀菌室内。
[0009]本技术的杀菌呼吸器,其内排气口设置有一单向阀。单向阀包含一阀瓣,阀瓣的一部分固接面罩,且阀瓣覆盖于内排气口的外侧。
[0010]本技术的杀菌呼吸器,其外盖开设有一外排气口,框架与面罩之间围设形一排气道,排气道分别连通内排气口以及外排气口。
[0011]本技术的杀菌呼吸器,其框架设有一第一磁吸件,且外盖设有对应吸附件第
一磁吸件的一第二磁吸件。面罩的边缘设有一胶圈。
[0012]本技术的杀菌呼吸器将外部的空气先进行杀菌后再进行过滤,因此能够确保滤除杀菌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物反应残留物,故能够提供净化及过滤过的干净空气给使用者。
[0013]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杀菌呼吸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杀菌呼吸器的配戴状态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杀菌呼吸器其杀菌模块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杀菌呼吸器其外盖拆卸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杀菌呼吸器的立体透示图。
[0019]图6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杀菌呼吸器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7至图10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杀菌呼吸器的各视角的剖示意图。
[0021]图11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杀菌呼吸器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12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杀菌呼吸器的立体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0:使用者
[0025]11:面部
[0026]100:面罩
[0027]101:内进气口
[0028]102:内排气口
[0029]110:单向阀
[0030]111:阀瓣
[0031]120:胶圈
[0032]130:束带
[0033]200:框架
[0034]201:杀菌室
[0035]202:排气道
[0036]203:通口
[0037]210:滤芯
[0038]220:第一磁吸件
[0039]300:外盖
[0040]301:外进气口
[0041]302:外排气口
[0042]320:第二磁吸件
[0043]400:风扇
[0044]500:杀菌模块
[0045]510:纳米涂层杀菌金属盒
[0046]520:紫外光源组件
[0047]530:高压杀菌组件
[0048]531:本体
[0049]532:导电件
[0050]540:负离子杀菌组件
[0051]541:毛刷
[0052]542:变压器
[0053]550:银离子杀菌组件
[0054]551:格栅
[0055]552:支柱
[0056]600:控制模块
[0057]700:电池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5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0059]参阅图1,本技术之第一实施提供一种杀菌呼吸器,其包括一面罩100、一框架200、一外盖300、一风扇400、一杀菌模块500、一控制模块600以及一电池模块700。
[0060]参阅图1至图6,面罩100用于罩盖使用者10的面部11,其可以罩盖使用者10的整个面部11也可以只罩盖使用者10的口鼻。于本实施例中,面罩100较佳地为塑胶制成,面罩100概呈弧形罩体,面罩100贯穿开设有一内进气口101以将空气引入面罩100供使用者10吸入,面罩100并贯穿开设有一内排气口102以将使用者10呼出气体排出面罩100,且沿面罩100的边缘设有一胶圈120以供密合使用者10的面部11。再者,面罩100的边缘上设有至少一束带130以供束缚使用者10的头部。于本实施例中,内排气口102较佳地设置有一单向阀110以避免排出面罩100的气体回流。
[0061]参阅图1及图3至图5,具体而言,单向阀110包含一阀瓣111,阀瓣111的一部分固接面罩100且阀瓣111覆盖于内排气口102的外侧。使用者10呼出的气体能够将阀瓣111向外推离内排气口102而通过内排气口102排出;当使用者10吸气时,阀瓣111则受面罩100内负压驱使向内密合内排气口102。于本实施例中,阀瓣111较佳地为一硅胶制成的薄片,且阀瓣111的一侧边缘固接于面罩100,然而本技术并不仅限于此。
[0062]参阅图1及图3至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杀菌呼吸器,用于将空气杀菌净化后再过滤并输出,其特征在于,该杀菌呼吸器包括:一面罩,贯穿开设有一内进气口及一内排气口;一框架,设置在该面罩的外侧,该框架开设有连通该面罩的一通口,且该通口覆盖有一滤芯;一外盖,罩盖该面罩的外侧而与该面罩闭合且该框架位于该外盖与该面罩之间,该框架与该外盖之间围设形成一杀菌室且该杀菌室连接该通口;一风扇,设置在该框架且位于该通口及该面罩的该内进气口之间;以及一杀菌模块,设置在该杀菌室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杀菌模块至少包含一银离子杀菌组件,该银离子杀菌组件包含一格栅,该格栅的表面涂覆有银涂层且该滤芯被该格栅压制固定于该框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菌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格栅具有多个支脚,该些支脚支撑于该滤芯使得该格栅与该滤芯之间具有间隙。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菌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杀菌模块包含至少一主动杀菌组件,该主动杀菌组件为一紫外光源组件、一高压杀菌组件或一负离子杀菌组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更包含设置在该框架的一控制模块以及一电池模块,且该控制模块分别电性连接该主动杀菌组件以及该电池模块。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淳正
申请(专利权)人:冠德科技柬埔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