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环保深基坑降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0180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绿色环保深基坑降水设备,包括井点管,井点管内壁的底部开设有螺纹,滤管外表面两侧且靠近底部的位置上开设有触发槽。通过流体扇处于静止状态下且在清理管内部中正常水流速度的冲击作用下所受到的作用力大于清理装置自身的重力,从而在水流冲击的作用下带动清理装置沿图2中竖直向上的方向移动,当滤孔被杂物阻塞导致滤管内部的水流流速减小,从而使流体扇所受到的水流冲击力减小,此时清理装置会沿图2中竖直向下的方向移动直至清理管的底部将滤孔阻塞的杂物去除,保证水流能够正常通过滤孔进入到滤管的内部,避免滤孔受到阻塞后流速减小导致设备降水的效率降低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置的稳定性。置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环保深基坑降水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绿色环保深基坑降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基坑开挖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施工步骤,由于一些施工地点的地下水位高于开挖地面,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为保证基坑能在干燥条件下施工,防止边坡失稳、基础流砂、坑底隆起、坑底管涌和地基承载力下降而做的降水工作,传统的降水设备由水泵、总管、弯联管、井点管、滤管提示设备等构件构成,其中井点管和滤管完全处于地下,这也是目前使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一种降水设备,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维护成本低廉的优点。
[0003]虽然现有的降水设备具有诸多的优点,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用于降水的井点管和滤管完全处于地下,工作状态无法及时被施工人员所获悉,而地下水中的杂物较多,极易出现滤管被杂物阻塞而使水流无法正常流通,并且提示设备只能通过管内的流速进行检测,也无法直接获悉滤管的阻塞情况,导致降水作业的效率降低,并且一旦出现阻塞就需要将井点管和滤管抽出,使得维护不便,对此,本申请文件提出一种绿色环保深基坑降水设备,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绿色环保深基坑降水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绿色环保深基坑降水设备,具备能够自动对滤管上杂物进行清理的优点,解决了传统设备对滤管清理时操作不便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环保深基坑降水设备,包括井点管,所述井点管内壁的底部开设有螺纹且通过该螺纹固定套接有滤管,所述滤管外表面两侧且靠近底部的位置上开设有触发槽,所述触发槽底部靠近内侧的位置上开设有行程槽,所述行程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触发装置,所述触发槽底部靠近外侧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接触器,所述滤管外表面位于触发槽上方的位置上开设有滤孔且滤孔的数量为八个并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分布,所述滤管外表面位于滤孔上方的位置上开设有行程孔且行程孔的数量为四个并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分布,所述滤管的外表面且通过行程孔活动安装有清理装置,所述滤管内腔且位于行程孔上方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杆。
[0006]优选的,所述触发装置包括密封内板,所述密封内板活动套接在滤管的内部,所述密封内板外表面的两侧固定安装有触发块且触发块与触发槽活动套接,所述触发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环形外板且环形外板活动套接在滤管的外部,所述触发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行程板,所述行程板活动安装在行程槽的内部。
[0007]优选的,所述清理装置包括清理管,所述清理管外表面靠近底部的位置上开设有连通孔且连通孔的数量为八个并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分布,所述清理管内壁且位于连通孔上方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行程孔活动套接,所述连接块一端且位于滤
管内部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环形转动座,所述环形转动座内圈靠近中间的位置上开设有环形槽且该环形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流体扇,所述流体扇顶部且位于中心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弹力绳,所述弹力绳的数量为两个且弹力绳的顶部与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连通孔的外形与滤孔的外形相同且连通孔的位置与滤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连通孔与滤孔之间的距离与行程孔的长度相同。
[0009]优选的,所述流体扇处于静止状态下且在清理管内部中正常水流速度的冲击作用下所受到的作用力大于清理装置自身的重力。
[0010]优选的,所述接触器的输出端通过信号连接的方式与提示设备的输入端相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专利技术通过流体扇处于静止状态下且在清理管内部中正常水流速度的冲击作用下所受到的作用力大于清理装置自身的重力,使得该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水流通过连通孔进入到清理管的内部,使得流体扇在水流的作用下发生旋转,由于流体扇顶部且位于中心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弹力绳,弹力绳的数量为两个且弹力绳的顶部与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使得流体扇旋转的过程中带动两个弹力绳相互缠绕,直至弹力绳缠绕至极限使得流体扇无法在进行转动,此时通过流体扇处于静止状态下且在清理管内部中正常水流速度的冲击作用下所受到的作用力大于清理装置自身的重力,从而在水流冲击的作用下带动清理装置沿图2中竖直向上的方向移动,当滤孔被杂物阻塞导致滤管内部的水流流速减小,从而使流体扇所受到的水流冲击力减小,此时清理装置会沿图2中竖直向下的方向移动直至清理管的底部将滤孔阻塞的杂物去除,保证水流能够正常通过滤孔进入到滤管的内部,避免滤孔受到阻塞后流速减小导致设备降水的效率降低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并且在阻塞滤孔的杂物去除后滤管内部的水流流速恢复正常,使得流体扇在正常水流中所受到的冲击力大于清理装置自身的重力,并在该作用效果下再次沿图2中竖直向上的方向移动并复位,使得该装置能够完全通过自动化的方式来解决阻塞的问题,避免了井点管在埋入井点坑中使得施工人员无法直接观察到滤管的工作状态易导致阻塞而不易被人察觉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0013]2、本专利技术通过弹力绳的数量为两个且弹力绳的顶部与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使得弹力绳在流体扇旋转的作用下相互缠绕后具有一定的弹力并且该弹力与水流对流体扇形成的扭矩相互平衡,当滤孔被阻塞且使水流流速减缓时,使得流体扇所受到的扭矩减小,同时弹力绳自身的弹力得到释放,释放的过程中带动流体扇进行反转并推动清理装置沿图2中竖直向下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进行加速,避免清理装置由于水流冲击力和浮力的作用下移动速度过慢而无法正常将阻塞滤孔的杂物去除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去除杂物的效率,并且滤孔受到的阻塞越严重会使水流的速度进一步减缓,从而使弹力绳的弹力进一步释放,流体扇的转速越高并对清理装置的加速效果越强,对阻塞滤孔的杂物的清理效果越强,避免了阻塞滤孔的杂物过多导致清理装置速度过慢而无法清理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的清理能力。
[0014]3、本专利技术通过触发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行程板,行程板活动安装在行程槽的内部,由于密封内板下方的液体处于禁止状态而密封内板上方的液体处于流动状态,使得密封内板受到沿图8中竖直向上的方向的作用力,从而使触发块与接触器一直保持脱离的状态,从而使提示设备一直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当清理装置发生位移对阻塞滤孔的杂物进
行清理时会与环形外板相接触并推动触发装置同步运动,从而使触发块与接触器相接触,并且滤孔完成清理后会自行复位同时触发装置同步进行复位,使得提示设备在短时间内处在故障状态然后恢复正常工作状态,从而提示施工人员该装置处在正常的工作状态,当滤孔受到的阻塞过于严重并且清理装置无法在对滤孔中的杂物进行清理时,此时滤管内部的水流速度不断减慢最终导致触发装置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与接触器接触并使提示设备长时间处在故障状态,从而提醒施工人员该井点管需要进行维护,从而对该装置及时进行维护,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剖面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环保深基坑降水设备,包括井点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点管(1)内壁的底部开设有螺纹且通过该螺纹固定套接有滤管(2),所述滤管(2)外表面两侧且靠近底部的位置上开设有触发槽(3),所述触发槽(3)底部靠近内侧的位置上开设有行程槽(4),所述行程槽(4)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触发装置(5),所述触发槽(3)底部靠近外侧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接触器(6),所述滤管(2)外表面位于触发槽(3)上方的位置上开设有滤孔(7)且滤孔(7)的数量为八个并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分布,所述滤管(2)外表面位于滤孔(7)上方的位置上开设有行程孔(8)且行程孔(8)的数量为四个并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分布,所述滤管(2)的外表面且通过行程孔(8)活动安装有清理装置(9),所述滤管(2)内腔且位于行程孔(8)上方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环保深基坑降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装置(5)包括密封内板(51),所述密封内板(51)活动套接在滤管(2)的内部,所述密封内板(51)外表面的两侧固定安装有触发块(52)且触发块(52)与触发槽(3)活动套接,所述触发块(5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环形外板(53)且环形外板(53)活动套接在滤管(2)的外部,所述触发块(5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行程板(54),所述行程板(54)活动安装在行程槽(4)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爱国文建鹏尹华付策岭莫进丰陈明杨广汤佳茗陆辉何鹏飞杨彤吕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勘察测绘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