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作物营养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0177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作物营养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绿肥纤维球20~30份、聚糖多肽生物钾5~10份、液态缓释氮肥10~20份、钙镁磷肥5~10份、正丁基磷代氨基乙酰丙酸钠3~5份、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作物营养肥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
,具体涉及一种农作物营养肥。

技术介绍

[0002]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多种营养元素,由于土壤中的养分是有限的,这些营养元素需要根据土壤状况和农作物需求及时、合理的补充才能获得高产、稳产。但是,农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同的生长阶段吸收各种元素的数量不同,同一生长阶段吸收各种营养也不相同。同时,肥料施入土壤存在流失、固定等引起损失和失效等问题。土壤会变得板结、通透性变差、团粒结构减少,土壤的pH值会过酸或过碱,最终会导致土壤肥力严重下降,降低农产品质量,不适于作物生长;另一方面,化肥在土壤中的利用效率低,过多的化肥流失后又会造成水资源和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环境友好且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的农作物营养肥。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农作物营养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绿肥纤维球20~30份、聚糖多肽生物钾5~10份、液态缓释氮肥10~20份、钙镁磷肥5~10份、正丁基磷代氨基乙酰丙酸钠3~5份、5

氨基乙酰丙酸2~8份、碳酶3~6份。
[0005]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绿肥纤维球20份、聚糖多肽生物钾5份、液态缓释氮肥10份、钙镁磷肥5份、正丁基磷代氨基乙酰丙酸钠3份、5

氨基乙酰丙酸2份、碳酶3份。
[0006]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绿肥纤维球30份、聚糖多肽生物钾10份、液态缓释氮肥20份、钙镁磷肥10份、正丁基磷代氨基乙酰丙酸钠5份、5

氨基乙酰丙酸8份、碳酶6份。
[0007]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绿肥纤维球25份、聚糖多肽生物钾7.5份、液态缓释氮肥15份、钙镁磷肥7.5份、正丁基磷代氨基乙酰丙酸钠4份、5

氨基乙酰丙酸5份、碳酶4.5份。
[0008]进一步地,所述绿肥纤维球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所得:将腐熟的绿肥粉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后,以纳米级玉米淀粉为粘合剂沉积在可降解吸水纤维编织球的表面,即得绿肥纤维球。
[0009]进一步地,所述可降解吸水纤维编织球为网状空心结构,其粒径为24~30目。
[0010]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既能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需要的营养成分,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作物的抗逆能力以及后期的品质、产量;又能实现养分的释放调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并提高作物吸收养分的能力,从而降低肥料用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2]实施例1一种农作物营养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绿肥纤维球20份、聚糖多肽生物钾5份、液态缓释氮肥10份、钙镁磷肥5份、正丁基磷代氨基乙酰丙酸钠3份、5

氨基乙酰丙酸2份、碳酶3份。
[0013]本实施例中,绿肥纤维球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所得:将腐熟的绿肥粉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后,以纳米级玉米淀粉为粘合剂沉积在可降解吸水纤维编织球的表面,即得绿肥纤维球;所述可降解吸水纤维编织球为网状空心结构,其粒径为24~30目,绿肥粉与可降解吸水纤维编织球的质量比为2:1。
[0014]实施例2一种农作物营养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绿肥纤维球30份、聚糖多肽生物钾10份、液态缓释氮肥20份、钙镁磷肥10份、正丁基磷代氨基乙酰丙酸钠5份、5

氨基乙酰丙酸8份、碳酶6份。
[0015]本实施例中,绿肥纤维球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所得:将腐熟的绿肥粉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后,以纳米级玉米淀粉为粘合剂沉积在可降解吸水纤维编织球的表面,即得绿肥纤维球;所述可降解吸水纤维编织球为网状空心结构,其粒径为24~30目,绿肥粉与可降解吸水纤维编织球的质量比为3:1。
[0016]实施例3一种农作物营养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绿肥纤维球25份、聚糖多肽生物钾7.5份、液态缓释氮肥15份、钙镁磷肥7.5份、正丁基磷代氨基乙酰丙酸钠4份、5

氨基乙酰丙酸5份、碳酶4.5份。
[0017]本实施例中,绿肥纤维球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所得:将腐熟的绿肥粉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后,以纳米级玉米淀粉为粘合剂沉积在可降解吸水纤维编织球的表面,即得绿肥纤维球;所述可降解吸水纤维编织球为网状空心结构,其粒径为24~30目,绿肥粉与可降解吸水纤维编织球的质量比为1:1。
[0018]田间试验:以小麦作为试验对象,共设置试验区3块,对照区3块,试验区分别施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所述的农作物营养粉替代种植过程中的氮磷钾复合肥,作为实验组1,实验组2和实验组3;试验区分别采用传统的小麦专用氮磷钾复合肥1总养分含量为40%的氮磷钾比例为16:16:8;小麦专用氮磷钾复合肥2总养分含量为42%的氮磷钾比例为16:20:6;小麦专用氮磷钾复合肥3总养分含量为51%的氮磷钾比例为25:12:8,作为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其中,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所述的农作物营养粉的施用量分别为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小麦专用氮磷钾复合肥的用量的80%,其余处理均相同;以小麦产量作为检测指标,结果: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小麦产量均高于对照组1、对照组2和对组组3,较对照组1的增产率为11.3%左右。可见,本专利技术的农作物营养肥在可以减少氮磷钾复合肥用量20%的同时,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的产量。
[0019]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作物营养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绿肥纤维球20~30份、聚糖多肽生物钾5~10份、液态缓释氮肥10~20份、钙镁磷肥5~10份、正丁基磷代氨基乙酰丙酸钠3~5份、5

氨基乙酰丙酸2~8份、碳酶3~6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作物营养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绿肥纤维球20份、聚糖多肽生物钾5份、液态缓释氮肥10份、钙镁磷肥5份、正丁基磷代氨基乙酰丙酸钠3份、5

氨基乙酰丙酸2份、碳酶3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作物营养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绿肥纤维球30份、聚糖多肽生物钾10份、液态缓释氮肥20份、钙镁磷肥10份、正丁基磷代氨基乙酰丙酸钠5份、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艳超晏芳高巨王晓静王爱东
申请(专利权)人: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