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压下油管可溶堵塞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017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压下油管可溶堵塞器,包括本体及其内部设置的隔离环和可溶堵塞体,且隔离环与可溶堵塞体相互平行设置,隔离环位于可溶堵塞体的第一端,可溶堵塞体的第二端设置隔绝套,且隔绝套的一端设置凹槽,可溶堵塞体的第二端外围套接至凹槽内,隔绝套外围与本体内圈之间、隔离环外围与本体内圈之间均设置O型圈,本体侧壁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安装固定部件,固定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可溶堵塞体的第一端外围。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带压下油管可溶堵塞器,可以封隔油管内部的压力,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可靠,易于操作,可以实现安全、稳定的将油管下到设计位置。将油管下到设计位置。将油管下到设计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压下油管可溶堵塞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管作业工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压下油管可溶堵塞器。

技术介绍

[0002]固井完成后井筒为封闭腔体,为了给后期压裂改造提供泵送循环通道,需打开完井管柱趾端的一处套管及其外部水泥环,沟通井筒与地层,在油田固井作业时,压裂完成后需下入生产管柱进行生产,在现有技术中常用做法是采用带压作业机下油管,管内用破裂盘临时封堵,从现场施工来看,由于井下条件复杂和现场人员操作不当等因素,临时破裂盘会提前破裂,不能起到临时封堵的作用,所以要求设计一种新式的临时封堵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带压下油管可溶堵塞器,以解决油管在带压的井况中应用过程中稳定性不可控,且失效后无补救措施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带压下油管可溶堵塞器,包括本体及其内部设置的隔离环和可溶堵塞体,且隔离环与可溶堵塞体相互平行设置,隔离环位于可溶堵塞体的第一端,可溶堵塞体的第二端设置隔绝套,且隔绝套的一端设置凹槽,可溶堵塞体的第二端外围套接至凹槽内,隔绝套外围与本体内圈之间、隔离环外围与本体内圈之间均设置O型圈,本体侧壁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安装固定部件,固定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可溶堵塞体的第一端外围。
[0006]进一步的,所述隔绝套的材质是橡胶。
[000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件是第一锁钉,可溶堵塞体的第一端外围设有第一环槽,第一锁钉的外围固定连接至第一通孔内,第一锁钉的一端卡接至第一环槽内。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件包括顶丝和剪钉,可溶堵塞体的第一端外围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是盲孔,剪钉的第一端外围位于第二通孔内,剪钉的第二端外围位于第一通孔内,顶丝外围固定安装至第一通孔内,且顶丝的一端与剪钉的第二端接触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本体内圈设置第一环台,且第一环台位于隔离环与可溶堵塞体之间,隔离环的一端接触连接至第一环台的一端,第一环台的另一端接触连接至可溶堵塞体的第一端。
[0010]进一步的,所述本体内圈设有第二环槽,挡环外围固定安装至第二环槽内,挡环的一端接触连接至隔离环的一端,隔离环位于挡环与第一环台之间。
[0011]进一步的,所述隔离环的一端设有薄壁槽。
[0012]进一步的,所述隔离环材质为黄铜、陶瓷和氧化锆的任意一种。
[00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带压下油管可溶堵塞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以封隔油管内部的压力,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可靠,易于操作,可以实现安全、稳定的将油管下到设计位置,且在当生产任务紧迫时,在击穿隔离环后也可正向打压,剪断本体和可溶堵塞体之间的剪钉,剪钉剪断后依靠可溶堵塞体自身的重力降落到井底,并在井底逐渐溶解,可
以在多种生产场景应用。
附图说明
[0014]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带压下油管可溶堵塞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带压下油管可溶堵塞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带压下油管可溶堵塞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
本体;2

隔离环;3

堵塞体;4

隔绝套;5

O型圈;6

顶丝;7

剪钉;8

第一环台;9

挡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4]如图1

3所示,带压下油管可溶堵塞器,带压下油管可溶堵塞器,包括本体1及其内部设置的隔离环2和可溶堵塞体3,本体1为刚性材料加工而成,本实施例采用现有技术的钢管制成,隔离环2与可溶堵塞体3相互平行设置,隔离环2位于可溶堵塞体3的第一端,隔离环2材质为黄铜、陶瓷和氧化锆的任意一种,可溶堵塞体3的第二端设置隔绝套4,隔绝套4的材质是硫化橡胶或PEEK,且隔绝套4的一端设置凹槽,可溶堵塞体3的第二端外围套接至凹槽内,隔绝套4用于防止可溶堵塞体3第二端与溶解介质接触,防止溶解介质侵蚀可溶堵塞体3,确保可溶堵塞体3的溶解方向和方式可控,且本实施例内可溶堵塞体3选用镁基体或其他合金材质,可溶堵塞体3内不含重金属元素,溶解介质为含有电解质的水溶液,隔绝套4外围与本体1内圈之间、隔离环2外围与本体1内圈之间均设置O型圈5,用于确保此部分的密封,本体1侧壁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安装固定部件,固定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可溶堵塞
体3的第一端外围。
[0025]固定部件可以选用多种形式,固定部件用于固定可溶堵塞体3与本体1的初始位置,固定部件是第一锁钉,可溶堵塞体3的第一端外围设有第一环槽,第一锁钉的外围固定连接至第一通孔内,第一锁钉的一端卡接至第一环槽内。
[0026]固定部件包括顶丝6和剪钉7,剪钉7材质为锡青铜,剪钉7为圆柱结构,可溶堵塞体3的第一端外围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是盲孔,剪钉7的第一端外围位于第二通孔内,剪钉7的第二端外围位于第一通孔内,顶丝6外围固定安装至第一通孔内,且顶丝6的一端与剪钉7的第二端接触连接。
[0027]本体1内圈设置第一环台8,且第一环台8位于隔离环2与可溶堵塞体3之间,隔离环2的一端接触连接至第一环台8的一端,第一环台8的另一端接触连接至可溶堵塞体3的第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压下油管可溶堵塞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及其内部设置的隔离环(2)和可溶堵塞体(3),且隔离环(2)与可溶堵塞体(3)相互平行设置,隔离环(2)位于可溶堵塞体(3)的第一端,可溶堵塞体(3)的第二端设置隔绝套(4),且隔绝套(4)的一端设置凹槽,可溶堵塞体(3)的第二端外围套接至凹槽内,隔绝套(4)外围与本体(1)内圈之间、隔离环(2)外围与本体(1)内圈之间均设置O型圈(5),本体(1)侧壁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安装固定部件,固定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可溶堵塞体(3)的第一端外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压下油管可溶堵塞器,其特征在于:隔绝套(4)的材质是橡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压下油管可溶堵塞器,其特征在于:固定部件是第一锁钉,可溶堵塞体(3)的第一端外围设有第一环槽,第一锁钉的外围固定连接至第一通孔内,第一锁钉的一端卡接至第一环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压下油管可溶堵塞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永向冉照辉杨南鹏李少卜杨久建李学松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德瑞克石油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