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文波专利>正文

一种节能无烟火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9841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火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节能无烟火炉,为了解决现有柴火炉的两个燃烧室相互独立分开而导致热量利用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炉体外壳,所述炉体外壳的内部套设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的外壁与炉体外壳之间具有用于烟尘通过的腔体,所述炉体外壳和内壳体上对应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可燃物放入口,所述内壳体的上部开设有若干用于将燃烧产生的烟气引入到腔体的烟气通孔,所述内壳体内放置有燃烧室,所述可燃物放入口位于燃烧室的上方,所述炉体外壳上还安装有混合装置。所述炉体外壳上还安装有混合装置。所述炉体外壳上还安装有混合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无烟火炉


[0001]本技术属于火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无烟火炉,采用碳、木材、树枝、秸秆等作为燃烧物,用于室内外烹饪。

技术介绍

[0002]火炉(或者称为炉子)用于烹饪或者取暖,广泛应用于农村室内或者户外,针对不同的使用情况,市场上出现了各种结构类型的火炉。
[0003]而对于农村或者户外使用的柴火炉,由于燃烧的木材、树枝、秸秆等产生的烟尘较大,烟尘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燃烧不充分,因此,燃烧充分与否是评判柴火炉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现有技术中用于燃烧木材、秸秆等的火炉的技术文献也较多。
[0004]例如公开号为CN210179678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控灰、高位二次进气的柴火炉,它包括有炉体、内胆,其中,内胆卡装在炉体内,炉体其中一侧开口形成进柴口,内胆呈U形,内胆底部活动安装有控灰杆,控灰杆下方的内胆底部设有数量大于2条的清灰进气口,内胆两侧设有二次进气导向板,二次进气导向板与炉体内腔壁之间形成上下贯穿的二次进气口,二次进气口底部穿过炉体与外界连接,二次进气口顶部位于炉体内腔上部。本方案各部件采用组装式结构,易拆装,方便维护与更换。
[0005]又例如公开号为CN208606205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可二次供氧的柴火取暖炉,它包括有炉座、内胆、外壳,炉座外侧套装有进风罩,进风罩与炉座之间预留有进风通道,外壳安装在进风罩顶部,外壳内套装有内胆,安装后的外壳与内胆之间预留有供风通道,供风通道与进风通道连接,内胆顶部扣装有回风圈,回风圈外周面上部分布有热风导流叶,相邻热风导流叶之间的回风圈外周面上设有导风孔,导风孔与供风通道连接;回风圈上方的外壳与内胆之间形成混合区,混合区一侧的外壳上连接有烟管;外壳另一侧设有进柴口,进柴口的出口延伸至内胆内。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
[0006]又例如公开号为CN209101334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涡旋燃烧无烟灰尘收集柴火炉,自动落柴下部炉体第一燃烧室和涡旋进风燃烧收集灰尘第二燃烧室上下连接安装,下部炉体第一燃烧室外壳上包罩式安装密封保温包罩热风腔装置,密封保温包罩热风腔上设有风机进风口、出风口、猛火进风椎形丝扣开关阀,热风管导管一端连接密封保温热风腔的出风口,另一端连接涡旋进风燃烧收集灰尘第二燃烧室装置的进风口,通过此连接,使之两腔体内风道连通,形成涡旋离心风力供氧燃烧,分离收集灰尘,调节猛火开关阀加大供氧,即可猛火燃烧,在无风机情况下也能多次进风供氧燃烧,开关调节进风口门大小,大火、小火即可调控。
[0007]综上,对于柴火炉而言,为了充分燃烧降低烟尘或者达到无烟尘,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提高进气量,二是进行二次燃烧。
[0008]然而,现有技术中能够进行二次燃烧的柴火炉,两个燃烧室之间相互独立分开(例如内外独立、上下独立),由于两个燃烧室相互独立分开,并且二次燃烧室产生的热量远远低于一次燃烧室的热量,导致二次燃烧室的热量不能够充分利用,导致热量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解决现有柴火炉的两个燃烧室相互独立分开而导致热量利用率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节能无烟火炉,能够将产生的烟气引入到燃烧室中继续燃烧,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两个相互独立分来的燃烧室能够提高热量利用率,同时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烟尘。
[0010]为解决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1]一种节能无烟火炉,包括炉体外壳,所述炉体外壳的内部套设有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的外壁与炉体外壳之间具有用于烟尘通过的腔体,所述炉体外壳和内壳体上对应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可燃物放入口,所述内壳体的上部开设有若干用于将燃烧产生的烟气引入到腔体的烟气通孔,所述内壳体内放置有燃烧室,所述可燃物放入口位于燃烧室的上方,所述炉体外壳上还安装有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用于将内壳体与炉体外壳之间的烟气与从炉体外壳外部进入的空气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气。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合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与内壳体相互接触,所述壳体的外侧延伸出炉体外壳并开设有用于将炉体外壳外部的空气引入的补风口,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将内壳体与炉体外壳之间的烟气与从补风口进入的空气进行混合的混合腔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用于将腔体中的烟气引入到混合腔体中的烟气进口,所述壳体朝向内壳体的一侧开设有与混合腔体相互连通的出气口,所述内壳体上对应于出气口的位置开设有通风口。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烟气进口位于壳体的上端面。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炉体外壳外部的壳体上转动连接有用于调节补风口进气量大小的补风板,或者所述补风口的尺寸大小可调。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室的侧壁和/或底部开设有多个用于混合气进入到燃烧室内部进行燃烧的通孔。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对应于补风口的位置设置有抽风机或者风扇。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室的底部配设有呈喇叭状的聚风罩,所述聚风罩上端的尺寸小于聚风罩下端的尺寸,所述燃烧室的底部对应聚风罩的位置设有用于落灰以及进气的条形口,所述聚风罩的下部卡持在炉体外壳的底部。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炉体外壳的顶部安装有呈喇叭状的烟火分离器,所述烟火分离器上端的开口尺寸大于烟火分离器下端的尺寸,所述烟火分离器的上端连接在炉体外壳上,所述烟火分离器的下端延伸入内壳体的内部;所述烟火分离器的圆周上开设有多个分离孔。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烟火分离器与内壳体之间具有用于烟气通过的间隙。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炉体外壳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能够覆盖聚风罩的调节板。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的无烟聚能火炉在使用过程中,首先通过可燃物放入口向燃烧室内放入可燃烧并点燃,可燃物在燃烧室内进行燃烧的时候,通过燃烧室底部的聚风罩自然进风,从而保障可燃烧的正常燃烧。可燃物在燃烧时产生的烟气一方面通过内壳体上部的烟气通孔进入到内壳体与炉体外壳之间形成的腔体中,另一方面,当炉体外壳上放置有锅具时在锅具的阻挡作用下,烟气从烟火分离器上的分离孔进入到内壳体与炉体外壳之间的腔体中;当燃烧物在正常燃烧时,打开一定的角度的补风板并通过混合装置的补风口进入空气,
腔体中的烟气通过烟气进口进入到混合腔体中并与从补风口进入的空气进行混合,最后通过燃烧室的侧壁和/或底部上的通孔再次进入到燃烧室内部进行燃烧,从而对烟气实现二次燃烧,达到降低烟尘提高热量利用率的目的。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两个相互独立的燃烧室的方式,一方面便于降低制造和生产的成本;另一方面将燃烧物产生的烟气引入到燃烧室中进行二次燃烧,能够进一步提高热能利用率,同时将产生的烟气通过补风口补充入助燃气体(空气),能够使得燃烧室内的可燃物和烟气的燃烧更加充分,进一步保障充分燃烧,达到节能以及降低烟尘的目的。
[0023]本技术通过在混合装置的外壳上转动安装补风板或者补风口的尺寸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无烟火炉,包括炉体外壳,所述炉体外壳的内部套设有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的外壁与炉体外壳之间具有用于烟尘通过的腔体,所述炉体外壳和内壳体上对应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可燃物放入口,所述内壳体的上部开设有若干用于将燃烧产生的烟气引入到腔体的烟气通孔,所述内壳体内放置有燃烧室,所述可燃物放入口位于燃烧室的上方,所述炉体外壳上还安装有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用于将内壳体与炉体外壳之间的烟气与从炉体外壳外部进入的空气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无烟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与内壳体相互接触,所述壳体的外侧延伸出炉体外壳并开设有用于将炉体外壳外部的空气引入的补风口,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将内壳体与炉体外壳之间的烟气与从补风口进入的空气进行混合的混合腔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用于将腔体中的烟气引入到混合腔体中的烟气进口,所述壳体朝向内壳体的一侧开设有与混合腔体相互连通的出气口,所述内壳体上对应于出气口的位置开设有通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无烟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进口位于壳体的上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节能无烟火炉,其特征在于,位于炉体外壳外部的壳体上转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文波
申请(专利权)人:顾文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