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闫旭专利>正文

一种具备余热回收再利用功能的火电厂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9284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余热回收再利用功能的火电厂锅炉,包括锅炉本体和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处理箱,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水箱,储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锅炉本体、底板、处理箱、储水箱、水泵、导热管、第一导热格栅、排风管、进气管、过滤箱、排气管、支撑管、隔板、第二导热格栅、风机、输气管、衔接块、过滤网、拉手、限位槽、限位杆、拉环、立杆、推杆和弹簧的配合使用,具备余热回收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火电厂锅炉,大多没有余热回收的功能,在燃料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烟,热烟没有合理回收利用时,会导致大量热能损失,从而容易降低火电厂锅炉实用性的问题。厂锅炉实用性的问题。厂锅炉实用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余热回收再利用功能的火电厂锅炉


[0001]本技术涉及火电厂
,具体为一种具备余热回收再利用功能的火电厂锅炉。

技术介绍

[0002]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可燃物例如煤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它的基本生产过程是,燃料在燃烧时加热水生成蒸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然后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然而现有的火电厂锅炉,大多没有余热回收的功能,在燃料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烟,热烟没有合理回收利用时,会导致大量热能损失,从而容易降低火电厂锅炉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余热回收再利用功能的火电厂锅炉,具备余热回收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火电厂锅炉,大多没有余热回收的功能,在燃料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烟,热烟没有合理回收利用时,会导致大量热能损失,从而容易降低火电厂锅炉实用性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余热回收再利用功能的火电厂锅炉,包括锅炉本体和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余热回收再利用功能的火电厂锅炉,包括锅炉本体(1)和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处理箱(3),所述底板(2)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水箱(4),所述储水箱(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5),所述处理箱(3)的内腔设置有导热管(6),所述导热管(6)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热格栅(7),所述导热管(6)的顶部贯穿处理箱(3)并与水泵(5)连通,所述导热管(6)的底部贯穿处理箱(3)并与储水箱(4)连通,所述处理箱(3)的底部连通有排风管(8),所述处理箱(3)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气管(9),所述进气管(9)的顶部设置有过滤箱(10),所述进气管(9)的顶部与过滤箱(10)连通,所述过滤箱(10)的顶部连通有排气管(11),所述排气管(11)远离过滤箱(10)的一端与锅炉本体(1)连通,所述进气管(9)的左侧连通有支撑管(12),所述支撑管(12)内腔顶部和底部的右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13),所述支撑管(12)的内腔设置有第二导热格栅(14),所述第二导热格栅(14)的右侧贯穿隔板(13)并延伸至进气管(9)的内腔,所述支撑管(12)的顶部设置有风机(15),所述风机(15)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支撑管(12)连通,所述支撑管(12)底部的左侧连通有输气管(16),所述输气管(16)的底部与锅炉本体(1)连通,所述过滤箱(10)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衔接块(17),所述衔接块(17)的内腔设置有过滤网(18),所述过滤网(18)的右侧贯穿至过滤箱(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旭
申请(专利权)人:闫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