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控制分级燃烧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9205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控制分级燃烧调整方法,具体为:按照设计要求保持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调整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达到稳定工况;改变循环流化床炉内石灰石的投入策略;锅炉燃烧区域氧量的分布测量;根据检测数据进行锅炉深度控制分级燃烧调整。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氮氧化合物排放,降低成本,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运行控制水平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控制分级燃烧调整方法。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控制分级燃烧调整方法。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控制分级燃烧调整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控制分级燃烧调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锅炉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控制分级燃烧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重要优点是燃料适应性广。循环流化床锅炉既可燃烧优质煤,也可燃烧劣质燃料,如高灰煤、高硫煤、高硫高灰煤、高水分煤、煤矸石、煤泥,以及油页岩、泥煤、炉渣、树皮、垃圾等。他的这一优点,对充分利用劣质燃料具有重大意义。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污染排放量低,向循环流化床内直接加入石灰石,白云石等脱硫剂,可以脱去燃料燃烧生成的SO2。根据燃料中所含的硫量大小确定加入脱硫剂量,可达到90%的脱硫效率。因循环硫化床锅炉燃烧温度低,NOx的生成量仅有煤粉炉的1/4~1/3。标准状态下NOx的排量可以控制在300mg/Nm3以下。因此循环流化床是一种经济、有效、低污染的燃烧技术。近年来我国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矛盾凸显,压力继续加大。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火力发电厂作为煤炭消耗大户,同时也是烟尘、SO2、NOx的排放大户,针对近年来雾霾的不断来袭,国家对火电厂提出的减排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当前锅炉分级燃烧降低氮氧化物的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电厂,但通过研究试验发现,在分级燃烧改造的基础上深入开发强化分级燃烧效果,仍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如何实现炉膛内各区域的风煤配比均匀,是提升分级燃烧效果的关键,根据炉膛氧量分布试验,合理调整炉膛各处燃烧风煤配比,可以强化均衡燃烧,消除锅炉燃烧的富氧区域,从而进一步降低氮氧化物生成量,运行成本得以降低。本技术高度契合了十九大提出的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突出贡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氮氧化合物排放,降低成本,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运行控制水平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控制分级燃烧调整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控制分级燃烧调整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方法:
[0005]步骤一,按设计要求保持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一次风、二次风、返料器流化风、床上油枪流化风的进风量,同时保持料层压差,控制燃煤投入和炉内石灰石投入量;
[0006]步骤二,调整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达到稳定工况:
[0007]首先整体更换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启动床料,及在锅炉炉膛内添加高度足够的筛分后的启动床料;按照锅炉设计要求,调整锅炉燃料及配风尽可能达到锅炉设计参数;
[0008]步骤三,改变循环流化床炉内石灰石的投入策略:
[0009]在保证循环流化床锅炉断油且燃烧稳定的情况下,保持锅炉其他调整条件不改
变,根据锅炉出口SO2数值,逐渐调整增加炉内石灰石的投入量;
[0010]步骤四,锅炉燃烧区域氧量的分布测量:
[0011]首先要保证锅炉燃烧稳定,自动控制锅炉一次风、二次风投入的投入量,风量设定合适,并将空预器入口氧量调整至4%左右,保证燃料燃尽充分,在锅炉尾部烟道空预器上方进行多点测量,记录统计氧量分布情况
[0012]步骤五,根据尾部烟道氧量分布数据分析,锅炉内部燃烧氧量分布情况,进行锅炉深度控制分级燃烧调整。
[0013]所述步骤一中,一次风由两台并联的一次风机供给,二次风由两台并联的二次风机供给,返料器流化风由三至五台高压流化返料风机。
[0014]所述步骤三中,炉内石灰石逐渐增大投入量后,通过数据统计验证其对脱硝反应的影响;
[0015]炉内石灰石的投入给料量在10t/h~40t/h之间。
[0016]所述步骤四中,一次风、二次风投入控制方式,由此前的同层二次风同步开关,调整为根据燃烧氧量分布的对应开关,使得炉内燃烧氧量均匀度提高,达到降低NOx初始生成量的目的,而且将其开关顺序优化为自动控制,使用区域跟随控制策略,实现不同区域的阀门分级开关、先后开关、顺序开关的功能,能够在机组运行中全过程自动控制,达到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控制分级燃烧调整的最佳运行工况。
[0017]所述步骤五中,具体调整方法为,在机组不同负荷下,进行燃烧氧量分配均匀性调整试验,结合运行中氮氧化物最低值,确定不同工况时二次风分配调整的最佳比例,达到锅炉燃烧氧量分配均匀性,将二次风配风设置为自动控制,控制逻辑采用顺序控制嵌入PID自动控制新型方式,自动采取区块跟随控制技术代替传统的层间整体控制方法。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1、分析解决了因燃烧氧量分配不均匀而使得氮氧化物大量生成的问题,在循环流化床分级燃烧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了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节省了发电企业运行成本,设计简单、容易理解、实用性强;
[0020]2、本专利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自动控制方式也是一项全面的提升,创新性的采用区块跟随控制技术,使各阀门组相互关联、制约,更加符合循环流化床锅炉分级燃烧降低氮氧化物的控制方式,从而可以适用更复杂多样的燃烧工况,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运行的控制水平。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空预器入口氧量推算炉内燃烧区氧量曲线;
[0022]图2为机组不同负荷运行中部二次风门开度与氮氧化物生成量对照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一
[0025]本专利技术在锅炉分级燃烧改造的基础上,应用区块跟随控制技术,主要是通过智能控制方法,打破二次风门原有控制思路,应用区块跟随控制方法进行各阀门的重新分组,即将所有阀门分为多组,选出一组做为主控组,其他小组跟随主控组的指令进行调整,实现各组阀门的相互关联与相互制约,参数调整的精准度明显提高,分级燃烧降低氮氧化物生成量的效果得以提升,该技术是分级燃烧的升级版本,是绿色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硝减排技术。
[0026]本专利技术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控制分级燃烧调整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方法:
[0027]步骤一,按设计要求保持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一次风、二次风、返料器流化风、床上油枪流化风的进风量,同时保持料层压差,控制燃煤投入和炉内石灰石投入量;
[0028]步骤二,调整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达到稳定工况:
[0029]首先整体更换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启动床料,及在锅炉炉膛内添加高度足够的筛分后的启动床料;按照锅炉设计要求,调整锅炉燃料及配风尽可能达到锅炉设计参数;
[0030]步骤三,改变循环流化床炉内石灰石的投入策略:
[0031]在保证循环流化床锅炉断油且燃烧稳定的情况下,保持锅炉其他调整条件不改变,根据锅炉出口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控制分级燃烧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方法:步骤一,按设计要求保持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一次风、二次风、返料器流化风、床上油枪流化风的进风量,同时保持料层压差,控制燃煤投入和炉内石灰石投入量;步骤二,调整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达到稳定工况:首先整体更换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启动床料,及在锅炉炉膛内添加高度足够的筛分后的启动床料;按照锅炉设计要求,调整锅炉燃料及配风尽可能达到锅炉设计参数;步骤三,改变循环流化床炉内石灰石的投入策略:在保证循环流化床锅炉断油且燃烧稳定的情况下,保持锅炉其他调整条件不改变,根据锅炉出口SO2数值,逐渐调整增加炉内石灰石的投入量;步骤四,锅炉燃烧区域氧量的分布测量:首先要保证锅炉燃烧稳定,自动控制锅炉一次风、二次风投入的投入量,风量设定合适,并将空预器入口氧量调整至4%左右,保证燃料燃尽充分,在锅炉尾部烟道空预器上方进行多点测量,记录统计氧量分布情况步骤五,根据尾部烟道氧量分布数据分析,锅炉内部燃烧氧量分布情况,进行锅炉深度控制分级燃烧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控制分级燃烧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一次风由两台并联的一次风机供给,二次风由两台并联的二次风机供给,返料器流化风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楠贾友志刘世俊王虎堂李明柱马俊杰刘君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京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