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9003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53
一种触控笔包含笔管、承载支架、压力感测器、笔心模组及复位弹簧,所述承载支架设置于所述笔管内,所述压力感测器设置于所述承载支架内,所述笔心模组穿设于所述承载支架且部分凸伸出所述笔管,用以顶抵所述压力感测器,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承载支架与所述笔心模组之间,用以对所述笔心模组施加朝向所述压力感测器方向的弹力,以使所述笔心模组顶抵于所述压力感测器。述压力感测器。述压力感测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笔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触控笔,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触控面板的触控笔。

技术介绍

[0002]参阅图1,现有触控笔1包含一笔管11、一固定于所述笔管11 内的承载支架12、一固定于所述承载支架12内的笔压感测模组13、一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承载支架12的笔心模组14,及一设置于所述承载支架12与所述笔心模组14之间的复位弹簧15。所述笔压感测模组13包括一压力感测器131。所述笔心模组14包括一穿设于所述承载支架12的芯杆141、一设置于所述芯杆141前端且位于所述笔管11前方的触压头142、一连接于所述芯杆141后端的连接杆 143、一套设于所述连接杆143的套筒144,及一设置于所述套筒144 内且部分凸伸出所述套筒144后端的顶柱145。所述顶柱145是由能够吸收冲击力的软性材质所制成,用以顶抵所述压力感测器131。所述复位弹簧15套设于所述套筒144且前后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连接杆143及所述承载支架12。
[0003]当所述触控笔1处于一未书写状态时,所述复位弹簧15对所述连接杆143施加的弹力会使所述连接杆143抵靠于所述承载支架12 上,使得所述顶柱145远离所述压力感测器131并与所述压力感测器131之间形成一间隙16。所述间隙16的作用在于能避免相关构件在组装时的组装公差或者是受到热胀冷缩产生结构变形的影响导致所述压力感测器131受到所述顶柱145的施压,进而造成所述触控笔1在所述未书写状态时产生漏水的情况。
[0004]由于所述顶柱145与所述压力感测器131之间形成有所述间隙 16,因此,当使用者握持所述触控笔1进行书写时,所述触压头142 触压一面板所受到的反作用力会促使所述笔心模组14向后收缩一小段行程。此外,由于所述顶柱145是由软性材质所制成,因此,当使用者用力书写时,所述顶柱145会因顶推所述压力感测器131 所产生的变形而使得所述笔心模组14进一步地向后收缩。所述笔心模组14在所述触控笔1书写状态时所产生的收缩情形,会造成使用者书写时的不舒适并影响使用者的书写手感。再者,所述笔心模组 14能够于前述情形下向后收缩的移动行程会反应在所述触压头142 与所述笔管11之间的一间隙17上,所述间隙17的大小至少要等于所述笔心模组14能够向后移动的行程。由于所述间隙17大,因此,会影响所述触控笔1的外观美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
技术介绍
的至少一个缺点的触控笔。
[0006]本技术的触控笔包含笔管、承载支架、压力感测器、笔心模组及复位弹簧,所述承载支架设置于所述笔管内,所述压力感测器设置于所述承载支架内,所述笔心模组穿设于所述承载支架且部分凸伸出所述笔管,用以顶抵所述压力感测器,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承载支架与所述笔心模组之间,用以对所述笔心模组施加朝向所述压力感测器方向的弹力,以使所述笔心模组顶抵于所述压力感测器。
[0007]本技术的触控笔,所述承载支架包括肩面,所述笔心模组包括位于所述肩面
与所述压力感测器之间的凸缘,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笔心模组,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肩面与所述凸缘。
[0008]本技术的触控笔,所述笔心模组包括穿设于所述承载支架且部分凸伸出所述笔管的笔心单元,及设置于所述笔心单元内的缓冲单元,所述缓冲单元部分凸伸出所述笔心单元用以顶抵所述压力感测器。
[0009]本技术的触控笔,所述笔心模组包括穿设于所述承载支架且部分凸伸出所述笔管的笔心单元,及设置于所述笔心单元内的缓冲单元,所述笔心单元界定出容置空间,所述缓冲单元包含顶柱及压缩弹簧,所述顶柱穿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部分凸伸出所述笔心单元,用以顶抵所述压力感测器,所述压缩弹簧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两端分别顶抵于所述笔心单元及所述顶柱。
[0010]本技术的触控笔,所述承载支架包括肩面,所述笔心单元包括位于所述肩面与所述压力感测器之间的凸缘,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笔心单元,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肩面与所述凸缘。
[0011]本技术的触控笔,所述笔心模组包括穿设于所述承载支架且部分凸伸出所述笔管的笔心单元,及设置于所述笔心单元内的缓冲单元,所述笔心单元包含连接杆,及套设于所述连接杆的套筒,所述缓冲单元包含顶柱及压缩弹簧,所述顶柱穿设于所述套筒内且部分凸伸出所述套筒,用以顶抵所述压力感测器,所述压缩弹簧设置于所述套筒内且两端分别顶抵于所述连接杆及所述顶柱。
[0012]本技术的触控笔,所述连接杆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套筒形成有与所述容置槽连通的容置孔,所述压缩弹簧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及所述容置孔内,所述顶柱穿设于所述容置孔。
[0013]本技术的触控笔,所述承载支架包括肩面,所述套筒包括位于所述肩面与所述压力感测器之间的凸缘,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连接杆及所述套筒,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肩面与所述凸缘。
[0014]本技术的触控笔包含笔管、承载支架、压力感测器、笔心模组及复位弹簧,所述承载支架设置于所述笔管内,所述压力感测器设置于所述承载支架内,所述笔心模组包括穿设于所述承载支架且部分凸伸出所述笔管的笔心单元,及设置于所述笔心单元内的缓冲单元,所述笔心单元包含触压头,所述触压头与所述笔管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缓冲单元部分凸伸出所述笔心单元用以顶抵所述压力感测器,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承载支架与所述笔心单元之间,用以对所述笔心单元施加朝向所述压力感测器方向的弹力,以使所述缓冲单元顶抵于所述压力感测器。
[0015]本技术的触控笔,所述承载支架包括肩面,所述笔心单元包括位于所述肩面与所述压力感测器之间的凸缘,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笔心模组,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肩面与所述凸缘,所述缓冲单元包含顶柱及压缩弹簧,所述顶柱部分凸伸出所述笔心单元用以顶抵所述压力感测器,所述压缩弹簧两端分别顶抵于所述笔心单元及所述顶柱。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藉由所述复位弹簧以及所述缓冲单元,使得所述笔心模组在所述触控笔处于书写状态时不会产生向后收缩的情形,从而能提升使用者书写时的舒适感及手感。此外,所述触压头与所述管体的所述前端面之间的所述间隙设计时能缩
小,从而能提升所述触控笔的外观美感。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现有触控笔的一不完整剖视图;
[0018]图2是本新型触控笔的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图;
[0019]图3是所述实施例的一不完整立体分解图;
[0020]图4是所述实施例的一不完整立体分解图;及
[0021]图5是沿图2中的V-V线所截取的一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3]参阅图2,本技术触控笔200的一实施例,适用于在例如为平板电脑、笔记型电脑或智能手机等电子装置的一面板(图未示) 上书写。
[0024]参阅图3、图4及图5,所述触控笔200包含一笔管2、一承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笔包含笔管、承载支架、压力感测器、笔心模组及复位弹簧,所述承载支架设置于所述笔管内,所述压力感测器设置于所述承载支架内,所述笔心模组穿设于所述承载支架且部分凸伸出所述笔管,用以顶抵所述压力感测器,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承载支架与所述笔心模组之间,用以对所述笔心模组施加朝向所述压力感测器方向的弹力,以使所述笔心模组顶抵于所述压力感测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支架包括肩面,所述笔心模组包括位于所述肩面与所述压力感测器之间的凸缘,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笔心模组,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肩面与所述凸缘。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心模组包括穿设于所述承载支架且部分凸伸出所述笔管的笔心单元,及设置于所述笔心单元内的缓冲单元,所述缓冲单元部分凸伸出所述笔心单元用以顶抵所述压力感测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心模组包括穿设于所述承载支架且部分凸伸出所述笔管的笔心单元,及设置于所述笔心单元内的缓冲单元,所述笔心单元界定出容置空间,所述缓冲单元包含顶柱及压缩弹簧,所述顶柱穿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部分凸伸出所述笔心单元,用以顶抵所述压力感测器,所述压缩弹簧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两端分别顶抵于所述笔心单元及所述顶柱。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支架包括肩面,所述笔心单元包括位于所述肩面与所述压力感测器之间的凸缘,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笔心单元,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肩面与所述凸缘。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心模组包括穿设于所述承载支架且部分凸伸出所述笔管的笔心单元,及设置于所述笔心单元内的缓冲单元,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精元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