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玻璃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8704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玻璃回收装置,属于回收装置领域,包括进料部件、粉碎部件以及清洗部件;进料部件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导料板以及进料斗。通过设置的进料部件将运输的玻璃废料进行分类,颗粒大的废料被投入粉碎部件的顶部的入口,进行全部充分的研磨粉碎,而颗粒较小的物料则能够从粉碎部件的中部进入,直接进行精细的研磨,物料分类研磨能够让提高研磨粉碎的效率,进而提高处理速度。粉碎部件的粉碎精细度可以灵活调整,以达到最佳的粉碎效果。粉碎完的玻璃排入清洗部件中清洗,最终输出干净且粉碎完好的玻璃颗粒,方便进行二次利用。进行二次利用。进行二次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玻璃回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回收装置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多功能玻璃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玻璃制品被广泛应用,其通常用于储存各种液体或者是含有液体的食品,在使用完成后这些玻璃容器通常会被直接丢弃。而且这些被丢弃的玻璃制品还能够回收进行二次利用。玻璃制品回收可以直接清洁再利用,也可以通过转型利用。玻璃制品转型利用的过程中,需要将玻璃破碎。然而在破碎的过程中,由于玻璃颗粒的大小不一,为了让所有的玻璃颗粒都能够得到研磨粉碎,需要将粉碎打磨通过的部位设置得较窄。玻璃虽然能够得到充分的研磨粉碎,但是玻璃的粉碎速度会降低,进而影响整个回收加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玻璃回收装置粉碎效率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玻璃回收装置,其能够快速地将物品进行粉碎,提高回收的效率。
[0004]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玻璃回收装置,包括进料部件、粉碎部件以及清洗部件;进料部件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导料板以及进料斗。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均倾斜设置,第二传送带的一端延伸至第一传送带较低一侧的上方,进料斗连接于粉碎部件的顶部,第二传送带的另一端延伸至进料斗的上方,粉碎部件的输入端与进料斗连接,粉碎部件的另一端与清洗部件连接。
[0006]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粉碎部件包括粉碎缸、粉碎轮和辅助研磨件,粉碎轮的顶部固定有上粉碎锥台,粉碎轮的底部下固定有粉碎锥台,粉碎缸的形状与粉碎轮相适配,粉碎缸的顶部设置有与上粉碎锥台相适配的上锥形罩,粉碎缸的顶部设置有下锥形罩,两个以上辅助研磨件均匀设置于粉碎缸的外壁。辅助研磨装件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万向节、上螺纹筒以及下螺纹筒。第一传动轴通过第一支架转动连接于上锥形罩外,第二传动轴通过第二支架转动连接于粉碎缸的外壁,第三传动轴通过第三支架转动连接于下锥形罩外,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之间通过万向节连接,第二传动轴与第三传动轴之间通过万向节连接,上螺纹筒套设于第一传动轴上,上锥形罩上开设有第一开口,上螺纹筒通过第一开口延伸至上锥形罩内,下螺纹筒固定于第三传送轴上,下锥形罩上开设有第二开口,下螺纹筒通过第二开口延伸至下锥形罩内。
[0007]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伸缩杆、第一转轮以及第一套筒,第一转轮的轴心通过支杆固定于上锥形罩外部,第一转轮上固定有第一套筒,第一伸缩杆的固定端固定于上锥形罩的外部,第一伸缩杆的自由端固定有第一套筒,第一伸缩杆与第一转轮分别位于第一开口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伸缩杆、第二转轮以及第二套筒,第二转轮的轴心通过支杆固定于上锥形罩外部,第二转轮上固定有第二套筒,第
二伸缩杆的固定端固定于上锥形罩的外部,第二伸缩杆的自由端固定有第二套筒,第二伸缩杆与第二转轮分别位于第二开口的上下两侧。
[0008]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料部件还包括辅助料斗,辅助料斗设置于第一传送带的末端,辅助料斗的输出端连接有导料管,导料管的输出端与粉碎缸连通。
[0009]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粉碎部件与清洗部件之间还设置有焚烧部件,焚烧部件包括中转缸以及焚烧缸,中转缸的顶部通过第一中转管与下锥形罩连通,中转缸的底部通过第二中转管与焚烧缸的顶部连通,焚烧缸的底部设置有焚烧炉,焚烧炉上方倾斜设置有格栅,焚烧缸内设置有搅拌件,焚烧炉的一侧连接有排料管,排料管与清洗部件连接。
[0010]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搅拌件包括旋转轴以及搅拌桨,旋转轴转动连接于焚烧缸的内顶壁,两个以上搅拌桨固定于旋转轴上。
[0011]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清洗部件包括水箱、第三传送带、两个以上筛板以及刷洗件,水箱设置于焚烧缸的下方,第三传送带倾斜设置于水箱内,排料管延伸至第三传送带的上方,第三传送带的两侧均固定有筛板,刷洗件与第三传送带连接。
[0012]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刷洗件包括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从动轴、凸轮以及刷洗框。第一驱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传送带内,第二驱动轴与第一驱动轴平行设置,第一驱动轴与第二驱动轴之间套设有皮带,第二驱动轴的末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从动轴竖直设置,从动轴的上端固定有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凸轮固定于从动轴的下端,刷洗框设置于第三传送带上,刷洗框内滑动连接有刷洗块,刷洗块的一侧通过弹簧与刷洗框的内框壁固定连接,凸轮抵于刷洗块的另一侧壁,刷洗块的底部设置有刷毛。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玻璃回收装置,通过设置的进料部件将运输的玻璃废料进行分类,颗粒大的废料被投入粉碎部件的顶部的入口,进行全部充分的研磨粉碎,而颗粒较小的物料则能够从粉碎部件的中部进入,直接进行精细的研磨,物料分类研磨能够让提高研磨粉碎的效率,进而提高处理速度。粉碎部件的粉碎精细度可以灵活调整,以达到最佳的粉碎效果。粉碎完的玻璃排入清洗部件中清洗,最终输出干净且粉碎完好的玻璃颗粒,方便进行二次利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玻璃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刷洗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图2中刷洗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19]图5是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中:
[0021]11

第一传送带,12

第二传送带,13

进料斗,14

辅助料斗,15

导料管,21

粉碎缸,22

上锥形罩,23

下锥形罩,24

粉碎轮,25

上粉碎锥台,26

下粉碎锥台,31

第一传动轴,32

上螺纹筒,33

第一伸缩杆,34

第一转轮,35

第一套筒,41

第二传动轴,42

万向节,
51

第三传动轴,52

下螺纹筒,53

第二转轮,54

第二伸缩杆,55

第二套筒,61

中转缸,62

焚烧缸,63

第一中转管,64

第二中转管,65

格栅,66

焚烧炉,681

转轴,682

搅拌桨,69

排料管,71

水箱,72

第三传送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玻璃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部件、粉碎部件以及清洗部件;进料部件包括第一传送带(11)、第二传送带(12)、导料板以及进料斗(13);第一传送带(11)与第二传送带(12)均倾斜设置,第二传送带(12)的一端延伸至第一传送带(11)较低一侧的上方,进料斗(13)连接于粉碎部件的顶部,第二传送带(12)的另一端延伸至进料斗(13)的上方,粉碎部件的输入端与进料斗(13)连接,粉碎部件的另一端与清洗部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玻璃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部件包括粉碎缸(21)、粉碎轮(24)和辅助研磨件,粉碎轮(24)的顶部固定有上粉碎锥台(25),粉碎轮(24)的底部下固定有粉碎锥台(26),粉碎缸(21)的形状与粉碎轮(24)相适配,粉碎缸(21)的顶部设置有与上粉碎锥台(25)相适配的上锥形罩(22),粉碎缸(21)的顶部设置有下锥形罩(23),两个以上辅助研磨件均匀设置于粉碎缸(21)的外壁;辅助研磨装件包括第一传动轴(31)、第二传动轴(41)、第三传动轴(51)、万向节(42)、上螺纹筒(32)以及下螺纹筒(52);第一传动轴(31)通过第一支架转动连接于上锥形罩(22)外,第二传动轴(41)通过第二支架转动连接于粉碎缸(21)的外壁,第三传动轴(51)通过第三支架转动连接于下锥形罩(23)外,第一传动轴(31)与第二传动轴(41)之间通过万向节(42)连接,第二传动轴(41)与第三传动轴(51)之间通过万向节(42)连接,上螺纹筒(32)套设于第一传动轴(31)上,上锥形罩(22)上开设有第一开口(221),上螺纹筒(32)通过第一开口(221)延伸至上锥形罩(22)内,下螺纹筒(52)固定于第三传送轴上,下锥形罩(23)上开设有第二开口(231),下螺纹筒(52)通过第二开口(231)延伸至下锥形罩(23)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玻璃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伸缩杆(33)、第一转轮(34)以及第一套筒(35),第一转轮(34)的轴心通过支杆固定于上锥形罩(22)外部,第一转轮(34)上固定有第一套筒(35),第一伸缩杆(33)的固定端固定于上锥形罩(22)的外部,第一伸缩杆(33)的自由端固定有第一套筒(35),第一伸缩杆(33)与第一转轮(34)分别位于第一开口(221)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伸缩杆(54)、第二转轮(53)以及第二套筒(55),第二转轮(53)的轴心通过支杆固定于上锥形罩(22)外部,第二转轮(53)上固定有第二套筒(55),第二伸缩杆(54)的固定端固定于上锥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立史可心史学快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益环再生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