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8690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端向上弯曲形成一固定部,固定部的右侧面上设有一根以上的固定杆,固定杆的相对面上均设有滑槽,滑槽中均滑动安装有移动杆,定杆之间设有带动移动杆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移动杆的另一端上均安装有脚踏板,脚踏板的底面上均安装有振动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直接的摆放在病床上,使患者平躺着进行康复训练,且通过驱动机构能往复的拉动移动杆,移动杆则能拉动腿,使腿处于一个类似骑三轮车运动状态,有效的对腿进行康复训练,并且通过振动器能对腿进行振动,使腿在训练的过程中处于振动状态,增加腿部的血液流动和肌肉的运动。部的血液流动和肌肉的运动。部的血液流动和肌肉的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康复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能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会。康复不仅针对疾病而且着眼于整个人、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及经济能力进行全面康复。
[0003]生活中有些患者受到神经压迫导致双腿出现问题,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双腿进行康复训练,从而来加快患者双腿康复的速度,通常情况下医生都是利用康复训练设备对患者进行训练,但是,现有的康复训练设备大多都需要患者手动拉动扶手并对其双腿进行移动治疗,给患者带来不便,且现在的康复训练设备一般多较为大型,因此不能在病床上进行使用,需要患者坐在进行操作,无法进行卧床锻炼,对于一些不便的患者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端向上弯曲形成一固定部,固定部的右侧面上设有一根以上的固定杆,固定杆的相对面上均设有滑槽,滑槽中均滑动安装有移动杆,移动杆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另一端均安装于滑槽的内壁面上,移动杆的相对面上均安装有一块以上的第一凸齿,固定杆之间设有带动移动杆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移动杆的另一端上均安装有脚踏板,脚踏板均呈“L”型结构设置,脚踏板的底面上均安装有振动器,固定杆下端均设有横板,横板一端均安装于固定部上,横板的顶面上均安装有一个以上的定位杆,固定杆正对于定位杆处均设有定位孔,定位杆一端均穿过定位孔设置,定位杆上均套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一端均安装于横板上,另一端均安装于固定杆的底面上。
[000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驱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偏心轮和顶板,顶板安装于固定部的顶面上,减速电机安装于顶板的底面上,偏心轮安装于减速电机的转轴上,且偏心轮设置于移动杆之间,偏心轮的半圈上安装有一块以上的第二凸齿,第二凸齿与第一凸齿啮合连接。
[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脚踏板的一侧均安装有固定带,脚踏板的另一侧均安装有固定环,固定带另一端均捆绑固定于固定环上,脚踏板横向一端的顶面上均安装有橡胶层。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底板的侧面上均安装有一块以上呈“L”型结构的安装板,安
装板顶面的中心处均设有螺丝孔,螺丝孔中均螺纹连接有螺杆,螺杆下端均安装有万向轮,螺杆上端均安装有手轮。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定位孔和定位杆的截面均呈矩形结构设置。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能直接的摆放在病床上,使患者平躺着进行康复训练,且通过驱动机构能往复的拉动移动杆,移动杆则能拉动腿,使腿处于一个类似骑三轮车运动状态,有效的对腿进行康复训练,并且通过振动器能对腿进行振动,使腿在训练的过程中处于振动状态,增加腿部的血液流动和肌肉的运动,能更好的起到康复效果,同时通过万向轮方便了移动本装置。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在除去顶板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
ꢀ“
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一端向上弯曲形成一固定部2,固定部2的右侧面上设有一根以上的固定杆21,固定杆21的相对面上均设有滑槽,滑槽中均滑动安装有移动杆22,移动杆22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一弹簧18,第一弹簧18另一端均安装于滑槽的内壁面上,移动杆22的相对面上均安装有一块以上的第一凸齿24,固定杆21之间设有带动移动杆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移动杆22的另一端上均安装有脚踏板8,脚踏板8均呈“L”型结构设置,脚踏板8的底面上均安装有振动器13,固定杆21下端均设有横板3,横板3一端均安装于固定部2上,横板3的顶面上均安装有一个以上的定位杆5,固定杆21正对于定位杆处均设有定位孔19,定位杆5一端均穿过
定位孔19设置,定位杆5上均套有第二弹簧4,第二弹簧4一端均安装于横板3上,另一端均安装于固定杆21的底面上,第二弹簧为减震器,能有效的抵消振动,避免了过多的振动传递到病床上,且该振动器较硬,避免了在腿架在脚踏板上后而造成移动杆的下降;其中,滑槽和移动杆的截面均呈燕尾状结构设置,避免了移动杆直接从滑槽中脱离。
[0018]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7、偏心轮23和顶板6,顶板6安装于固定部2的顶面上,减速电机7安装于顶板6的底面上,偏心轮23安装于减速电机7的转轴上,且偏心轮23设置于移动杆22之间,偏心轮23的半圈上安装有一块以上的第二凸齿,第二凸齿与第一凸齿24啮合连接。
[0019]本实施例中,脚踏板8的一侧均安装有固定带11,脚踏板8的另一侧均安装有固定环9,固定带11另一端均捆绑固定于固定环9上,脚踏板8横向一端的顶面上均安装有橡胶层12。
[0020]本实施例中,底板1的侧面上均安装有一块以上呈“L”型结构的安装板15,安装板15顶面的中心处均设有螺丝孔,螺丝孔中均螺纹连接有螺杆17,螺杆17下端均安装有万向轮16,螺杆上端均安装有手轮14。
[0021]本实施例中,定位孔19和定位杆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一端向上弯曲形成一固定部(2),固定部(2)的右侧面上设有一根以上的固定杆(21),固定杆(21)的相对面上均设有滑槽,滑槽中均滑动安装有移动杆(22),移动杆(22)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一弹簧(18),第一弹簧(18)另一端均安装于滑槽的内壁面上,移动杆(22)的相对面上均安装有一块以上的第一凸齿(24),固定杆(21)之间设有带动移动杆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移动杆(22)的另一端上均安装有脚踏板(8),脚踏板(8)均呈“L”型结构设置,脚踏板(8)的底面上均安装有振动器(13),固定杆(21)下端均设有横板(3),横板(3)一端均安装于固定部(2)上,横板(3)的顶面上均安装有一个以上的定位杆(5),固定杆(21)正对于定位杆处均设有定位孔(19),定位杆(5)一端均穿过定位孔(19)设置,定位杆(5)上均套有第二弹簧(4),第二弹簧(4)一端均安装于横板(3)上,另一端均安装于固定杆(21)的底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会文马凯周保成邹雅席春梅李佳蕙李兆兴
申请(专利权)人:平凉市崆峒区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