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育教学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831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44
一种体育教学辅助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辅助装置在进行压腿时效果不好的问题;包括底箱,底箱内滑动连接有控制板,控制板与底箱下侧壁之间设有弹性气囊,底箱右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的齿形槽,控制板右侧开设有开口朝右的方槽,方槽内滑动连接有可插入齿形槽内的齿形块,齿形块与齿形槽的相对面分别为左高右低的斜面,控制板上设有上下方向的承重杆,承重杆上端伸出底箱且设有开口朝上的固定箱,固定箱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滑动板上侧经连杆设有压板,滑动板与固定箱底部之间设有自吸气囊,自吸气囊经输气管与弹性气囊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使用方便,实现了在压腿时由轻到重,由低到高,起到了良好的锻炼效果。起到了良好的锻炼效果。起到了良好的锻炼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育教学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教学辅助器械
,特别是一种体育教学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实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在体育课上,学生们运动前必须要做准备活动,压腿就是其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压腿的成功有助于热身拉筋,也可避免受伤;良好的柔韧性有利于生长,有助于保护骨骼肌肉,且能有效预防伤病等;
[0003]压腿讲究由轻到重,由低到高,现在学生在进行压腿时,现在一般是在固定高度进行压腿,无法做到循序渐进,压腿的高度不能随锻炼进行而从低到高递增,起不到良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体育教学辅助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辅助装置在进行压腿时效果不好的问题。
[0005]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底箱,底箱内滑动连接有控制板,控制板与底箱下侧壁之间设有弹性气囊,底箱右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的齿形槽,控制板右侧开设有开口朝右的方槽,方槽内滑动连接有可插入齿形槽内的齿形块,齿形块与齿形槽的相对面分别为左高右低的斜面,控制板上设有上下方向的承重杆,承重杆上端伸出底箱且设有开口朝上的固定箱,固定箱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滑动板上侧经连杆设有压板,滑动板与固定箱底部之间设有自吸气囊,自吸气囊经输气管与弹性气囊连通。
[0006]本技术结构巧妙、使用方便,实现了在压腿时由轻到重,由低到高,起到了良好的锻炼效果。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
[0008]图2是本技术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0009]图3是本技术的剖切右视轴测图。
[0010]图4是本技术图2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底箱1,底箱1内滑动连接有控制板2,控制板2与底箱1下侧壁之间设有弹性气囊3,底箱1右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的齿形槽4,控制板2右侧开设有开口朝右的方槽,方槽内滑动连接有可插入齿形槽4内的齿形块5,齿形块5与齿形槽4的相对面分别为左高右低的斜面,控制板2上设有上下方向的承重杆6,承重杆6上端伸
出底箱1且设有开口朝上的固定箱7,固定箱7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板8,滑动板8上侧经连杆设有压板9,滑动板8与固定箱7底部之间设有自吸气囊10,自吸气囊10经输气管11与弹性气囊3连通。
[0013]为了使齿形块5左右移动,所述的控制板2上开设有位于齿形块5上方的矩形槽,齿形块5上端设有上下方向且伸出矩形槽的调节杆12,齿形块5左端面与方槽左端面之间经固定弹簧连接。
[0014]为了使压腿时着力点固定,所述的固定箱7内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位于滑动板8上方的限位板13。
[0015]为了便于自吸气囊10吸气,所述的自吸气囊10右端连通有进气管14,进气管14内设有开口朝向自吸气囊10的进气单向阀,滑动板8与固定箱7下侧壁之间经复位弹簧连接。
[0016]为了防止在输气时倒流,所述的输气管11与自吸气囊10连通的一端设有开口朝向输气管11的逆流单向阀,输气管11与弹性气囊3连通的一端设有开口朝向弹性气囊3的止回单向阀。
[0017]为了防止排出弹性气囊3内的气体,所述的弹性气囊3上连通有泄气阀15。
[0018]本技术在使用时,先将底箱1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使用者将退抬起放置在压板9上,向下进行压腿操作,压板9经连杆带动滑动板8向下移动,并向下压缩自吸气囊10,因为进气管14内设有开口朝向自吸气囊10的进气单向阀,自吸气囊10内的气体只能经输气管11流入弹性气囊3内,因为输气管11与自吸气囊10连通的一端设有开口朝向输气管11的逆流单向阀,所以弹性气囊3内的气体不会倒流;
[0019]因为齿形槽4与齿形块5的限制,控制板2不会向下移动,弹性气囊3内气体增多发生弹性形变,体积逐渐增大,使得控制板2向上移动,使齿形块5插入上方的齿形槽4内,控制板2经承重杆6带动固定箱7向上移动,使得固定箱7与滑动板8之间的距离减小,继续压缩自吸气囊10,使得压腿高度增加,达到压腿时由轻到重的递增,起到更高的效果;
[0020]当撤下腿部后,在复位弹簧作用力下,滑动板8向下移动,自吸气囊10经进气管14吸气,滑动板8向上移动,装置整体高度增加,当需降低高度时,打开泄气阀15,排出弹性气囊3内的气体,并向左移动调节杆12,调节杆12带动齿形块5向左移动,并使得齿形块5向左移动不再卡在齿形槽4内,控制板2向下移动,控制板2经承重杆6带动固定箱7向下移动,整体高度降低。
[0021]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通过在压腿时,滑动板对自吸气囊的挤压,从而使得对弹性气囊进行充气,在压腿时起到从轻到重的效果,并使得控制板向上移动,控制板经承重杆带动固定箱向上移动,使得整体高度升高,实现了从低到高的目的,使得学生在进行压腿时效果更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育教学辅助装置,包括底箱(1),其特征在于,底箱(1)内滑动连接有控制板(2),控制板(2)与底箱(1)下侧壁之间设有弹性气囊(3),底箱(1)右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的齿形槽(4),控制板(2)右侧开设有开口朝右的方槽,方槽内滑动连接有可插入齿形槽(4)内的齿形块(5),齿形块(5)与齿形槽(4)的相对面分别为左高右低的斜面,控制板(2)上设有上下方向的承重杆(6),承重杆(6)上端伸出底箱(1)且设有开口朝上的固定箱(7),固定箱(7)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板(8),滑动板(8)上侧经连杆设有压板(9),滑动板(8)与固定箱(7)底部之间设有自吸气囊(10),自吸气囊(10)经输气管(11)与弹性气囊(3)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教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板(2)上开设有位于齿形块(5)上方的矩形槽,齿形块(5)上端设有上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孟邢福强荆硕张昊刘四杰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