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号互锁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8473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信号互锁连接器,其包括前端对插的插头和插座,还包括沿插头插座插合方向滑动装配在插头壳体内的互锁信号部件,该互锁信号部件包括信号互锁壳体和互锁短接插孔;该互锁信号部件在其滑动行程内具有锁紧位和解锁位,当位于锁紧位时,所述信号互锁壳体同时与插头和插座配合锁紧,且互锁短接插孔与插座端的互锁插针插合导通;当位于解锁位时,所述信号互锁壳体与插座端解锁,互锁短接插孔与插座端的互锁插针分离断开。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二次锁紧结构中增加信号互锁回路,通过电信号监测二次锁紧结构正常工作,当二次锁紧结构未安装到位,信号互锁回路未导通,当二次锁紧结构安装到位时,信号互锁回路导通,使得二次锁紧状态可实时监测。态可实时监测。态可实时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信号互锁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连接器
,具体涉及一种信号互锁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连接器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和电机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连接器锁紧时不仅依靠插头和插座之间的锁紧结构,也涉及到头座之间的辅助锁紧结构,即CPA(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系统,该结构是在一次锁锁紧之后对对插状态进行确认,如果一次锁失效或未安装到位,二次锁结构不能正常工作。
[0003]目前连接器二次锁紧结构是否安装到位仅靠人工识别,并且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振动环境,可能造成二次锁松脱,如果不能对二次锁松脱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连接器头座就处于可能分离的危险状态,极大程度的影响驾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信号互锁连接器,使其通过在二次锁紧结构中增加信号互锁回路,通过电信号监测二次锁紧结构正常工作,当二次锁紧结构未安装到位,信号互锁回路未导通;当二次锁紧结构安装到位时,信号互锁回路导通。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信号互锁连接器,其包括前端对插的插头和插座,还包括沿插头插座插合方向滑动装配在插头壳体内的互锁信号部件,该互锁信号部件包括信号互锁壳体和互锁短接插孔;该互锁信号部件在其滑动行程内具有锁紧位和解锁位,当位于锁紧位时,所述信号互锁壳体同时与插头和插座配合锁紧,且互锁短接插孔与插座端的互锁插针插合导通;当位于解锁位时,所述信号互锁壳体与插座端解锁,互锁短接插孔与插座端的互锁插针分离断开。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07]前述的信号互锁连接器,其中所述的插头和插座的壳体上设有适配锁紧的卡台和卡勾,插头和插座通过卡台和卡勾实现一次锁紧后再通过信号互锁壳体实现二次锁紧。
[0008]前述的信号互锁连接器,其中所述的信号互锁壳体通过其锁紧臂前端的锁紧部与插座壳体悬臂上锁紧部的配合实现与插座的锁紧,该信号互锁壳体还通过其外侧的凹槽E与插头壳体内凸起e的配合实现与插头的锁紧。
[0009]前述的信号互锁连接器,其中所述的锁紧臂为信号互锁壳体前端伸出的弹性悬臂,该锁紧臂前端内侧由前到后依次设置有凸部B、凹槽d以及倒勾D,所述插座端悬臂前端外侧由前到后依次设有与凹槽d配合锁紧的凸起b和用于容纳凸部B的凹槽A,其中所述凸部B前端面为具有插合引导作用的斜面。
[0010]前述的信号互锁连接器,其中插座端实现一次锁紧的卡台为悬臂上的凸起c,所述凹槽A由凸起c和凸起b共同形成。
[0011]前述的信号互锁连接器,其中所述的悬臂前端沿连接器插合方向伸出凸起b的部分与凸起b之间形成挡止面F,该挡止面F与倒勾D配合限位。
[0012]前述的信号互锁连接器,其中插头壳体上还设有用于使互锁信号部件保持在解锁位的限位部,且插座端的凸起b能够将锁紧臂前端顶起使该锁紧臂能够由解锁位移动至锁紧位。
[0013]前述的信号互锁连接器,其中的限位部顶部具有挡在锁紧臂滑动路线上的凸包,该凸起b能够将锁紧臂前端顶起使限位部的凸包与倒勾D分离,从而使锁紧臂前端的凸部B进入凹槽A内,同时使该凸包进入凹槽d实现锁紧。
[0014]前述的信号互锁连接器,其中的信号互锁壳体与插头壳体之间通过沿轴向延伸的凹槽和凸条的配合实现二者之间的滑动导向和限位。
[0015]前述的信号互锁连接器,其中的互锁信号壳体前端外周还设有用于实现与插头壳体之间密封的互锁信号密封胶圈。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在无需助力装置的二次锁紧结构中增加信号互锁回路,从而能够监测信号互锁回路的状态。当二次锁紧结构安装到位时,信号互锁回路导通。当二次锁紧结构未安装到位,或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由于振动等其他环境影响造成二次锁紧结构松脱时,信号互锁回路断开。使得二次锁紧状态可实时监测,使连接器的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信号互锁连接器立体图;
[0018]图2为信号互锁连接器互锁信号部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信号互锁连接器互锁信号部件截面图;
[0020]图4为一次锁紧前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一次锁紧前连接器中截面图;
[0022]图6为一次锁紧前接触件中截面图;
[0023]图7为一次锁紧位置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一次锁紧位置连接器中截面图;
[0025]图9为一次锁紧位置连接器M

M截面图;
[0026]图10为二次锁紧位置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为二次锁紧位置连接器截面图。
[002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9]1:插座
[0030]2:插头
[0031]3:互锁信号部件
[0032]4:插座壳体
[0033]5:功率接触件插针
[0034]6:信号插针
[0035]7:互锁插针
[0036]8:插头壳体
[0037]9:插头密封胶圈
[0038]10:绝缘体
[0039]11:插孔护套
[0040]12:功率接触件插孔
[0041]13:尾盖
[0042]14:封线体
[0043]15:信号互锁壳体
[0044]16:互锁信号密封胶圈
[0045]17:互锁短接插孔
[0046]18:锁紧臂
[0047]19:悬臂
[0048]20: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信号互锁连接器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50]请参阅图1

11,其为本专利技术信号互锁连接器的各部分结构示意图,该连接器包括前端对插的插座1和插头2,其中插座1包括插座壳体4和装配在插座壳体4内的功率接触件插针5、信号插针6以及互锁插针7;所述插头2包括插头壳体8和装配在该插头壳体8内的绝缘体10,该插头壳体内还通过插孔护套11固定装配有功率接触件插孔12。该插头壳体8前端还设有用于实现插头插座插合时插合面处密封的插头密封胶圈9。该插头壳体8尾部还设有尾盖13和封线体14。
[0051]上述插头壳体8和插头壳体4通过适配的一次锁紧卡台和一次锁紧卡勾实现插头插座插合后的一次锁紧。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一次锁紧卡台为插座壳体4前端外周的凸起c,所述一次锁紧卡勾为插头壳体8前端的倒勾C,二者互相配合实现连接器的一次锁紧。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互锁连接器,其包括前端对插的插头和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插头插座插合方向滑动装配在插头壳体内的互锁信号部件,该互锁信号部件包括信号互锁壳体和互锁短接插孔;该互锁信号部件在其滑动行程内具有锁紧位和解锁位,当位于锁紧位时,所述信号互锁壳体同时与插头和插座配合锁紧,且互锁短接插孔与插座端的互锁插针插合导通;当位于解锁位时,所述信号互锁壳体与插座端解锁,互锁短接插孔与插座端的互锁插针分离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互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插头和插座的壳体上设有适配锁紧的卡台和卡勾,插头和插座通过卡台和卡勾实现一次锁紧后再通过信号互锁壳体实现二次锁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互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信号互锁壳体通过其锁紧臂前端的锁紧部与插座壳体悬臂上锁紧部的配合实现与插座的锁紧,该信号互锁壳体还通过其外侧的凹槽E与插头壳体内凸起e的配合实现与插头的锁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互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锁紧臂为信号互锁壳体前端伸出的弹性悬臂,该锁紧臂前端内侧由前到后依次设置有凸部B、凹槽d以及倒勾D,所述插座端悬臂前端外侧由前到后依次设有与凹槽d配合锁紧的凸起b和用于容纳凸部B的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昊韩见强郭辉李刘生何德禄顾钙琳周锦昌程俊智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