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化催化剂组合物、包含其的催化剂及它们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8218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包含不同种类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杂化催化剂组合物、包含其的用于聚合烯烃的催化剂、及它们的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能够制备具有优异的加工性和机械性能的各种聚烯烃的、包含不同种类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杂化催化剂组合物、包含其的用于聚合烯烃的催化剂、以及通过调节杂化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比例而制备杂化催化剂组合物和包含其的催化剂的方法。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杂化催化剂组合物、包含其的催化剂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不同种类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杂化催化剂组合物、包含其的用于聚合烯烃的催化剂、及它们的制备方法。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制备具有优异的加工性和机械性能的各种聚烯烃的、包含两种或更多种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杂化催化剂组合物、包含其的用于聚合烯烃的催化剂、以及该杂化催化剂组合物和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烯烃聚合物在实际生活中广泛用作购物袋、塑料大棚、渔网、香烟包装纸、方便面袋、酸奶瓶、电池外壳、汽车保险杠、内装材料、鞋底、洗衣机等的材料。
[0003]现有技术中,如聚乙烯、聚丙烯及乙烯

α烯烃共聚物等的聚烯烃聚合物及它们的共聚物是在非均相催化剂下制备的,例如由钛化合物和烷基铝化合物组成的齐格勒

纳塔(Ziegler

Natta)催化剂。
[0004]近来,已经在研究通过使用作为具有极高催化活性的均相催化剂的茂金属催化剂来制备聚烯烃的方法。茂金属催化剂是由过渡金属或过渡金属卤化物与配体如环戊二烯基(cyclopentadienyl)、茚基(indenyl)和环庚二烯基(cycloheptadienyl)等配位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其基本形态为夹心结构。此时,根据配体的形态和中心金属的种类将具有各种分子结构。
[0005]作为非均相催化剂,齐格勒

纳塔催化剂由于作为活性中心的金属组分分散在惰性的固体表面上,因此活性中心的性质不均匀,而茂金属催化剂是具有固定结构的一个化合物,因此被认为是所有活性中心都具有相同聚合特性的单活性中心催化剂(single

s ite catalyst)。
[0006]通常,由于茂金属催化剂其本身没有作为聚合催化剂的活性,因此与助催化剂如甲基铝氧烷一起使用。茂金属催化剂在助催化剂的作用下被活化为阳离子,而且助催化剂是不与茂金属催化剂配位的阴离子,稳定不饱和阳离子活性种,从而形成在各种烯烃聚合中均具有活性的催化剂体系。
[0007]在这种茂金属催化剂下易于共聚并且根据催化剂的对称性可调节聚合物的三维结构,由此制备的高分子具有分子量分布窄、共聚单体分布均匀的优点。
[0008]另一方面,由于在茂金属催化剂下制备的聚合物具有窄的分子量分布,虽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但存在加工性不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已提出改变聚合物的分子结构或使分子量分布加宽等各种方法。例如,在美国专利第5,272,236号中通过使用能将长支链(long chain branch;LCB)作为侧链引入聚合物的主链中的催化剂而改善了聚合物的加工性,但问题在于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低。
[0009]为了解决这种单茂金属催化剂存在的问题,并且更方便地开发出活性优异且加工性得到改善的催化剂,已提出将具有不同特性的茂金属催化剂(不同种类的茂金属催化剂)进行杂化负载的方法。例如,在美国专利第4,935,474号、美国专利第6,828,394号、美国专利第6,894,128号、韩国专利第1437509号、美国专利第6,841,631号中,公开了通过使用对
共聚单体具有不同反应性的催化剂来制备具有双峰(bimodal)分子量分布的聚烯烃的方法。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具有双峰分子量分布的聚烯烃虽然具有改进的加工性,但是由于具有不同的分子量分布而导致同质性较低。因此,加工后存在难以获得物理性质均匀的产品、机械强度降低的问题。
[0010]此外,为了解决不同种类的茂金属杂化负载型催化剂的问题,已提出使用具有两个活性中心的双核茂金属催化剂的方法。例如,韩国专利申请公开号第2004

0076965号公开了一种通过在载体中使用双核茂金属催化剂来控制分子量分布和分子量的方法,但存在活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技术问题
[0012]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制备具有优异的加工性和机械性能的各种聚烯烃的包含不同种类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杂化催化剂组合物、及包含其的用于聚合烯烃的催化剂。
[001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通过调节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比例来制备杂化催化剂组合物及包含其的用于聚合烯烃的催化剂的方法。
[0014]技术方案
[001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杂化催化剂组合物,其包含由以下化学式1至3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中的至少两种。
[0016]【化学式1】
[0017][0018]【化学式2】
[0019][0020]【化学式3】
[0021][0022]在所述化学式1至3中,M各自为钛(Ti)、锆(Zr)或铪(Hf),
[0023]X各自独立地为卤素、C1‑
20
烷基、C2‑
20
烯基、C2‑
20
炔基、C6‑
20
芳基、C1‑
20
烷基C6‑
20
芳基、C6‑
20
芳基C1‑
20
烷基、C1‑
20
烷基酰胺基、C6‑
20
芳基酰胺基或C1‑
20
亚烷基,
[0024]R1至R5和R6至R
12
各自独立地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
20
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20
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20
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20
烷基C6‑
20
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20
芳基C1‑
20
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20
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20
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20
烷基酰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20
芳基酰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20
亚烷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1‑
20
甲硅烷基,
[0025]R1至R5和R6至R
12
可各自独立地通过与相邻的基团连接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的C4‑
20
环。
[0026]具体地,在所述化学式1至3中,M为锆或铪,X各自为卤素、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1‑
20
烷基,R1至R5和R6至R
12
各自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
20
烷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6‑
20
芳基。
[0027]优选地,由所述化学式1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为选自由以下化学式1

1至1

10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由所述化学式2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为选自由以下化学式2

1至2

10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杂化催化剂组合物,其包含由以下化学式1至3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中的至少两种,【化学式1】【化学式2】【化学式3】在所述化学式1至3中,M各自为钛、锆或铪,X各自独立地为卤素、C1‑
20
烷基、C2‑
20
烯基、C2‑
20
炔基、C6‑
20
芳基、C1‑
20
烷基C6‑
20
芳基、C6‑
20
芳基C1‑
20
烷基、C1‑
20
烷基酰胺基、C6‑
20
芳基酰胺基或C1‑
20
亚烷基,R1至R5和R6至R
12
各自独立地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
20
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20
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20
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20
烷基C6‑
20
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20
芳基
C1‑
20
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20
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20
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20
烷基酰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20
芳基酰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20
亚烷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1‑
20
甲硅烷基,R1至R5和R6至R
12
各自独立地通过与相邻的基团连接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的C4‑
20
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化催化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M各自为锆或铪,X各自为卤素、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1‑
20
烷基,R1至R5和R6至R
12
各自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
20
烷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6‑
20
芳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化催化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化学式1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为选自由以下化学式1

1至1

10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由所述化学式2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为选自由以下化学式2

1至2

10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由所述化学式3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为选自由以下化学式3

1至3

10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过渡金属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化学式1

10】
【化学式2

10】
【化学式3

10】4.一种杂化催化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由以下化学式4表示的化合物和由以下化学式5表示的化合物溶解在溶剂中;(2)将由以下化学式6表示的化合物添加到步骤(1)中获得的溶液中,然后进行搅拌以获得包含由以下化学式1至3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中的至少两种的杂化催化剂组合物,其中,由化学式4表示的化合物与由化学式5表示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至1∶10,【化学式1】
【化学式2】【化学式3】【化学式4】【化学式5】
【化学式6】MX4,在所述化学式1至6中,M、X、R1至R5和R6至R
12
与权利要求1中所限定的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杂化催化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化学式4表示的化合物为选自由以下化学式4

1至4

10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由所述化学式5表示的化合物为选自由以下化学式5

1至5

10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10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化学式4

10】
【化学式5

10】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杂化催化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化学式6表示的化合物为ZrCl4。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杂化催化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溶剂包含选自己烷、戊烷、甲苯、苯、二氯甲烷、二乙醚、四氢呋喃、丙酮及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杂化催化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2')对所述步骤(2)中获得的杂化催化剂组合物进行干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杂化催化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2”)将所述步骤(2')中获得的干燥杂化催化剂组合物溶解在溶剂中,然后通过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兰花朴娍演李泫承郑旭
申请(专利权)人:韩华思路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