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临床治疗药液分装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821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43
一种中医临床治疗药液分装处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中药液混合均匀性不佳的问题;包括开口朝上的配药筒,配药筒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混合板,混合板上开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过滤孔,混合板上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拉杆,拉杆上设有多个搅拌杆,拉杆可在上下移动同时左右转动,配药筒上设有位于混合板上方的固定板,配药筒上侧设有开口朝下的壳体,壳体内设有下端贯穿固定板的进液漏斗,进液漏斗上端与外界连通,配药筒前侧连通有位于混合板下方的分液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使用方便,对中药液反复进行的混合与搅拌,使其混合均匀性良好,促进药效的发挥。进药效的发挥。进药效的发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临床治疗药液分装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中医临床辅助器械
,特别是一种中医临床治疗药液分装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医,即相对西医而言,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叫做中药,对医院药房或者患者自行操作来说,对中药进行熬煮是最常见的中药炮制方法,由于每服中药通常需要熬制多次,多次熬制的药液混合均匀后再分次服用,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临床患者熬制好药液后,为了方便服用,通常需要对药液进行分装处理;
[0003]由于中药药液一般宜温服且需多次熬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药液的温度和混合均匀性均达不到指定要求,会直接影响药效发挥,从而造成治疗周期延长,导致临床治疗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中医临床治疗药液分装处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中药液混合均匀性不佳的问题。
[0005]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开口朝上的配药筒,配药筒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混合板,混合板上开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过滤孔,混合板上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拉杆,拉杆上设有多个搅拌杆,拉杆可在上下移动同时左右转动,配药筒上设有位于混合板上方的固定板,配药筒上侧设有开口朝下的壳体,壳体内设有下端贯穿固定板的进液漏斗,进液漏斗上端与外界连通,配药筒前侧连通有位于混合板下方的分液结构。
[0006]本技术结构巧妙、使用方便,对中药液反复进行的混合与搅拌,使其混合均匀性良好,促进药效的发挥。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
[0008]图2是本技术的剖切右视轴测图。
[0009]图3是本技术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0010]图4是本技术图3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开口朝上的配药筒1,配药筒1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混合板2,混合板2上开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过滤孔,混合板2上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拉杆3,拉杆3上设有多个搅拌杆4,拉杆3可在上下移动同时左右转动,配药筒1上设有位于混合板2上方
的固定板5,配药筒1上侧设有开口朝下的壳体6,壳体6内设有下端贯穿固定板5的进液漏斗7,进液漏斗7上端与外界连通,配药筒1前侧连通有位于混合板2下方的分液结构。
[0013]为了使混合板2在配药筒1内上下移动,所述的壳体6内设有前后轴向的电机8,电机8输出端设有同轴设有转盘9,转盘9上偏心铰接有连杆10,固定板5上开设有上下轴向的通孔,拉杆3上端伸出通孔且与连杆10下端球铰接连接。
[0014]为了拉杆3可在上下移动同时左右转动,所述的拉杆3上开设有螺旋槽11,通孔内前后两侧分别球铰接有滚珠12,滚珠12与螺旋槽11滑动连接。
[0015]所述的分液结构包括前小后大的锥形筒13,锥形筒13后端与配药筒1连通,锥形筒13前侧开设有上下轴向的出液孔14,锥形筒13内设有可前后移动圆台块15。
[0016]为了使圆台块15在锥形筒13内前后移动,所述的圆台块15的形状为T形,圆台块15前端贯穿锥形筒13前侧壁,圆台块15上套装有位于其阶梯面与锥形筒13前侧壁之间的拉簧。
[0017]为了使得药液温度保持恒定以发挥良好的药效,所述的配药筒1外侧设有加热带16。
[0018]本技术在使用时,先将需要混合的药液依次经进液漏斗7倒入配药筒1内,在拉簧作用力下,圆台块15与锥形筒13紧密贴合,药液不会流出,启动加热带16,使得药液温度保持恒定以发挥良好的药效,启动电机8,电机8正转并带动转盘9顺时针转动;
[0019]当转盘9带动连杆10向上转动时,连杆10同时带动拉杆3向上移动,拉杆3带动混合板2向上移动,对配药筒1内的药液进行混合,在拉杆3向上移动的同时,因为螺旋槽11的设置,使得拉杆3顺时针转动,拉杆3带动搅拌杆4顺时针转动对药液进行搅拌;
[0020]当转盘9带动连杆10向下转动时,连杆10同时带动拉杆3向下移动,拉杆3带动混合板2向下移动,对配药筒1内的药液进行混合,在拉杆3向下移动的同时,因为螺旋槽11的设置,使得拉杆3逆时针转动,拉杆3带动搅拌杆4逆时针转动对药液进行搅拌;
[0021]当需要将药液排出时,将容器放置在出液孔14下方,再向后按动圆台块15,圆台块15向后移动并拉伸拉簧,圆台块15不再与锥形筒13贴合,药液经圆台块15与锥形筒13的间隙流入锥形筒13前端,再经出液孔14流出进入容器内。
[0022]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通过电机的带动转盘的转动,转盘经连杆带动拉杆,使得混合板上下移动,对配药筒内的药液进行混合,在拉杆上下移动的同时使其左右转动,同时带动搅拌杆对药液进行搅拌,使得混合均匀性良好,设置加热带使得药液温度保持恒定以发挥良好的药效,通过圆台块的前后移动方便控制药液的流出,方便医护人员对药液进行分装处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临床治疗药液分装处理装置,包括开口朝上的配药筒(1),其特征在于,配药筒(1)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混合板(2),混合板(2)上开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过滤孔,混合板(2)上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拉杆(3),拉杆(3)上设有多个搅拌杆(4),拉杆(3)可在上下移动同时左右转动,配药筒(1)上设有位于混合板(2)上方的固定板(5),配药筒(1)上侧设有开口朝下的壳体(6),壳体(6)内设有下端贯穿固定板(5)的进液漏斗(7),进液漏斗(7)上端与外界连通,配药筒(1)前侧连通有位于混合板(2)下方的分液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临床治疗药液分装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6)内设有前后轴向的电机(8),电机(8)输出端设有同轴设有转盘(9),转盘(9)上偏心铰接有连杆(10),固定板(5)上开设有上下轴向的通孔,拉杆(3)上端伸出通孔且与连杆(10)下端球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